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保胆取石后的张女士,气色已逐渐好转。
她说道:“我还年轻,当然想拥有一个完整的我,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结石就摘除掉自己身上的器官。”
那么,针对胆囊结石,到底是保胆还是切胆,专业人士怎么看?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一、保胆派:现代人对身体健康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大部分人对胆囊的重要性都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更有超过9成的胆结石病患者希望能保住胆囊。
“‘存在即合理’,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肯定都想保住嘛。”这是很多像张女士这样的胆囊结石患者的呼声。
内镜技术的发展、胆囊功能的进一步明确、胆囊切除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胆囊切除术后相应问题的总结,使临床医师越发趋向于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精神需求及社会心理层面选择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
医院普外科主任肖广发教授介绍,保胆取石是近年来提出来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新观念。
内镜保胆取石不同于老式的胆囊造瘘取石,包含有小切口入腹联用纤维胆道镜或胆道硬镜保胆取石和完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等方式。
既保留胆囊及其功能,又取尽结石,消除临床症状,充分体现了微创理念。
(网络图,仅供参考)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的治疗优势有如下几点:1、术式安全:
手术过程中一般无需解剖易发生胆道损伤的胆囊三角区域,仅需从胆囊底部或体部开口进入胆囊,胆道损伤并发症更低;
2、创伤小:
手术方式仍旧采取"三孔"或"四孔"微创方式,切口几乎不留疤痕;
3、取石干净:
纤维胆道镜直接伸入胆囊内部进行观察确认结石无残留;
4、保留了胆囊:
对胆囊壁薄、炎症轻的功能尚存的胆囊可予以保留。
既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部分患者胆囊切除后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又消除了患者对胆囊摘除后过分焦虑的心理压力。
(网络图,仅供参考)
二、切胆派:“保胆取石,后患无穷”也有不少人明白保胆取石只是暂时保存住了胆囊。
但是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症还会复发,而切除胆囊是杜绝这些隐患的最佳选择。
肖广发教授说:“医生主张切除胆囊是因为考虑到,胆囊不仅能存留结石,还能长出结石,是产生结石的温床。且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易发生胆囊癌;结石是异物(病灶),体内长期存在病灶,无异于保留一颗炸弹;此外,切除胆囊后胆结石和胆绞痛再不会发生,一劳永逸。”
三、切或保,还是得听医生的当然,肖广发教授在听取了患者要求的同时,为其做了精准系统的评估才决定行保胆取石术。
通过术前B超观察胆囊有收缩功能,术中在胆道镜下仔细了确认患者的胆囊管通畅,胆囊光滑,张女士的胆囊有存在的价值,才符合手术的意义。
肖广发教授解释了适合做保胆取石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胆囊结石患者具备以下条件时可考虑保胆手术:
1、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厚;
2、胆囊功能良好;
3、胆囊管无结石梗阻;
4、胆囊结石少;
5、近期无急性发作;
6、患者有明确的保胆要求,并且完全理解结石复发的可能性。
以下情况之一应视为保胆手术的禁忌证,必须切除胆囊:
1、胆囊炎症明显;
2、胆囊充填型结石;
3、胆囊分隔;
4、胆囊萎缩;
5、伴发胆管结石或急性胰腺炎;
6、可疑胆囊恶性肿瘤;
7、胃大部切除术后;
8、严重糖尿病患者。
切胆与保胆至今还存在着很大争议,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能给我们一个客观的答案。
更多精彩
?胆结石,有的医生建议切除,有的医生提倡保胆,究竟该如何选择?
?不是患有胆结石都要切除胆囊,但这类人逃不了!
?老人胆结石不切除易癌变,揭秘胆结石的早期症状
?缓解胆结石疼痛的方法有很多,这6个都可以试一试
?有助于排出胆结石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