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完整版加郑老师 )A.3.00gB.3.43gC.4.50gD.无法计算
2.向m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1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B.p=m+C.n=m+17VcD.m<p<m
3.有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c(OH﹣)=0.1mol?L﹣1。取此溶液mL,向其中通入CO2,通入CO2的体积(V)和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V1)为mL(标准状况),则图中V2、V3的体积(单位为mL)分别是( )
A.、67B.、0C.、D.、
4.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等(不考虑水解),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Mg的质量为( )
A.24gB.18gC.21.6gD.14.4g
5.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标准状况下均产生5.6L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
A.一定为1∶1B.可能为2∶3C.一定为3∶2D.可能为1∶6
6.已知金属钠的活泼性非常强,甚至在常温时能和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现将9.2克钠、7.2克镁、8.1克铝分别放入克10.95%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 )
A.1∶2∶3B.4∶3∶3C.8∶6∶9D.1∶1∶1
7.现有2mol金属钠,一半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另一半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则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1∶2B.2∶1C.4∶1D.l∶l
8.生铁的熔点是1~℃,则可推断纯铁的熔点是( )
A.℃B.℃C.℃D.℃
9.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变化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B.1∶2C.1∶3D.1∶4
10.铁、铜混合粉末18.0g加入到mL5.0mol·L-1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是铁、铜混合物B.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9.6g
C.反应后溶液中n(Fe3+)=0.10molD.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75mol
11.有MgCl2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MgCl2和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B.2∶1C.1∶1D.2∶3
12.有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Cl﹣与之比为( )
A.2∶3B.1∶3C.3∶2D.2∶1
13.某溶液中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1的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
A.B.
C.D.
14.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
C.1mol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mol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15.已知15.5gCO、HCOOCH3、HCHO、CH3COOH的混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都生成水和CO2,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后,则Na2O2固体增重为( )
A.14.7gB.16.1gC.15.5gD.无法确定
16.将2.48gNa和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Na和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B.1∶2C.1∶1D.3∶1
17.把14.8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mL溶液,其中c(Na+)=1.2mol?L﹣1,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质量是( )
A.3.18gB.6.36gC.4.22gD.5.28g
18.有相同质量的两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第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再加足量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则两者所消耗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比为( )
A.2∶1B.1∶1C.1∶2D.3∶2
19.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mL浓度为1.0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mL的气体(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A.11.2gB.5.6gC.2.8gD.1.4g
20.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3∶4,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乙中都是铝不足
21.将铝粉与某铁的氧化物FeO·2Fe2O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68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0LB.15.68LC.22.40LD.31.36L
2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2+、Al3+、H+、Cl-和少量OH-,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可判断原溶液中()
A.有Mg2+,没有Al3+B.有Al3+,没有Mg2+C.有Mg2+和Al3+D.有大量的H+、Mg2+和Al3+
23.镁、铝合金粉末10.2g溶于mL4mol·L-1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mLB.mLC.0mLD.1mL
24.有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mol·L-1,c(Cl-)为1.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
A.40mLB.72mLC.80mLD.mL
25.向含有1molK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1.5mol
B.当SO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全部以偏铝酸根的形式存在
C.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氢氧化钡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D.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26.为确定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27.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B.C.D.
