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三、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37、硫酸铜晶体不纯,含有受热不挥发或不分解的杂质;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38、实验开始时,称量的坩锅未经干燥。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9、硫酸铜晶体表面有水。硫酸铜晶体在加热时,它表面的水失去,导致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0、坩埚的内壁附有受热可完全分解成气体的杂质,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1、坩锅内壁附有不挥发杂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42、硫酸铜晶体未研成细粉末。水未能完全失去,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43、样品硫酸铜晶体已有部分失水。会造成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变小,测定结果偏低。

44、加热时晶体尚呈蓝色,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因有少量CuSO4晶体没有分解,水没有完全失去.所测水的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5、加热的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使少量晶体溅出坩埚外。因少量晶体溅出,把这一部分的质量也当成了水的质量使测得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6、晶体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由于使少量CuSO4分解为CuO和SO3,SO3挥发,致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7、加热后白色粉末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因白色粉末没有在干燥器中冷却,又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致使测得的水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8、两次称量相差0.12g。该实验要求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现在两次称量相差0.12g,说明晶体没有完分解,测定结果偏低。

(内容摘自网络)

高考干货领取!

即日起







































天津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1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