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同样的鱼塘,用同种杀虫方式,一口塘死

银屑病可以治疗吗 http://www.mxxshi.com/yxb/yyff/m/6164.html

同样的鱼塘,使用了同样的杀虫方法,为什么只是其中一口塘出了问题?

塘边案例

上一周,一养殖户在五十亩的鱼塘用了杀虫药,上午使用,下午就发现有鱼在水面上浮头,然后养殖户就用了硫代硫酸钠解毒;到了第二天,死了一千多斤鱼,之后当地的鱼经销商把解毒药送到,进行了解毒处理;第三天,又漂上来了一千斤,显然这部分死鱼,是头一天中毒死的,只是等到鱼体膨胀之后,才漂出水面。两天的死鱼中,草鱼有两三条,花鲢只有一条,白鲢有一千多斤,鲤鱼有两千来斤。

而只死白鲢和鲤鱼,则是另一个因素——硫酸铜导致的。在四五月,天气突变多,光照时强时弱,正常情况下,即使一旦遇到营养元素不足,藻类就容易出现倒藻,而硫酸铜使用,更加诱发了倒藻,藻类集中死亡,被白鲢所滤食,由于藻类毒素,诱发了白鲢中毒死亡。

当养殖户看到鱼有浮头,把硫代硫酸钠施到鱼塘,由于硫代硫酸钠的把整个水体中的重金属铜离子,还有杀虫药的毒性成分,沉淀到了池塘底部,这无疑就加重了池塘底部的浓度,增加了底层鱼的中毒,所以同样是出现浮头,而草鱼和花鲢总共加起来也只死了三四条,鲤鱼却死了两千来斤。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三条经验。

第一,不论是卖鱼药的,还是养殖户,切记捕鱼之后不要进行杀虫;

第二,使用了任何可能诱发倒藻的药,再去售卖任何药,都存在风险;

第三,倒藻后,主养的有底层鱼,不应用净水沉降型的解毒产品。

究竟该如何正确高效杀虫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首次杀虫:普杀为主

杀虫过早,效果不理想;杀虫过晚,鱼的寄生虫发病率高。那么如何决定首次杀虫时间呢?

首次杀虫时机选择:建议以水温为参考标准,当水温达到18-20℃时,有连续3天晴天时,即可进行第一次杀虫。同时,鱼群多有如下的异常现象:鱼吃食时忽然炸群、岸边狂游、水面异常跳动,白鲢翘尾等现象。

首次杀虫药物选择:草本驱虫净,纯中药成分,选取的都是相对温和的中草药,内含:洋槐花、乌梅、南瓜子、贯众、槟榔、苦参等针对指环虫,斜管虫、车轮虫、小瓜虫,纤毛虫有很好的效果,无抗,无药残,不伤水体,(温馨提示如果您使用的中药草本驱虫净杀虫后,无需解毒,不伤水体,如果你使用的是化药杀虫剂,必须解毒,净水,在肥水)

二次杀虫:驱杀为主

在第一次杀虫后间隔7天左右,对存塘鱼进行打样镜检,针对镜检结果决定用药。如果指环虫为主,则专杀指环虫。如果车轮虫为主,则专杀车轮虫。

每次杀虫后:第二天消毒

每次杀虫后的第二天,要进行全池消毒处理,避免寄生虫脱落后,鱼体损伤处的细菌感染。建议:外泼聚维酮碘,内服:止血肠腮康,内含:马齿苋、沙棘、蒲公英、洋槐花、黄芩、五倍子等有效止血凝血的功效,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细菌感染,双管齐下。

杀虫期间注意事项

1、选择连续晴天杀虫,阴雨天不要进行杀虫操作!

2、增氧机的配合使用:

泼洒杀虫药后,开启增氧机1-2小时,促进药物混合均匀。同时注意观察鱼是否出现浮头、跳跃、狂游等中毒现象,如有,需及时开增氧机、冲新水。

3、杀虫期间体质护理:

大多数养殖户不重视早春的投喂工作,导致鱼的体质恢复不好,所以在杀虫期间最好使用肥鱼美+液肽美进行开口训料,恢复鱼体的肝肠功能,进一步增强鱼体质。

您还在为塘口鱼体寄生虫导致大面积死鱼而苦恼吗?每次西药杀了又杀,屡杀不尽,到头来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下面卢老师给您推荐一款安全高效的驱虫药品,请观看以下视频,详细了解吧

客户使用反馈

有需要以上成品药的可以添加下面技术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yy/8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