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化、黄龙病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柑橘产区最令人头痛的问题,简直达到了谈“黄”色变的程度。很多农户一说到“黄”树,直觉上就将之归类到黄龙病并束手无策,因而导致黄化、黄龙病加剧,甚至死树毁园。那么,是不是所有柑橘黄树都是黄龙病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柑橘黄化、黄龙病呢?
识别黄龙病三要素:
柑橘黄龙病主要从果实和叶片症状辨认。一是果实到了成熟期不能正常转黄,除了近果柄处,其它大部分还是青的,即无法正常着色的青果和俗称的红鼻子果,且果实变畸形、变小;二是春稍不黄而到了秋稍黄;三是叶片呈黄绿相间斑驳状黄化(叶片黄化则分为均匀黄化、缺素型黄化和斑驳黄化三种;叶片生理性黄化多从叶尖开始,逐渐伸向叶片基部,甚至叶脉会先变黄)。感染黄龙病后,柑桔叶片多会变小变硬,无光泽,开始时叶脉及附近叶肉仍保持绿色。用手抓弄黄龙病枝叶,多有沙沙声。
1、病虫害导致黄化,尤其是根结线虫、螨类、蚜虫等,叮咬根系和根系生长点、吸食嫩梢嫩叶,导致叶片黄化,因此,及时进行病虫害预防很重要。
2、长期大量施用酸性化肥,致使土壤酸化板结。柑橘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6-6.5之间,土壤过酸,易出现铝中毒,黑根、烂根,同时土壤中各种病菌在酸性环境下活动频繁,一旦放松管理,黄化、黄龙病速度加剧。
3、营养不平衡,缺乏镁、锌、硼、铁等中微量元素,导致柑橘黄叶、花叶和黄树的产生。
根深方能叶茂,健康茁壮的根系是保证果树营养供给的关键,而健壮的树体又能提高果树的抗病防病能力,保持果树持续生产能力(作物长不好的原因是根不好,根不好的原因是土壤不好,土壤不好的原因是土壤酸碱度不宜,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盐渍化,病菌大量滋生)。果树经过一年的劳作,已严重消耗树体的营养,因此,秋后施好采后肥,不仅能及时补充营养,更能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我们对柑橘产区果农施肥管理的了解和多年实践总结,大部分柑橘树的黄化、黄龙病主要是后两个原因。
建议:首先,减少酸性化肥的使用,调理酸性土壤,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可以通过冬季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优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从而将土壤pH值调控至适宜根系生长的范围,不仅利于根系生长,同时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其次,施用嘉美红利能够有效地平衡补钙补磷,从而促进柑橘根系的生长,特别是促进白根和毛细根的生长,恢复根系的吸收能力。第三,施用嘉美赢利来、内钾德全程营养系列套餐肥,能够平衡补充钙、镁、锌、硼、铁等中微量元素,以达到平衡营养,健壮树势,增强树体抵抗力之目的。
柑桔黄化类型有:病黄、虫黄、药黄、肥黄、旱黄涝黄、割黄寒黄、酸碱黄、退化黄、缺素黄化等,和小编一起来见见吧!
一、病黄(黄龙病)
1、春夏秋梢都可发生,秋梢最明显,黄化症状多样,黄化部位不对;
2、剪截黄化枝后抽出的新梢枝短、叶小变硬,缺素黄化似缺锌、锰现象;
3、黄梢多出现在树冠外围、向阳处和顶部。果实成熟半青半黄表现为青鼻果。
传播:木虱、人事操作、病苗汁液等。
二、虫黄(线虫、粉介、蓟马)
症状:线虫主要为害根系,线虫为害根尖,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影响根系吸收养份,久之老根坏死桔树地上部分叶片发黄、后卷、落叶,小枝等等,线虫主以水流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