28.现有25mL2mol·L-1Na2CO3溶液和75mL1mol·L-1的稀盐酸:①将Na2CO3溶液缓缓滴到稀盐酸中
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到Na2CO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情况是()
A.均为0.84LB.均为0.56LC.①②D.②①
29.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4∶3
B.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两种物质与足量的CO2反应,消耗气体的质量比为1∶1
D.两种物质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0.在mL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A.1mol·L-1B.2mol·L-1C.1.5mol·L-1D.3mol·L-1
31.将5.4gAl投入到mL2.0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A.NaOH溶液B.Ba(OH)2溶液C.H2SO4溶液D.HCl溶液
32.将铝投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2mol的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A.molB.1molC.2molD.mol
33.Fe、Mg、Al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其原因是()
①Fe、Mg、Al的物质的量相等,盐酸足量;
②Fe、Mg、Al的质量比是56∶24∶27,盐酸足量;
③Fe、Mg、Al的质量比是28∶12∶9,盐酸足量;
④Fe、Mg、Al均过量,所用盐酸的浓度和体积都相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4.若mg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g,则mg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①(m+0.8)g②(m+1.0)g③(m+1.2)g④(m+1.6)g⑤(m+1.4)g
A.仅①④B.仅①⑤C.仅③④D.①②③④⑤
35.一定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关于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B.镁和铝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1
C.镁和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D.镁和铝反应所用时间之比为3∶2
3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镁铝合金的组成,取15g该镁铝合金的样品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标准状况下15.68L的H2,则该合金中Al的质量分数为()
A.28%B.36%C.64%D.72%
37.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2∶3B.3∶2C.1∶2D.1∶1
38.某mL溶液中含0.1molFe2+、0.2molFe3+,加入0.2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0.4mol·L-1B.0.6mol·L-1C.0.8mol·L-1D.1.0mol·L-1
39.0.1mol铁粉与含0.1mol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后充分后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为0.1molB.还原产物为0.1mol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共0.2molD.氧化产物为0.2mol
40.向一定量的铜、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mL1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A.3.2gB.2.4gC.1.6gD.0.8g
41.向一定量铁、氧化铁、氧化亚铁的混合物中加入0mL0.1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硫氰化钾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A.11.2gB.2.8gC.5.6gD.无法计算
42.现有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mg,加入2.5mol·L-1的硫酸溶液40mL时,恰好完全溶解。若将2mg这种混合物在氢气流中加热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A.0.8gB.1.6mgC.(2m-3.2)gD.(2m-1.6)g
43.某铁的氧化物,用7.0mol·L-1的盐酸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再通入0.56L标况下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则该氧化物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B.2∶1C.4∶1D.3∶4
44.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1的盐酸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0.56升氯气,恰好使其中Fe2+全部转化成Fe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Fe2O3B.Fe3O4C.Fe4O5D.Fe5O7
45.将1.12g铁粉加入到25mL2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不变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硫氰化钾溶液,仍无色
C.溶液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46.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④D.②④⑤
47.1mol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假设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
A.5.6LB.22.4LC.28LD.2.8L
48.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克氧化铁得n克铁,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B.C.D.
49.氧化铁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粉末Xg,高温下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g,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g白色沉淀,则X的值为()
A.2.45B.3.20C.4.00D.7.40
50.某物质由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实验测得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元素与氧元素物质的量比为3∶4B.该物质可能为四氧化三铁
C.该物质一定为四氧化三铁D.该物质可能为混合物
51.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1∶2∶1B.1∶2∶3C.1∶3∶1D.1∶1∶3
52.在化学反应中铁原子容易失去2个或3个电子,因此铁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或+3价。化合物Fe3O4又写作Fe(FeO2)2,在化合物Fe(FeO2)2中,括号前和括号内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A.+2、+2B.+3、+3C.+3、+2D.+2、+3
53.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试剂X,之后改滴试剂Y,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X是盐酸,Y是NaOH溶液,且c(Y)=2c(X)
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1∶5
C.X是NaOH溶液,Y是盐酸,且c(NaOH)∶c(HCl)=2∶1
D.从b至c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54.刚玉(主要成分是Al2O3)是人造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原料。现用废铝屑、废酸液和废碱液来生产刚玉。为达到最大生产效率,安排生产时,废铝屑分别与废酸液作用和废碱液作用的质量比为()
A.1∶1B.1∶2C.1∶3D.3∶1
55.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钠放入mL0.2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其中除水外只含有氯化钠和偏铝酸钠,则加入的钠的质量为()
A.1.84gB.1.38gC.2.3gD.0.46g
56.将一定量的钠和铝的混合粉末投入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后,得到20mL氢氧根离子为1mol·L-1的溶液。然后再向其中加入1mol·L-1的盐酸,到沉淀最大时消耗盐酸40mL,则混合粉末中钠的物质的量是()A.0.01molB.0.02molC.0.03molD.0.04mol
57.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4mol·L-1,当加入等体积0.4mol·L-1氢氧化钾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约为()
A.0.mol·L-1B.0.25mol·L-1C.0.45mol·L-1D.0.9mol·L-1
58.将3.72g由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mL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3∶2∶1B.4∶2∶1C.2∶1∶1D.1∶1∶1
1.将mL3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到mL2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A.6.72LB.3.36LC.4.48LD.2.24L
2.将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逐滴加入到mL2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加入盐酸时有气体放出,盐酸过量后无气体放出
