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如下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燃烧现象及其方程式总结: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粉末状的白色固体物质。
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红色固体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物质。
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物质。
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
4、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淡黄色固体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物质。
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
5、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粉末状的白色固体物质。
化学方程式:4Al+3O2=点燃2Al2O3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产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
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无色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
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无色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物质产生。
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
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无色气体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同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物质产生。
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1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无色液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同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物质产生。
化学方程式: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期末试卷答案
--END--
(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网络,由香涛书院整理,侵删。)
南皮香涛书院的办学特色:
1、专注初中一对一,一对二个性化、定制化教学,整个课程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学校课程配合,展现合力的教学理念。
2、独特的5W1H教学法,独创课程体系,自主研发的紧扣河北省考点的配套教案.
3、靶向定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靶向定位的强化训练,专业授课,全程进行监督指导.
4、个性化特色教育,真正的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课外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