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北京初中常用知识点最

导Lead语随着北京中考的结束,有的小伙伴迎来了新的初中生活,有的小伙伴进入了关键的初二年级,更有年即将迎来中考的初三年级伙伴。小思为你们精心整理了初中三年各科考点,今天是第二期:理化生。其他科目敬请期待~

04

初中物理

总结归纳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3×m/s=3×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热学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压强知识

1.水的密度:ρ水=1.0×kg/m3=1g/cm3

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磁场知识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

初中化学

总结归纳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一、溶解性表的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

碱溶铵钾钠钡钙,硫酸盐类除钡钙,

氯化物除银亚汞,碳磷酸盐多不溶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6

初中生物

口诀总结归纳

矿质元素(N、P、K)的作用:

蛋(N)黄(缺氮时叶子发黄);(P)淋浴(绿)(意指缺P时叶子暗绿);(K)甲肝(杆)(意指缺钾时,茎秆不坚韧,易倒伏)。

借用诗歌谚语助理解。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的遗传性;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的变异性(基因重组);

落地生根——营养生殖;

无心插柳柳成荫——营养生殖;

飞蛾扑火——应激性、趋光性;

一山不容二虎——种内斗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捕食;

鹬蚌相争——种间斗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春风不度玉门关——海拔对生物的影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破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恢复;

做茧自缚——说明适应的相对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条件反射;

望梅止渴——条件反射;

花而不实——矿质元素对生物的影响。

鸟类、哺乳类的心脏。上为心房下为(心)室(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左室主动(脉)右室肺(动脉)交错循环要记牢。

血液成分变化歌:(流过)心脏动、静脉不变,各器官处要交换,流过肺部静(脉血)变动(脉血),其他器官动(脉血)变静(脉血)。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驱飞奔——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

后印模条——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

显微镜使用要领

①对光时要“三转”: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

②寻找物象时:一看二降三反向,物象清晰调细望。

人体常见内分泌腺

姨姓贾,肾下垂。(胰岛、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下丘脑、垂体)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

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

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

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

《激素调节》口诀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虽少作用大;

生长激素垂体产,幼年过少成侏儒;(幼年过多成巨人)

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管,幼年过少变呆小;

食物缺碘成大脖(子病),糖尿病人胰岛(素)少。

《神经系统的组成》口诀

神经系统司令部,脑和脊髓做中枢;

中枢发生指挥令,四通八达靠神经;

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高级脑中枢;

感觉运动语视听,大脑皮层发指令;

协、准、平衡小脑管,“活命中枢”在脑干。

灰白蝴蝶叫脊髓,反射传导小中枢;

基本单位神经元,细胞(体)突起来构成。

《耳的构造》口诀

耳郭、耳道成外耳,收集声波向里传;

鼓膜、小骨和鼓室,振动传递在中耳;

半规、前庭和耳蜗,感受声波在内耳;

神经传导声刺激,声音产生在大脑。

《眼球的构造》口诀

前角后巩为外膜,透过光线护眼球;

前虹后脉为中膜,调节光线供营养;

视网膜在最里面,感受光线成物像;

房水、晶状和玻璃,折射光线真神奇;

神经传导光刺激,视觉产生在大脑。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口诀

肾脏像只大蚕豆,成人每日一百八;

小球、小囊和小管,肾单位里成尿液;

血液流经肾小球,血球大分子继续走;

原尿滤到肾小囊,成日每日一百五;

肾小管处重吸收,营养物质回血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结构

小拳头,两肺间,胸腔偏左叫心腔;

上心房,下心室,上下左右心四腔;

房连静,室连动,瓣膜防止血倒流。

《人体的营养》口决

牙龈出血坏血病,新鲜蔬果补VC;

夜肓干眼缺Va,补充肝脏胡萝卜;

脚气病人缺B1,豆类谷类来补充;

钙和Vd壮骨骼,缺少易得佝偻病;

血液成分变化歌:

