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白癜风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317/4791170.html锐意(高中)化学专业、有“铍”气的都在 AlCl3NH3
(2)AlO?2+CO2+2H2O===Al(OH)3↓+HCO?3
(3)AlCl3+Cl?===AlCl?4或AlCl3+NH3===AlCl3NH3
根据题干可知,加热X可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纯净物气体Y,故Y为NH3,由实验流程图中分析可知,结合B中通入过量的CO2产生能溶于NaOH溶液的白色沉淀C,故C为Al(OH)3,则D为Al2O3,E是AgCl,利用原子守恒可知:A1溶液中含有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N)=n(NH3)=,A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Al)=2n(Al2O3)=,A2溶液中含有的Cl-的物质的量为:n(Cl)=n(AgCl)-;故一半溶液中含有的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故X中含有四种元素即N、H、Al、Cl,其个数比为:n(N):n(H):n(Al):n(Cl)=0.01mol:0.03mol:0.01mol:0.03mol=1:3:1:3,故X的化学式为:AlCl3NH3;(2)根据分析(1)可知,溶液B中通入过量的CO2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3)结合题给的两个条件,再分析化合物X(AlCl3NH3)是NH3和AlCl3通过配位键结合成的化合物,不难想到类似于NH3和H2O反应,故可以很快得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Cl3+Cl?===AlCl?4或AlCl3+NH3===AlCl3NH3。
模拟测试:
1.(·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农药和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
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为了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C
A项,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合成塑料、橡胶、农药和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A正确;B项,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B正确;C项,生石灰常用作干燥剂,不具有防氧化的作用,一般在食品包装袋中加还原铁粉防止食品氧化,C错误;D项,采用燃料脱硫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从而防止出现酸雨,NOx的催化转化生成无污染的氮气也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D正确;故选C。
2.(·浙江省温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制取碘时,向干海带浸泡液中加强碱,目的是除去有机物杂质
B.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是重要的人工固氮方式
C.炼铁高炉中得到的是含碳2%~4.5%的铁水,其中炉渣沉降在铁水的底部以除去
D.氯碱工业中的电解槽常用到阳离子交换膜,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C
A项,大多数有机物可溶于强碱,所以可以用强碱浸泡除去有机物杂质,A正确;B项,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氮元素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工业上通常用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从而实现人工固氮,B正确;C项,炉渣的密度比铁水小,在铁水的上部,铁水在下方排出,C错误;D项,氯碱工业中阳极产生氯气,为避免氯气与氢氧根反应,常用阳离子交换膜阻止阴极生成的氢氧根移动到阳极,同时可以使钠离子移动到阴极,D正确;故选C。
3.(?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会转变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
B.工业制硝酸中,氨与氧气在转化器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C.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混浊
D.向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NO2,有白色沉淀产生
D
A项,氢氧化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2H2O+O2=4Fe(OH)3,故A正确;B项,氨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发生反应为4NH3+5O24NO+6H2O,故B正确;C项,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硫单质和水,发生反应为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溶液变混浊,故C正确;D项,向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NO2,根据强酸制弱酸,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NaNO2+HNO3=HNO2+NaNO3;亚硝酸不稳定,很快分解,放出气体:2HNO2=H2O+NO↑+NO2↑,总反应为:2NaNO2+2HNO3=2NaNO3+H2O+NO↑+NO2↑,则没有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D。
4.(?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联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乳酸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乳酸
B.过量的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Fe(NO3)2
C.光照条件下,甲苯和Cl2反应可生成邻氯甲苯或对氯甲苯
D.加热条件下,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生成乙烯
B
