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本周四化学周练
01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人
们按照核电荷数(质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特殊)。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而它的本质就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根据元素周期律,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拍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做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这一块知识的重要工具。
周期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总共7个周期。除了第1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周期尚未填满外(其实第7周期已经填满,只是教材还没改),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碱金属开始,逐渐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族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Ⅷ族元素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标作一族。族又有主族和副族之分。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主族在族序数后标一个A字,如ⅠA、ⅡA等;副族在族序数后标一个B字,如ⅠB、ⅡB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常情况下很难与以他物质反应,所以把它们的化合价看成0,因而叫做零族。
复(xia)习(che)完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我们就直接将这个规律与元素周期表结合起来: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增,在同一族中,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增,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减。(简洁来说就是越靠右上非金属性越强,越靠左下金属性越强)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同一周期中,元素的最高正价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O、F除外),最低负价从左到右逐渐增高。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而它的负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所需要得到的电子数)
相邻相似
上下、左右,相邻相似
在金属的非金属的界限周围易找到半导体材料,如镓、硒等。
在氟、硫、磷等元素是通常用来制造农药的元素,在这一定区域中进行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
在过度元素中,我们可以找到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对角线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后一族的右下方元素相似(并非所有元素),如Li和Mg、Be和Al、B和Si等。
*补充:Be和Al的相似性,这一组是最常考的。
1)Be和Al都是两性金属,它们既能溶于酸,也能溶于强碱。
Be+2NaOH——NaBeO2+H2
注意:Be是+2价的!!!
2)Be(OH)2和Al(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受热易分解
3)BeCl2和AlCl3都是共价化合物,可以升华,且溶于有机溶剂中。
4)BeO和Al2O3都是熔点高、硬度大的氧化物。
5)Be和Al都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与酸作用也较慢,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6)Be盐和Al盐都易溶于水。
?
微粒半径比较规律
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族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如果粒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阴离子的半径比阳离子大,且半径随着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这里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金属的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不是一个东西,千万别混起来了!这两者是不能互相证明的!
1
我国科学家在年就研制出一种比黄金还贵的气体,它的分子是由两个质量数为18、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气体是普通氧气的同位素
C.这种气体的氧原子比16O多两个核外电子
B.这种气体是普通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D.这种气体与2-H2化合生成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2
分别与Ne原子和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
A.KF
C.CaCl2
B.MgBr2
D.Na2S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D
3
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他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35-Cl:37-Cl为3:1.则分子相对质量为70、72、74的三种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为()
A.5:2:1
C.9:3:1
B.5:2:2
D.9:3:2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D
4
正一价的某元素R有R’和R”两种同位素,R’和R”的原子相对质量分别为a和b,R元素中R‘和R”原子的百分数分别为x和y,则R元素的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ax+by)+60
C.(ax+by)/2+60
B.ax+by+60
D.ay+bx+60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A.苛性钠
C.氯酸
B.氢碘酸
D.高氯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D
定量实验
02
定
量实验问题都有一个需要测量的量(称之为目的量),但是通常的情况是目的量无法直接测出,而是通过另外的可以测出来的量(称之为可测量)计算球得。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表示:
目的量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知道到可测量;可测量通过化学反应计算算出目的量。
1mol气体体积的测定
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气体体积的的因素:微粒的数目、分子间的间距。(与微粒半径大小无关)
2.影响因素:温度、压强。(与气体分子的种类无关)
3.在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体积都约为22.4L
测定方法
1mol气体体积
=V(H2)/n(H2)
=V(H2)/n(Mg)
=V(H2)*M(Mg)/m(Mg)
?
实验
1.原理:取一定质量的镁带和硫酸在气体发生器中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把储液瓶中的液体通过导管压入液体量瓶,读出液体数据转换成氢气体积,计算该温度时1mol氢气的体积。
*若将硫酸换为盐酸,要考虑盐酸的挥发性。实验结果有误差!
