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是考核考生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是评价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

Ⅱ.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说明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

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命题要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学科观念;注重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的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以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Ⅲ.考试的能力要求

1.能够对中学化学必备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吸收、加工,形成一定的模型化思维与证据推理的能力。

3.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4.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

Ⅳ.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年公布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化学1”和“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以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其中,“化学1”和“化学2”为必考内容,“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为选考内容。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知道:对所学化学知识能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正确认识,能够模仿、辨认、区分、比较、复述、

再现或直接使用。

理解: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一、必考内容部分

(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知道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问题。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初步形成变化的观念与平衡的思想。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学科在化学实验、化工生产及科学研究中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l.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与胶体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常见元素(1~20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理解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ⅠA和ⅦA族为例,理解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概念。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作用。

(5)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写出电极反应。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

(6)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及其防止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5)了解化学反应速率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

法。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3.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4.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了解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了解酯化反应。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安全常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了解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1)设计简单实验方案。

(2)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5)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二、选考内容部分

化学与生活

(一)化学与健康

1.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及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药物维护健康的作用。

5.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6.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生活中的材料

1.了解生活中的常用材料,能通过实例认识化学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4.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5.知道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6.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性能,及其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

1.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了解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生活废弃物对人体的危害与处置的方法,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化学与技术

(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知道我国基本化工的生产资源、基本化工产品的主要种类和发展概况。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知道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二)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1.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知道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

3.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知道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知道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三)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

3.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4.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Ⅴ.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分。

Ⅵ.试卷结构

一、试卷题型结构

全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28题,考生作答23题。

第一部分包括:

单项选择题Ⅰ为必做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单项选择题Ⅱ为选做题,共10题。试题分为两组,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作

答;每组5题,每题3分,共15分。

第二部分包括:非选择题3题,均为必做题,共40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

必做题考查必考内容,选做题考查选考内容。

选做题考试内容分别与选考的两部分内容相对应,考生任选其中一部分的5道题作答。

考试内容分值比例

必考内容

化学1,化学2,约85%

选考内容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约15%

Ⅶ.题型示例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中记载“铁器淬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D

2.18O常用作“示踪原子”,下列关于18O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B.核外电子数为6

C.质子数为18D.与16

O互为同位素

D

3.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含氧物质中,氧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H2OB.O3C.H2O2D.HClO

B

4.利用图1所示装置(箭头表示气体或液体流向)可实现的实验是

A.瓶内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H2

B.瓶内装满水用排水法测定O2的体积

C.瓶内装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D.瓶内装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杂质

D

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原子:ClB.苯的结构简式:C6H6

C.镁离子:Mg+2D.Ne原子结构示意图:

A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

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

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A

7.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加有酚酞的mL蒸馏水中,则

A.钠沉在水底B.溶液变蓝

C.有H2生成D.有O2生成

C

8.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动力能源。一种制H2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过程中

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存在键的断裂与生成

C.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光催化剂分解得到H2和O2

B

9.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甲烷与丙烷B.CH3CH2OH与CH3COOH

C.乙烯与乙烷D.CH3CH2CH2CH3与CH3CHCH3

DCH3

10.NaCl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为

A.离子键B.极性键

C.共价键D.非极性键

A

11.常温下,2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KOH溶液含有

A.0.5mol的K+

B.0.5mol的H+

C.1.0mol的H+

D.1.0mol的OH-

D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关联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AH2能在O2中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H2用作洁净燃料

B硝酸能与苯发生取代反应苯用作溶剂

C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葡萄糖可用作甜味剂

D乙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乙酸可用作调味剂

A

13.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B.用酚酞试液检验酸性溶液

C.通入Cl2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

D.加入Fe粉除去Al3+溶液中的杂质Cu2+

C

14.图示为某原电池示意图,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A.Zn2++2e-===Zn

B.Zn-2e-===Zn2+

C.Cu-2e-===Cu2+

D.Cu2++2e-===Cu

B

15.白酒密封储存在地窖里,时间越长越香,形成香味的主要物质是

A.碱类物质B.酸类物质C.盐类物质D.酯类物质

D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为选做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试题分为A、B两组,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题作答,并将选做题组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选做题A组(化学与生活)

16.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可助消化食物,但胃酸过多会损伤胃粘膜,使人感觉不适。抗酸药(又称抑酸剂)可以减少过多的胃酸。下列物质不.属于抗酸药的是

A.阿司匹林(主要成分:)B.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

C.碳酸氢钠片(主要成分:NaHCO3)D.胃得乐(主要成分:MgCO3)

A

17.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

A.均是高分子化合物B.常温下,遇碘水均会显蓝色

C.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D.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

18.某些装饰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某种化学物质,影响健康,这种化学物质可能是

A.甲醛B.O2C.N2D.CO2

A

19.水壶长时间使用后,会形成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可用来清除水垢的是

A.白醋B.食盐C.料酒D.小苏打

A

20.环境污染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环境问题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

A酸雨O3B温室效应CO2

C南极臭氧层空洞SO3D光化学烟雾N2

B

选做题B组(化学与技术)

21.以下不.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材料是

A.陶瓷B.塑料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

A

22.下列工业过程中,原料和产物均不.含有H2的是

A.煤的气化B.氯碱工业C.侯氏制碱法D.合成氨工业

C

23.下列方法不.属于污水处理方法的是

A.用蒸馏法制备纯净水

B.用混凝法除去水中悬浮物颗粒

C.用熟石灰处理电镀厂产生的酸性水

D.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A

24.绿色化学工艺的特点可以用原子经济化、原料绿色化、催化剂绿色化、溶液

绿色化、产品绿色化等来形象地概括。下列说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无机化工生产中使用KClO3代替H2O2作氧化剂

B.生产过程中选用催化剂只需考虑能加快反应即可

C.物质合成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或可再生资源

D.有机化工生产中所需溶剂尽量选择苯、氯仿等有机物

C

25.化肥和农药对农牧业的增产增收起重要作用,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和环境

带来危害。下列关于化肥或农药的使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NH4)2SO4的大量使用可能造成土壤的碱化

B.磷肥的大量使用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C.农药的使用可能影响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

D.家蚕吞食喷洒过农药的桑叶,可能引起中毒

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26.(12分)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1)标准状况下,1molNH3的体积约为________L。

(2)实验室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收集NH3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NH3可选用________做干燥剂。

(4)压强对合成氨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下表是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与NH3含

量的一些实验数据:

压强/MPa10203060

NH3含量(体积分数)/%81.....8

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随着压强增大,平衡时NH3含量随之_______(填字母)。

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再减小D.不变

(1)22.4

(2)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3)向下排空气碱石灰

(4)A

27.(15分)下表列出了A~R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EG

3ACDFHIR4B

(1)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

(3)A的过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

(4)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元素和F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

(1)Ar

(2)KNaMg(或BAC)

(3)2Na2O2+2H2O==4NaOH+O2↑Na2O2

(4)Al(OH)3+OH-==AlO2-+2H2O

(5)8

28.(13分)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1)化合物Ⅰ的某些性质类似苯。例如,化合物Ⅰ可以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的反应,则所需另一种反应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物Ⅱ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B.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

C.化合物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类似于“Ⅲ→Ⅳ”反应的是

A.乙烷B.乙烯C.乙醇D.苯

(1)加成反应(2)CH2O

(3)AC(4)B

鲁名峰

您的赞赏是对我辛勤劳动的肯定









































白癜风患者做哪些检查
白癜风会痒痒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3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