B.加入盐酸时,开始无气体放出,最后有气体放出
C.盐酸浓度为2mol·L-1时,放出二氧化碳4.4g
D.盐酸浓度为5mol·L-1时,放出二氧化碳0.2mol
3.用1L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0.8mol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1∶3B.1∶2C.2∶3D.3∶2
4.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5g,在℃时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充分引燃,在相同状况下再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中,测得过氧化钠固体增重的质量为3.4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A.75%B.25%C.88%D.32%
5.使5.16g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增重1.96g,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质量为()A.7.8gB.3.9gC.3.2gD.15.6g
6.在℃的条件下,总质量为3g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后,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为()A.1.5gB.3gC.6gD.无法计算
7.℃时,11.6g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B.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质量之比为11∶8
C.反应中有0.25mol氧气放出D.参加反应过氧化钠的的质量为19.5g
8.℃时,将0.1mol氢气、2.8g一氧化碳和0.05mol氮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后,立即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固体质量增加()
A.2.8gB.3.0gC.7.2gD.5.8g
9.等物质的量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过氧化钠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1B.3︰3︰2C.6︰7︰3D.6︰9︰0
10.将12.4克氧化钠溶于87.6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8.0%B.12.4%C.16%D.32%
11.把ag氧化钠和bg过氧化钠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水为足量),结果得到相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由此判断a与b的关系为()
A.a=bB.a<bC.a>bD.无法确定
12.将0.01mol下列物质:①过氧化钠、②氧化钠、③金属钠、④氢氧化钠,分别加入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为了配制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的溶液,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g水中溶有2g氢氧化钠B.g水中溶有4g氢氧化钠
C.90g水中溶有1.15g金属钠D.90.9g水中溶有1.15g钠
14.将2.3g金属钠放入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B.×%C.×%D.×%
15.mg过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跟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作用后,固体质量变为ng,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A.B.C.D.
16.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取4.65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与36.5g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A.11.7gB.5.85gC.4.65gD.8.3g
17.将21.8g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称得水溶液增重18.6g,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1∶2C.2∶1D.2∶3
18.将0.4g氢氧化钠和1.06g碳酸钠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19.将22.70g小苏打和纯碱晶体(Na2CO3·10H2O)的混合物分成二等份,取其中一份溶于水,配成mL溶液,所得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0mol·L-1;另一份加热至恒重,则固体质量减少()
A.6.05gB.5.35gC.12.10gD.16.40g
20.把6.56g碳酸氢钠和纯碱晶体(Na2CO3·10H2O)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mL溶液,测知其中含钠离子1.15g,若将6.56g这种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A.5.30gB.4.20gC.2.65gD.2.10g
21.加热10.0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A.42%B.58%C.36%D.64%
22.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碳酸钠和0.84g碳酸氢钠,试管中各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mol·L-1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mol·L-1
D.最终两溶液中钠离子、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23.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1∶2C.2∶1D.8∶53
24.)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2B.二者质量之比为3∶2
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2∶3D.二者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25.mL2mol·L-1的稀盐酸与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A.1.5mol·L-1B.1mol·L-1C.0.5mol·L-1D.0.25mol·L-1
26.质量比为2∶3的金属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产生氢气体积比是()
A.1∶2B.1∶3C.2∶3D.3∶2
27.铝、钠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并收集到4.48L氢气(标准状况),若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铝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B.0.1molC.0.05molD.0.mol
28.实验室测定铁矿石中的含硫量是将矿石在氧气流中灼烧,使硫转化为SO2,再转化为H2SO4,然后用NaOH溶液中和测定。在氧气流中灼烧0.4g含硫铁矿石,使其中的硫元素先转化为SO2,再转化为H2SO4,用20mL0.5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这些H2SO4,则该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53.3%D.36.4%
29.某废水理氨废水,反应为NH3+2O2+H++H2O,6H++6+5CH3OH3N2↑+5CO2↑+13H2O。在处理过程中,NH3转化为的转化率可达95%,而转化为N2的转化率可达96%。若每天处理含NH30.g·L-1的废水m3,则理论上每天所需甲醇的质量为()
A.24.32kgB.30kgC.25.3kgD.4.08kg
30.将8g铁片放入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铜离子全部被还原时,铁片变为8.2g,则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mol·L-1B.0.25mol·L-1C.0.mol·L-1D.0.mol·L-1
31.标准状况下,一个装满氯气的容器的质量为74.6g,若装满氮气时该容器的质量为66g,则此容器的容积是()A.22.4LB.44.8LC.11.2LD.4.48L
32.已知28gCuO和MgO的固体混合物与mL某H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蒸干,得到固体68g。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A.2.5mol·L-.57%B.2.2mol·L-.07%C.1.5mol·L-.55%D.2.5mol·L-.37%
3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取ag工业纯碱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则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A.×%B.×%C.×%D.×%
34.在一定条件下7g炭粉与14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1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2∶1C.2∶3D.3∶2
35.一定物质的量的C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Na2CO3和NaHCO3,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参加反应的CO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5B.1∶2C.18∶8D.8∶11
36.将6.5g锌加入到mL1mol·L-1稀硫酸中,在标准状况下,可产生氢气的体积是()
A.4.48LB.3.36LC.2.24LD.1.12L
37.把11.2g铁加入到mL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的体积是3.36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2mol·L-1B.0.3mol·L-1C.0.4mol·L-1D.0.6mol·L-1