A项,由于乳酸中含?OH和?COOH,故分子间能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长链,即乳酸在浓硫酸存在下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乳酸,故A不符合题意;B项,稀硝酸可以将Fe氧化成Fe3+,当Fe过量时,过量的Fe会与硝酸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B符合题意;C项,光照条件下,氯原子取代甲苯中甲基上的氢原子,不能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D项,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碳酸锰(MnCO3)是一种浅粉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液氨。广泛用于脱硫剂、涂料、肥料添加剂。碳酸锰通常以MnO2、H2C2O4、H2SO4、NaHCO3或NH4HCO3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C2O4作为还原剂,氧化产物是CO2,H2SO4不能用盐酸替换
B.MnCO3能与酸反应生成CO2,与碱反应生成碱式盐或Mn(OH)2
C.NaHCO3沉淀Mn2+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MnCO3↓+CO2↑+H2O
D.MnCO3固体通过抽滤分离出来,可用酒精冲洗去除沉淀中夹带的Na2SO4等杂质
D
A项,根据题意,碳酸锰通常以MnO2、H2C2O4、H2SO4、NaHCO3或NH4HCO3制备,说明锰的化合价从+4变成+2,需要还原剂,所以只有H2C2O4作为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C2O4+MnO2+H2SO4=MnSO4+CO2↑+2H2O,A正确;B项,碳酸盐可以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故MnCO3能与酸反应生成CO2,与碱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碱式盐或Mn(OH)2,B正确;C项,加入NaHCO3沉淀Mn2+生成MnCO3可知反应方程式为:Mn2++2HCO3-=MnCO3↓+CO2↑+H2O,C正确;D项,根据题给信息,MnCO3固体微溶于水,Na2SO4是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的盐,所以用水洗涤沉淀表面的Na2SO4等杂质,D错误;故选D。
6.(?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白磷的性质不太稳定,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歧化生成磷化氢与次磷酸钠,P4+3NaOH+3H2O3NaH2PO2+PH3↑。已知:PH3是一种强还原性的无色剧毒气体,结构与NH3相似,在水中溶解度却小得多,PH3在水中的碱性极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3还可以通过磷化钙(Ca3P2)与水反应制备
B.PH3与卤化氢反应的产物PH4X极易水解
C.NaH2PO2的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D.气体中混有↑,可用重铬酸钾、漂白粉的悬浮液消除其毒性
C
A项,磷化钙(Ca3P2)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和PH3,故A正确;B项,PH3在水中的碱性极弱,说明PH3与卤化氢反应的产物PH4X易水解,故B正确;C项,根据题给信息,碱过量,NaH2PO2是正盐,其酸根离子不会电离,故C错误;D项,重铬酸钾、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PH3具有强还原性,所以气体中混有PH3,可用重铬酸钾、漂白粉的悬浮液消除其毒性,故D正确;故选C。
7.(?浙江省长兴、余杭、缙云三校高三模拟考试)根据资料显示:将Cu(OH)2溶于浓的NaOH溶液可得到蓝色透明溶液,蓝色透明溶液中的铜是以四羟基合铜酸钠[Na2Cu(OH)4]存在,关于该蓝色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不稳定,久置或加热易产生黑色沉淀
B.该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的反应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该溶液可以检验还原性糖
D.该溶液中加铝粉,可以产生气体同时产生红色黑色掺杂的固体,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B
四羟基合铜酸钠[Na2Cu(OH)4]中存在铜离子作为中心原子,羟基作为配体的四羟基合铜配离子,由此分析。A项,该溶液不稳定,久置或加热易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B项,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达一定量时可得到蓝色絮状不溶物(氢氧化铜)或者黑色不溶物(氧化铜),继续滴加,不溶物可溶解,同时得到蓝色铜盐溶液,故B符合题意;C项,由于四羟基合铜酸钠[Na2Cu(OH)4]中存在二价铜离子,具有弱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糖,直接加热或用沸水浴持续加热,其本身还原产物为砖红色的氧化亚铜,该溶液可以检验还原性糖,故C不符合题意;D项,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产生氢气,同时出现红色黑色掺杂的不溶细颗粒(主要为铜单质、氧化铜,伴随有氧化亚铜),溶液最终变无色,铝则以[Na2Cu(OH)4]形式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探究实验
其中,X由4种元素组成,遇水即分解,混合溶液呈碱性,气体C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1)X与水反应的方程式:_____
(2)新制的A略显两性,能溶于强碱NaOH溶液中,方程式为______
(3)B可与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单质,有同学认为生成的固体单质中可能混有FeO,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其结论:______
(4)下列关于对氯化铁的用途及性质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利用Fe3+易水解的性质,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通常将氯化铁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B.在印刷制版中用作铜版的腐蚀剂
C.在某些反应中作催化剂
D.在医药上用作伤口的止血剂,它能导致蛋白质的迅速变性,所以用来止血
E.气体C与FeCl3溶液可以制备X
F.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G.除去FeCl2中少量FeCl3杂质,可向混合液中加足量铁粉过滤即可
(5)D可以溶解在C的浓溶液中,沉淀消失变为无色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1)Fe(NH3)6Cl3+6H2O=Fe(OH)3+3NH3·H2O+3NH4Cl
