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公布
第四批中国美丽宜居小镇(村庄)
我大龙江3镇8村榜上有名
大家看看有有没有你家乡!
(点击查看大图)
具体名单如下(排名无先后)
↓↓↓
美丽宜居小镇示范: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下城子镇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卧里屯镇
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绥化市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德胜镇英贤村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中和镇四排六村
大庆市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大兴乡联结村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和平乡和平村
双鸭山市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龙头镇红山村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宝清镇庄园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道河镇洞庭村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八岔乡八岔村
可以预见
上榜的村镇将会飞速发展
甚至成为全国的标杆!
1佳木斯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街津口赫哲族乡隶属同江市管辖。位于市境西北部,黑龙江右岸,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乡政府驻地距市区40公里。全乡总控面积4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26万亩,农作物品种主要是大豆。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人,其中1个赫哲族村,有赫哲族人口人。这里山清水秀,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
2牡丹江市穆棱市下城子镇下城子镇隶属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中部,年3月由下城子乡改为下城子镇。哈绥、城鸡铁路在下城子镇区交汇,国道从镇内通过,东距口岸绥芬河市、西至牡丹江市、北至煤城鸡西市各80公里,是东北亚通道上的“小金三角”。曾先后荣获全国百强镇、全省“六个十佳”和谐单位、黑龙江省“文明乡镇标兵”、黑龙江省乡镇“20强”、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牡丹江市“五个好”建设先进党委、牡丹江市“经济改革发展先进乡镇”、牡丹江市“十佳”乡镇(第三名)等荣誉称号。
3绥化市安达市卧里屯镇卧里屯乡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城北,距市区9公里,属近郊乡。背靠大庆,一条铁路、四条公路从境内穿过,交通条件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9所,卫生院1处,敬老院1所。年8月,黑龙江省安达市卧里屯乡撤乡设镇,以卧里屯乡行政区域为卧里屯镇的行政区域,原隶属关系、政府所在地不变,镇政府驻东清村。
1绥化市青冈县德胜镇英贤村英贤村幅员辽阔,拥有土地面积亩,共有人口人,机动地亩,村里共有共产党员25人,领导班子共由5人组成,一年四次,劳务输出共人,在外务工人数众多。村里以种植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万寿菊等,养殖业有牛、猪、羊等。
2绥化市青冈县中和镇四排六村青冈县中和镇四排六村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四排六村的领导和乡亲们深谙“仓廪实、识礼节”的道理,更明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先让村民富起来、让村集体积累厚起来,最终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
3大庆市肇源县大兴乡联结村联结村是大兴乡一个行政村,邻村有前进村,同心村,四季分明,广聚人气,气候温和,气候宜人。村里有平安地,双喜屯,联结屯,敖包塔屯共计4个屯。主要农产品:谷子,荔枝,绿苹果,南美梨,茄子。村内资源:符山石,冰长石,胆矾,橄榄石,锌。
4大庆市肇源县和平乡和平村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和平乡归广兴镇管理,相邻九龙村,风岭村,天蓝水清,空气清新,友好好客,物华天宝。村内企业有养鸡场,织布厂,板鸭厂,电缆厂,调味品厂。主要农产品有无花果,芫荽叶,葱,西瓜。村内资源有白云母,铝。
5双鸭山市宝清县龙头镇红山村龙头镇红山村种植业十分发达。在农村文娱生活方面,红山村成立了70余人的广场舞队,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年,红山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四星级”示范村。年,红山村农业总产值万元,粮食总产量实现吨,农民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红山村申报为省级文明村标兵。年12月,成功入选“美丽乡村”。
6双鸭山市宝清县宝清镇庄园村自从年庄园村被列入省级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全村主街道及巷道全部进行了硬化改造,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记忆中的“路边的橛子栓老牛、柴草粪堆摆街头,垃圾杂物路边放,边沟污物任意流”画面早已不见踪影,如今的村民满脸的幸福、愉悦的在街道巷尾议论着庄园村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和实惠。
7牡丹江市东宁县道河镇洞庭村洞庭的由来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这重修了铁道线,在腊嘴山的对面山谷修筑一条隧道,火车每到山洞前便停下来加水,所以就把此地叫做“洞停”,后来就演变为“洞庭”。此处风景秀丽,山水如画,成为旅游业和农业共同发展的成功案例。
8佳木斯市同江市八岔乡八岔村八岔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东北公里处的黑龙江南岸,八岔赫哲族乡政府所在地,由赫哲老区和赫哲新区两部分组成。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是我国赫哲族的主要集居地之一。境内黑龙江从此流过,同抚路穿乡而过,交通便利。村域内泡泽、河流众多,有著名的“四泡一河”,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未来黑龙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不知道这11个最美村镇,
你最看好哪一个呢?
为你的家乡点个吧!
素材来源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百度百科、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哈尔滨那些事原创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