38.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B.6∶3∶2C.3∶1∶1D.1∶1∶1
3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mL1.5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2.7g的铝粉,计算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是()A.1∶1B.1∶2C.2∶1D.3∶2
40.相同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
A.2∶3B.1∶1C.3∶4D.24∶27
41.将5g镁、锌、铁三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40mL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8L,则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A.0.25molB.0.molC.0.1molD.0.5mol
42.mL0.5mol·L-1的盐酸与14.3gNa2CO3·xH2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则x为()
A.5B.6C.9D.10
43.将1molNa和1molAl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LB.22.4LC.33.6LD.44.8L
44.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盛放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若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一块锌片和一块铁片,充分反应后,金属均有剩余且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最初锌和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54∶63C.56∶65D.65∶56
45.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分别放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烧杯,各盛有6mol·L-1HClmL,使天平达到平衡。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不超过5g的镁和铝,若要使其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镁与铝的质量之比为()A.1∶1B.24∶27C.12∶9D.32∶33
46.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相同的烧杯,再分别向两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向另一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铜、铝合金,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该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
A.64∶27B.8∶3C.3∶1D.1∶3
47.如图所示,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置一只烧杯,调节天平使之平衡,向烧杯中分别注入足量且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银合金,反应完成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铁和银的质量比为()
A.65∶56B.56∶C.56∶9D.65∶9
48.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盐酸,当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0.1mol两种金属充分反应后,而在某一端要再放一个0.2g砝码,天平才能平衡,则这两种金属是()
A.Mg和AlB.Al和FeC.Fe和CuD.Na和Mg
49.托盘天平两盘各放置一个盛有g9.8%的稀硫酸的烧杯,并使天平保持平衡。若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反应结束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A.2.4gMg和6.5gZnB.Mg和Zn各2.5gC.Mg和Al各2.5gD.2.3gNa和2.4gMg
50.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A.8.4g碳酸钠B.8.4g氧化钙C.8.4g镁D.8.4g碳酸镁
51.在两个烧杯中各加入相同体积且浓度均为3mol·L-1的硫酸溶液,随后分别置于天平左右两个托盘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此时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10.8g镁与铝,反应完毕后天平两端将会()
A.放铝的一端托盘上升B.放镁的一端托盘上升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
52.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4mol铝失去的电子完全被水获得,则作为氧化剂水的物质的量为()
A.2molB.4molC.6molD.12mol
53.将2.7g铝放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是()
A.1.12LB.2.24LC.3.36LD.4.48L
54.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A.1∶1B.1∶6C.2∶3D.3∶2
55.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B.1∶2C.1∶3D.1∶4
56.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两个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相等,则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2∶1C.3∶1D.1∶3
57.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mL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质量为()
A.5.4gB.3.6gC.2.7gD.1.8g
58.将两份质量都为mg的铝和镁的混合物,分别投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中,生成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1∶2,则混合物中铝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B.1∶3C.3∶1D.2∶3
59.现有铝、铁组成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氢气的体积比为2∶1(相同条件下)。则该混合物中铝和铁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B.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质量之比为56∶27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60.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B.6∶3∶2C.3∶1∶1D.1∶1∶1
61.若将0.2mol钠、镁、铝分别投入到10mL1mol·L-1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V(Na)=V(Al)=V(Mg)B.V(Al)V(Mg)V(Na)C.V(Al)=V(Mg)V(Na)D.V(Na)V(Al)=V(Mg)
62.将11.5g钠、28g铁分别放入20mL1mol·L-1的盐酸中,结果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比钠剧烈B.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多
C.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多D.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63.将0.3mol钠、0.1mol铁分别加入到各盛有mL0.2mol·L-1稀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烧杯中金属沉在液面下B.两个烧杯中都没有金属剩余
C.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D.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64.在一定条件下,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A.1∶1B.3∶4C.2∶3D.4∶3
65.把2.3g钠放入水中,要使每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钠离子,所需水的质量是()
A.gB..8gC.gD..6g
66.为了配制个水分子含有1个钠离子的溶液,90.9g水中需要投入钠的质量是()
A.4.6gB.2.3gC.1.gD.1.15g
67.将2.3g金属钠放入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B.×%C.×%D.×%
68.将4.6g钠放入95.6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4.6%B.7.7%C.8%D.10%
69.将2.3g钠放入97.8g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B.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
C.产生气体的体积为1.12LD.产生的气体含有0.1mol电子
70.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NaB.MgC.AlD.Zn
71.Fe、Zn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金属粉末10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1g氢气,则另一种金属可能为()A.MgB.AlC.CuD.Na
72.三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混合物共2.3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1g,则这三种金属可能是()A.Cu、Na、AlB.Zn、Na、FeC.Mg、Na、AlD.Zn、Na、Al