(2)Fe(OH)3+NaOH=NaFeO2+2H2O或Fe(OH)3+3NaOH=Na3Fe(OH)6
(3)取少许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固体洗涤后加稀硫酸后再过滤,向滤液中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双氧水后呈血红色则含FeO,反之则没有
(4)BC(5)AgCl+2NH3·H2O=Ag(NH3)2++2H2O+Cl-
根据题中转化关系,沉淀A灼烧的红棕色固体B,B为氧化铁,氧化铁的质量为8.0g,物质的量为:,根据元素守恒X中的Fe的质量为5.6g,气体C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知C为氨气,标况下体积为6.72L,物质的量为:0.3mol,依据元素守恒X中的N的质量为:4.2g,加硝酸和硝酸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AgCl,质量为21.g,物质的量为:0.15mol,则X中Cl的质量为:5.g,则剩余的元素为H,其质量为:26.45-5.6-5.-4.2=11.,则X中所含的Fe、N、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8:3,X的化学式为:Fe(NH3)6Cl3。(1)X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一水合氨和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Fe(NH3)6Cl3+6H2O=Fe(OH)3+3NH3·H2O+3NH4Cl;(2)新制的A略显两性,结合氢氧化铝与碱的反应可得出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Fe(OH)3+NaOH=NaFeO2+2H2O或Fe(OH)3+3NaOH=Na3Fe(OH)6;(3)B可与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发生的反应为氨气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单质和氮气及水,若检验FeO需除去生成物的Fe,先加硫酸铜溶液除去Fe,过滤出FeO,将FeO溶于硫酸,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加KSCN溶液排除三价铁的干扰,再加氧化剂氧化后若出现血红色说明原固体中有FeO,故答案为:取少许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固体洗涤后加稀硫酸后再过滤,向滤液中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双氧水后呈血红色则含FeO,反之则没有;(4)A项,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配制氯化铁溶液过程中,若把氯化铁晶体溶于水则会水解造成溶液浑浊,故将氯化铁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稀释至所需浓度,故A正确;B项,2Fe3++Cu=2Fe2++Cu2+,常利用此反应原理在印刷制版中用作铜版的腐蚀剂,故B正确;C项,为了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以加入少量氯化铁来作催化剂,故C正确;D项,在医药上用作伤口的止血剂,利用的原理是血液本身是胶体,氯化铁是电解质,有利于胶体的凝聚,故D错误;E项,氨气与FeCl3溶液反应直接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E错误;F项,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F正确;G项,除去FeCl2中少量FeCl3杂质,可向混合液中加足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可除去三价铁且不引入新杂质,故G正确;故选DE;(5)联想银氨溶液制取,氯化银可溶于氨水形成银氨溶液,反应为:AgCl+2NH3·H2O=Ag(NH3)2++2H2O+Cl-。
9.(?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Ⅰ.绿色粉末状固体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取50.4gX,用蒸馏水完全溶解得绿色溶液A,将溶液A分成A1和A2两等份,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____。
(2)沉淀C分解生成固体D的过程若温度过高可能得到砖红色固体,请写出由D固体生成砖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蓝色沉淀中加入足量浓NaOH会生成一种绛蓝色溶液,原因是生成了一种和X类似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Ⅱ.为检验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1)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____(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三草酸合铁酸钾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CO2。
(3)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O存在的方法是:____。
Ⅰ.(1)Na2CuCl4(2)4CuO2Cu2O+O2↑
(3)Cu(OH)2+2OH-=[Cu(OH)4]2-
Ⅱ.(1)缺少尾气处理装置(2)E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3)取少量装置A中残留物,溶于稀硫酸,再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褪色,则证明FeO存在
实验I:A1溶液加入足量KOH后产生蓝色沉淀,再灼烧得到黑色固体,推测蓝色沉淀C为Cu(OH)2,黑色固体D为CuO,由此确定X中含Cu元素,另外Y溶液的焰色反应现象说明X中含Na元素,A2溶液加入AgNO3、HNO3得到白色沉淀,推测为AgCl沉淀,说明X中含有Cl元素,结合量的关系和化合价确定X的化学式。(1)根据元素守恒X中Cu元素物质的量:n(Cu)=n(CuO)=,Cl元素物质的量:n(Cl)=n(AgCl)=,设X化学式为NaxCuyClz,列式:①(说明:个数比=物质的量之比),②x+2y=z(说明:化合价关系),解得x=2,y=1,z=4,故X化学式为:Na2CuCl4;(2)CuO分解生成的砖红色固体为Cu2O,Cu元素化合价降低,故O元素化合价应该升高,推测产物为O2,故方程式为:CuO2Cu2O+O2↑;(3)X实质为配合物,配离子为[CuCl4]2-,根据题意Cu(OH)2溶于浓NaOH,生成类似X中的配离子,根据元素守恒只能为[Cu(OH)4]2-,故离子方程式为:Cu(OH)2+2OH-=[Cu(OH)4]2-。