2.测定装置:气体发生器、储液瓶、液体量瓶。
3.实验用品:电子天平、注射器、烧杯;镁带、硫酸、水。
4.实验步骤
一次称量:镁带的质量
二次加料:在气体发生器中加入镁带、加入少量水
三次使用注射器:
1)抽气使储液瓶中导管内外两液面相平,内外大气压强相同。
2)注入稀硫酸
3)读数前再次抽气使内外大气压强再次相同。
四个数据:镁带的质量、硫酸的体积、第二次注射器抽出的气体体积、液体量瓶中液体体积(冷却后才能读取)
*氢气体积=液体量瓶中液体体积-硫酸的体积+第二次注射器抽出的气体体积
5.误差分析
1)装置漏气偏小
2)反应放热,气体温度高于室温偏大
3)读数前未抽气偏小
4)镁带未去除氧化膜偏小
*5)使用镁带不纯无法判断误差偏大偏小!如果含杂质铝则是偏大;含杂质铁、铜则是偏小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测定方法
公式CuSO4·5H2O→CuSO4+5H2O
实验
1.原理:硫酸铜加热到℃左右将全部失去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为结晶水的质量,可推算出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坩埚、坩埚钳、干燥器、酒精灯、药匙
*坩埚坩埚坩埚千万别写错了!!!特别是别写成钳锅,mxx看了血都要喷出来了(快拿盆子接好x)
3.实验步骤:
1)研磨: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2)称量两次:坩埚质量、坩埚和硫酸铜晶体质量之和
3)加热:直至蓝色晶体完全变为白色粉末(别再加热到变黑)
4)冷却:在干燥器中进行
5)称量:坩埚和硫酸铜粉末质量之和
6)恒重:连续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g
*整个实验最少需要4次称量
4.误差分析
1)未在干燥器中冷却偏小
2)加热到晶体未完全变白偏小
3)未进行恒重操作偏小
4)加热时少量晶体飞溅偏大
5)含有受热不分解杂质偏小
6)加热到晶体变黑偏大
*若没有明确说明所含杂质(可分解)的性质是无法判断偏大偏小的
酸碱中和滴定
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
测定方法
1.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测定出二者的体积,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得到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2.实验仪器:酸碱滴定管、锥形瓶;指示剂(酸:甲基橙,碱:酚酞还有一个石蕊)、标准液、待测液
3.实验步骤:
1)检查是否漏夜
2)洗涤
3)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4)往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
5)滴定
*滴定时,发现锥形瓶中颜色发生变化需静置30s后不褪色,才到滴定终点。
*注意:氢氧化钠的突越就在前后1滴发生。
例.用0.mol/L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实际为0.mol/L)的HCl。取待测液体积为20.00mL。
当滴加NaOH溶液至19.98mL时,溶液的pH值为4.3
当滴加NaOH溶液至20.02mL时,溶液的pH值为9.7
4.误差分析
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偏小;
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偏小
*若前后同时俯视或仰视,则不引起读数误差
2)滴定前未润洗滴定管偏大
3)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偏大
4)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里有少量液体溅出偏小
5)滴定前滴定管玻璃珠下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偏大
6)滴定结束10分钟后,发现锥形瓶中溶液又变为无色(由空气中的CO2进入溶液),再次滴加偏大
实验
1
下列混合物的含量的测定分析,可用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的是()
A.食盐和沙子
C.锌铁合金
B.硫酸铵和硝酸铵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2
同温同压下,甲容器充满了氢气,乙容器充满氨气,如果两者氢原子个数相等,则甲和乙容器的体积比为()
A.3:2
C.1:1
B.2:3
D.3:1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3
下列测定常温下1mol氢气体积的操作,使结果偏大的是()
A.镁带中混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
C.液体量瓶刻度读数未扣去硫酸体积
B.装置接口连接处有气体泄漏
D.硫酸注入量不足10ml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4
下列关于测定1mol氢气体积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装置检查气密性
C.用针筒注入硫酸后,拔出速度要快
B.镁带称量后用砂皮擦去表面氧化层
D.镁带的质量要使产生的氢气足以计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5
在标准状况下,如果1L氧气含有n个分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n/22.4
C.n/16
B.n/32
D.22.4n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感谢一直看到最后的你
祝优秀的你周练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