1.三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混合物共2.3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1g,则这三种金属可能是()A.Cu、Na、AlB.Zn、Na、FeC.Mg、Na、AlD.Zn、Na、Al
2.将一定质量的锌、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8L(标况)氢气,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B.1gC.8gD.10g
3.部分被氧化的镁1.6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1.12L,在与盐酸反应前,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A.1.2gB.0.64gC.0.4gD.0.24g
4.若1.8g某金属与足量HCl充分反应,放出2.24LH2(标准状况),则该金属是()
A.AlB.MgC.FeD.Zn
5.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铝、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比是()
A.1∶1B.3∶1C.3∶2D.2∶3
6.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铝、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比是()
A.1∶1B.56∶27C.9∶28D.28∶9
7.若镁、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则镁与铁的质量比是()
A.1∶1B.1∶2C.3∶7D.7∶3
8.标准状况下,0.2mol镁和铁两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是()
A.8.96LB.6.72LC.4.48LD.无法确定
9.Mg、Al、Fe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80LH2(标准状况),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可能是()A.0.molB.0.molC.0.molD.0.mol
10.等质量的镁分别在足量的二氧化碳、氧气中燃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的固体质量大B.在氧气中产生的氧化镁质量大
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都是2∶1D.反应中都是氧元素被还原
11.等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中、②空气中、③氮气中、④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12.0.10mol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A.3.2gB.4.0gC.4.2gD.4.6g
13.2.3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出产物是()
A.氧化钠B.过氧化钠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D.无法确定
二、双选题
59.(双选)将偏铝酸钠溶液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偏铝酸钠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A.1∶3B.2∶1C.1∶4D.2∶5
73.(双选)一定条件下,使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30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g,下列关于混合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0g·mol-1B.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D.反应后氧气的物质的量比反应前的多
74.(双选)两只烧杯中各加入相同体积的3mol·L-1的稀硫酸置于天平左右的两个托盘上,天平平衡,向一个烧杯中加入10.8gAl,向另一烧杯中加入10.8gFe,反应完毕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天平倾斜有可能放Al的一端托盘上升B.若天平倾斜一定是放Al的一端托盘上升
C.若天平倾斜有可能是放Fe的一端上升D.有可能天平两端仍保持平衡
75.(双选)两种金属混合物粉末共15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H2,则该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A.Mg、FeB.Al、ZnC.Mg、AlD.Cu、Zn
14.(双选)镁、铝、铁三种金属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B.三种金属均过量C.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D.盐酸均过量
分卷II
三、填空题(共28小题,每小题5.0分,共分)
60.向Ba(OH)2和NaOH的混合稀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气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a点之前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点到b点之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c点二氧化碳体积是L。
(4)混合稀溶液中Ba(OH)2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1.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图:
注:Al(OH)3和Cu(OH)2受热易分解成对应的氧化物,且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和80℃
(1)写出渣料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为、。
(3)操作A的名称为。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4%,理论上5.0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molCuAlO2,至少需要1.0mol?L﹣1的Al2(SO4)3溶液L。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晶体,其基本操作是、、过滤、干燥。
62.工业上,向~℃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实验。
(1)写出仪器的名称:a,b。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
(4)已知:向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可以生产无水氯化亚铁。为防止有杂质FeCl2生成,可在装置和(填字母)间增加一个盛有的洗气瓶。
(5)装置D的作用是。为防止水蒸气影响无水氯化铁的制取,请你提出一个对装置D的改进方案:。
(6)反应结束后,取少量装置C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液X。证明溶液X中含有FeCl3的试剂是,观察到的现象是。
63.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H为固态氧化物,F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且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⑥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I发生反应后生成的A高温下与足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占______L。
64.某烧杯中盛有mLFeCl3和CuCl2的混合液,混合溶液中c(FeCl3)=2mol·L-1,c(CuCl2)=1mol·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n(Fe3+)=mo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Cl﹣)=mol·L-1。
(2)向上述烧杯中加入足量铁粉并使之充分反应。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①;②。
65.某待测溶液中只可能含有Ag+、Fe2+、Na+、Ba2+、、、中的几种离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NaCl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②继续加入足量的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待测液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步骤③中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66.向盛有10mL0.1mol·L-1Al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0.1mol·L-1NaOH溶液,边滴加边震荡,当加入毫升NaOH时,产生的沉淀为最大量时的一半。
67.某实验小组拟验证C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现设计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用装置D收集气体产物,请在方框中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物检验:检验气体产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固体产物的方法:从B装置中取少量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你认为该缺陷是什么____________。
6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mol·L-1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
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是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打开b处活塞,放入一部分空气,此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69.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1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1)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__。(2)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3)的最大值是________。
