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别要命的“小黄人”
我们有绝招!
“小黄人”在医疗圈可不是指那个“大眼萌”
而是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黄染现象
医学上把这种体征称为“黄疸”
关于黄疸的科普知识我们以前也有讲过
但仍然还是有许多读者挖根刨底地问
到底什么情况下的黄疸最可怕?
如果是要命的疾病引起的黄疸要如何鉴别?
能不能把所有年龄段的黄疸全部集中起来讲?
各个年龄段的黄疸什么情况下会危及生命?
有啥妙招能让人对自己病情轻重有大致了解?
今天我们就好好讲一下“小黄人”的类别
教大家甄别哪类“小黄人”可能会要你的命
可能要你命的“小黄人”!
黄疸,在医学上最标准的解释是指血清中的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
正常情况下,血中总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1.0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0.2mg/d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0.8mg/dl)。若血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0-2.0mg/dl),虽然已较正常值高,但临床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血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0mg/dl),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称为显性黄疸。
前面讲肝脏对胆红素代谢的篇章时曾说过,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其来源是由于衰老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的胆红素来自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这些胆红素我们叫它旁路胆红素。
?
胆红素也是经肠肝循环这个过程,被肝脏摄取后又被转运,最后经过肠道系统排出体外。新生儿的胆红素本身产生就比较多,这就是之所以新生儿通常都会有一个生理性黄疸的过程,那就是因为新生儿的肝细胞摄取那些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较差,因为新生儿的肝细胞发育还没有很完善,肝脏酶系的发育也不完善,肠壁吸收胆红素增加,所以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有其特殊的特点。
那么什么情况之下,你变成了“小黄人”(这个“你”也可以是新生儿)就意味着很可怕,你是病理性的黄疸,你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就医,很有可能因此送了命?本系列前几个篇章的科普内容也多少提到过,黄疸按照病因及分类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回答网友的追问“阻塞性黄疸是什么意思”,阻塞性黄疸就是胆汁淤积性黄疸)等,但因为内容太多,并没有详细加以说明。现在就一一来分析一下。
1、???溶血性黄疸:
a.先天性溶血性疾病: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b.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不同血型输血后溶血、蚕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2、??肝细胞性黄疸:
a.病毒性肝炎:如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黄疸性肝炎;
b.肝硬化;
c.中毒性肝炎;
d.其他急性全身性感染所致的黄疸:如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e.心源性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
a.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等;
b.肝内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复发性黄疸等;
c.肝外性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胆管癌、胰头癌、胆道蛔虫等。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临床罕见。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如Gibert综合征、Grigler-Najjar综合征、Roto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
这些病理性黄疸,一旦不注意,都是可能危及生命健康的。我们现教大家用诊断学的思路来自查,结合自身的一些症状顺藤摸瓜,鉴别出不同的病因。
BEGIN
鉴别要命的“小黄人”
我们有绝招!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