(流过)心脏动、静脉不变,各器官处要交换,

流过肺部静(脉血)变动(脉血),

其他器官动(脉血)变静(脉血)。

我国特有的物种:特大白水银(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杉)。

古老的物种:老古扬(子鳄)掌(鹅掌楸)打木兰(大叶木兰)。

珍贵的动物:熊倪给白鳍豚喂乳,扬子鳄爬上岸来迷了路(大熊猫、白鳍豚是哺乳动物,大鲵是两栖动物,扬子鳄是爬行动物,迷路——麋鹿)。

珍稀的植物:金银落了,鸽子拱出被子来(金钱松、银杏、银杉都是裸子植物,珙桐又名鸽子树是被子植物)。

灭绝的动物:野马绝迹江湖(新疆虎、欧洲野马已经绝迹了)。

能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柳月美人喝菊丁嚼杏槐(柳杉、月季、美人蕉、菊花、丁香、银杏、洋槐)。

能分泌抗生素、有杀菌功能的植物:圆黑屋(梧)里悬挂着橙色的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梧桐、悬铃木、橙、柠檬)。

显微镜的操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尿的形成》

肾小球,小囊壁;

血液流经搞过滤;

细胞蛋白留血里;

水盐素糖穿过去;

形成原尿不彻底;

肾小管,重新吸;

葡萄糖,无剩余;

尿液积多排出去。

《血液的组成》

血液有浆有细胞;浆运细胞和养料;红细胞,带氧跑;白细胞,把菌包;血小板,凝血牢。

《肺》

胸腔左右二三肺,还有膈肌和两肋。

肋膈肌缩胸腔扩,吸入空气氧气多。

肋膈肌扩胸腔缩,呼出废气氧气弱。

气入肺泡过两壁,进入血管是毛细。

氧入碳出交换急,最终氧去细胞里。

《呼吸道》

鼻咽喉,两气管;

功能不要搞混乱;

呼吸道,有支撑;

确保气流能畅通;

两气管,有纤毛;

排菌化痰守卫牢;

清洁湿润又加温;

黏液还能抵细菌。

《营养物质》

糖脂蛋,水盐素;六类营养要记住;

谷豆食糖马铃薯;核桃花生加猪油;

奶蛋鱼肉和黄豆;提供能量主要物;

水盐素,量不足;出现问题很多处;

钙铁锌,又碘磷;缺铁吃肝治血贫;

大人脖肿小孩傻;那是因为缺碘啦;

缺A眼睛怕天黑;缺B容易得脚气;

缺C坏血很容易;缺D缺钙一样地。

《消化和吸收》

口咽食胃小大肠;分工全都不一样;

口嚼舌搅淀粉消;胃内蛋白有走掉。

小肠里面最重要;胰液胆汁凑热闹;

消化吸收一肩挑;三类营养要记牢。

《合理膳食》

早中晚,;合理膳食很关键;

要让我来做午餐,一荤两素一米饭。

《血管》

血管动静和毛细;动脉壁厚血流急;

管腔较小压力高;毛细毛细薄又细;

薄到只剩一层皮;两红细胞过不去;

慢慢通过换氧气;静脉壁薄弹性小;

大多分布在体表;还有瓣膜防颠倒。

《心脏》

大小如拳形象桃;上房下室有四窍;

房连静脉室连动;左右不通上下通。

动脉血,左室离;换物质,在毛细;

回右房,入右室;忙去肺,换氧气;

新血来,左房里;终左室,新周期。

《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液循环》

上房下室,房静室动,出室回房→房薄室厚,左室厚于右室,上下相通左右各不通。

可以理解为: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楼上是房间,楼下是聊天室—客厅;心房和静脉血管相通,心室和动脉血管相通—房间要安静才能休息,教室要活跃好动才有效果;心室的血液压到全身各处,心房将血液收回心脏—晚修后,同学们走出教室回到房间(宿舍)休息;

因心室的血液是压出远距离的身体,所以心室壁要厚(发达)才有力气压出去,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而心房血液是流向近距离相应的心室所以壁薄些;左心室是将血液送到远距离的身体,而右心室是将血液送到近距离的肺,所以左心室的壁厚于右心室的壁;上下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以及右心房和右心室是相通的,但左和右是不通的。

待记好心脏四腔及四大血管的连通后,可以把自己比拟成血液中的某一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循环去旅行(注意红细胞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情况,同时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从而进一步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及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情况。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加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zb/5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