70.向2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mol·L-1NaOH溶液时,得到的Al(OH)3沉淀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步反应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若溶液中有Al(OH)3沉淀0.39g,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71.将氧化镁、氧化铝的混合物完全溶于mL盐酸,而后逐滴加入1.0mol·L-1NaOH溶液。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1)最初加入20mL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中氧化镁、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72.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1盐酸、6mo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
73.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1)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①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2)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O2。
①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C是一种黑色粉末,则B物质是________,C物质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洗气瓶(广口瓶)中装的试剂D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所制得的气体用________法收集。
74.以下是有关金属与酸的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分别取0.1mol铝、铁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分别取Wg铝、铁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铝、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
75.实验室有氯化铁、氯化铜、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其中Fe3+、Cu2+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1)现加入适量铁粉,请写出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离子反应判断三种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当向混合液中加入铁粉时,首先与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适量铁粉后,最后溶液中Fe3+、Cu2+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76.取8g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mL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O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b=2.0,则铝土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77.准确称取5g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50g某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2)铝土矿中含氧化铝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3)铝土矿中含二氧化硅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78.准确称取6g铝土矿样品(含Al2O3、Fe2O3、SiO2)放入盛有mL某浓度的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
(1)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2)该铝土矿样品中氧化铝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3)若a=2.3,用于沉淀Fe3+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
(4)该铝土矿样品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79.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浓度为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跟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横坐标体积单位是mL,纵坐标质量单位是g)。
(1)合金中镁的质量是__________。(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
8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Mg2+、Fe3+、Al3+、等离子,已知:①该溶液的焰色反应没有黄色;②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1)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2)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1.向含有0.2mo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0.1mol沉淀。
(1)所得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溶液中的铝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____。
(2)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82.向mL0.2mol·L-1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
(1)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量最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2)若生成的氢氧化铝恰好完全溶解,此时共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3)若氢氧化铝沉淀量为最多沉淀量的一半,此时共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
83.向含有0.3mol偏铝酸钠的溶液滴加适量盐酸,得到0.2mol沉淀。
(1)所得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溶液中的铝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____。
(2)加入盐酸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84.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
(1)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量最多,则与H+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2)若生成氢氧化铝全部溶解,则与H+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3)若氢氧化铝的量为最多沉淀量的一半,则与H+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85.向20mL氯化铝溶液中滴入2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得到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有如图所示关系: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溶液中有氢氧化铝沉淀0.39g,此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___。
86.现有含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50g,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
(2)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铝的质量__________。
(3)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87.在试管中加入10mL0.5mol·L-1的硫酸铝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
(1)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与铝盐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称取质量为m1克的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条件下充分加热,排尽气体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m2克。小林和小芳两同学对加热后的剩余固体进行研究。为了研究方便,令a=。
(1)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当a=53/79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当a=53/61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77.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mL盐酸时,标准状况下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3)计算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78.联碱法(侯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是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Z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液W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______________。
(4)从理论上分析,在氨碱法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补充氨气。
(5)根据联碱法中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推测,所得结论正确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目的是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目的是提高Na+的浓度,促进碳酸氢钠结晶析出
(6)联碱法与氨碱法相比,指出联碱法的一项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图所示是某厂应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据图回答:
(1)上述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流程Ⅰ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
(3)流程Ⅱ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流程Ⅱ中发生的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溶液中先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氯化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共4g,把它们加强热到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后称重为3.38g。在残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二氧化碳0.88g。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质量减轻了__________g,这是因为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从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g,加热后新增加了碳酸钠__________g。
(2)残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已知条件“产生的二氧化碳为0.88g”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是____________g,因为其中有____________g碳酸钠是加热碳酸氢钠产生的,故原混合物中含碳酸钠____________g。
(3)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钠____________g。
81.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1)按上图要求完成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少量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套在两支试管的管口。将气球内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82.Na2FeO4和Na2O2溶于水都能释放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23.4gNa2O2与5.6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FeO4和12.4gA。已知A由两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1,且能与水反应,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在Na2O2与铁粉的反应中,若消耗5.6g铁粉,则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已知Na2FeO4溶于水产生气体的同时还生成红褐色沉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粉和化合物Na2FeO4在高温下______(填“可能”或“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到24.6g水中,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钠溶液31.2g。
(1)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参加反应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
84.把铁、铝混合物1.1g溶于mL5mol·L-1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铝、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85.向mL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10.8g铝,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计算:
(1)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
86.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的烧杯,调节天平使其平衡,然后在一个烧杯中加入ag铁粉,另一烧杯中加入bg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若已知每个烧杯中都含有mg纯硫酸,请用代数式表示下列各种情况下a与b的关系:
(1)当a>m,b>m时,__________。
(2)当a<m,b<m时,__________。
(3)当a<m,b>m时,__________。
87.向两只烧杯中各加入g9.8%的稀硫酸,将烧杯分置于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调节天平使之达到平衡,然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ag镁,向右边烧杯中加入mg铝,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试讨论a和m的取值范围以及两者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1)当m≥2.4时,a与m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
(2)当m≤1.8时,a与m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
(3)当1.8<m<2.4时,a与m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
88.现有4.6gNa、2.4gMg、2.7gAl和6.4gCu,分别将其投入mL1.5mol·L-1盐酸中。
(1)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2)最后金属有剩余的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89.已知镁的密度为1.g·cm-3,铝的密度为2.70g·cm-3,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
(2)相同体积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
15.把铁、铝混合物1.1g溶于mL5mol·L-1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
(3)该混合物中铝与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16.计算填空:
(1)取wg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
(2)取0.1mol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4)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镁、铝三种金属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
17.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成分是硫酸盐材料,是铁粉的载体)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酒精灯的火焰。
(1)证明反应发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干燥管还可用________(装置)代替。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
88.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CO2而变质。
(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g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A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③B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填“是”或“否”)。
④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D中NaOH溶液的作用。
⑥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不合理的是。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
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⑦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⑧实验完成后E到F之间导管内残留水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89.兴趣小组分析了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份Fe2O3、Fe3O4、FeO等)制备铁红(Fe2O3)的流程图并进行了铁红性质实验。
(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
(1)写出焙烧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完成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你认为对气体C最佳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冷却后排入空气
B.燃烧后排放
C.再通入反应炉
(4)反应1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2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你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钾晶体时,可选用下列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洗涤剂
A.氯化钾饱和溶液
B.水
C.硫酸钾饱和溶液
为检验硫酸钾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________,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硝酸银溶液
B.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C.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二)铁红的性质实验
(1)实验装置
已知: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H2SO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CO2↑+CO↑+4H2O
①实验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则B、D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③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分析与计算:
用SDTQ热分析仪对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2。
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O、Fe2O3,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够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②℃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48g变为46.4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评价
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方法(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上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____。
(2)图Ⅲ所示实验能够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Ⅳ不仅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又能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潜水艇中供氧体系反应机理的装置图(夹持仪器略)。
(1)A装置为CO2的发生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可除去A装置中可能挥发出的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为O2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可除去C装置中未反应的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O2的装置,检验所收集的气体为O2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C装置中固体由淡黄色完全变为白色,检验固体成分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入过量______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__;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________且不褪色,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8小题,每小题18.0分,共分)
90.把3.06g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3.36LH2。计算:
(1)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
(2)该合金中镁的质量;
(3)反应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体积仍为mL)。(要有过程)
91.(1)标准状况下,5.6gCO和LNO2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2)标准状况下,上题中的CO和多少升O2能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mL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CO3,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92.(1)现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ag,向其中加入2mol?L﹣1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反应。若将ag该混合物在足量H2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计算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
(2)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0.5L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50g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g。并收集到mL气体(标准状况)。求此CuO粉末的质量。
93.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的食盐水来制取氯气。现取mL含NaCl为11.7g的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2NaCl+2H2O2NaOH+H2↑+Cl2↑。
在标准状况下制得Cl2多少升?所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
94.已知MnO2与浓盐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4HCl(浓)+MnO2MnCl2+Cl2↑+2H2O,若产生7.1gCl2,则:
(1)参加反应的HCl是多少克?
(2)被氧化的HCl是多少克?
(3)参加反应的MnO2物质的量是多少?
95.将2.3g钠投入到97.8g水中,反应完毕后,得到mL的溶液。求:
(1)产生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96.向mLNaOH溶液中投入10.8g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Al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
97.在2L硫酸铜和硫酸铁混合溶液中,加入30g铁粉,最后得到2L0.25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及26g固体沉淀物。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铁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93.将NaOH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20.8g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9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93.现用铝与实验室中的盐酸反应,制取标准状况下氢气4.48L。
(1)如果选用所贴标签为2.0mol·L-1的盐酸,至少需要该盐酸多少毫升?
(2)如果选用所贴标签为7%的盐酸(密度为1.g·mL-1),至少需要该盐酸多少毫升?
94.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不考虑C与O2的反应),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A.3.2gB.4.0gC.4.2gD.4.7g
95.将总物质的量为nmol的钠和铝的混合物(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VL。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x=V/(11.2n)B.0<x≤0.5C.V=33.6n(1-x)D.11.2n<V≤22.4n
96.金属锡(Sn)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测得:将样品溶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2HCl===SnCl2+H2↑,再加入过量FeCl3溶液,发生反应SnCl2+2FeCl3===SnCl4+2FeCl2,最后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现有金属锡样品0.g,实验过程中用去0.mol·L-1K2Cr2O7溶液16.0mL。求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97.部分被氧化的铝箔5.01g,加入足量的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5g氢气。
(1)被氧化的金属铝的质量为多少克?
(2)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多少克?
98.某兴趣小组从废铝锅底部剪一块铝片,将它放入21.9%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盐酸的质量如下图(其他杂质不与酸反应)。请回答:
(1)从图中看出,该反应产生了H2________g。
(2)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求被氧化的铝的质量占未氧化时铝片总质量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8.已知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全部产物(设为氧化镁和氮化镁),溶解在50mL浓度为1.8mol·L-1的盐酸中,用20mL0.9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多余的酸,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把生成的氨气全部蒸发出来,经测定氨气的质量为0.g。
(1)写出氮化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原镁条的质量。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白癜风青少年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