实验II:K3[Fe(C2O4)3]·3H2O在装置A中分解,产生的气体进入后续装置验证产生的气体成分,B装置检验水蒸气,C装置可检验CO2,E装置可检验还原性气体。(1)若分解产生的气体有CO,经过E装置未完全反应,后续F、G装置又无法吸收,所以缺陷在于缺少尾气处理装置;(2)如果E中固体由黑色(CuO)变为红色(Cu),那就说明有还原性气体产生,结合元素守恒只能是CO,所以E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有CO生成;(3)若要检验亚铁成分,则不能用强氧化性酸溶解样品,可以选用稀硫酸,检验亚铁可用酸性KMnO4溶液,现象为KMnO4溶液褪色。具体方法为:取少量装置A中残留物,溶于稀硫酸,再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褪色,则证明FeO存在。
10.(?浙江省重点中学高三选考模拟)I.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62,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易分解、易爆炸,水溶液中相对稳定,是一种二元弱酸,一定条件下还可用作还原剂。A的制备可以由工业盐经过如下步骤实现:
已知:钠汞齐是一种强还原剂,由钠溶于汞形成;C是氯碱工业产物之一。请回答:
(1)A的结构式:__________(A中所有原子都满足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结构)。
(2)工业盐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A是一种二元弱酸:__________。
II.为检验某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与药品:酒精灯、铁架台及固定装置、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胶塞、试管、胶头滴管、蒸馏水、C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盐酸、NaOH溶液。
请根据所提供的仪器与药品设计两个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I.(1)H-O-N=N-O-H(2)2NaNO2+2H2O+4Na=Na2N2O2+4NaOH
(3)用容量瓶配制0.0mol?L-1H2N2O2溶液,用pH计测定其pH后,将溶液稀释10倍再用pH计测定pH,若两次pH的差值小于1,则证明H2N2O2是弱酸;另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00mL0.0mol?L-1H2N2O2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等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若到达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V(NaOH)=20.00mL,则证明H2N2O2是二元弱酸
II.方案一、取适量纯碱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
方案二、取适量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试管内滴加过量C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浅红色则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若溶液依然无色则说明纯碱样品中不含碳酸氢钠;或取适量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然后向试管内滴加过量C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若上层清液红色变浅但没有褪去则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若上层清液变成无色则说明纯碱样品中不含碳酸氢钠
方案三、取适量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试管内滴加过量C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
I.
工业盐为亚硝酸钠,由C是氯碱工业产物之一可知,亚硝酸钠与钠汞齐反应生成B和氢氧化钠,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B、E、F和A中均含有氮元素,由A是三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弱酸可知,A中含有2个羟基,则A分子中含有的氮原子个数为=2,A的分子式为H2N2O2;由流程图可知,亚硝酸钠溶液与钠汞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N2O2、NaOH,Na2N2O2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Ag2N2O2淡黄色沉淀,Ag2N2O2淡黄色沉淀在无水乙醚做溶剂的条件下与氯化氢反应生成H2N2O2乙醚溶液和氯化银沉淀,蒸发H2N2O2乙醚溶液得到H2N2O2。I.(1)由分析可知,A的分子式为H2N2O2,H2N2O2中所有原子都满足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则结构式为H-O-N=N-O-H;(2)工业盐生成B和C的反应为亚硝酸钠溶液与钠汞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N2O2、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O2+2H2O+4Na=Na2N2O2+4NaOH;(3)若H2N2O2为弱酸,稀释一定pH的H2N2O2的溶液,溶液pH的变化会小于稀释倍数;若H2N2O2为二元酸,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H2N2O2的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一定是H2N2O2物质的量的2倍,则证明H2N2O2是一种二元弱酸的实验设计为用容量瓶配制0.0mol?L-1H2N2O2溶液,用pH计测定其pH后,将溶液稀释10倍再用pH计测定pH,若两次pH的差值小于1,则证明H2N2O2是弱酸;另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00mL0.0mol?L-1H2N2O2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等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若到达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V(NaOH)=20.00mL,则证明H2N2O2是二元弱酸,故答案为:用容量瓶配制0.0mol?L-1H2N2O2溶液,用pH计测定其pH后,将溶液稀释10倍再用pH计测定pH,若两次pH的差值小于1,则证明H2N2O2是弱酸;另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00mL0.0mol?L-1H2N2O2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等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若到达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V(NaOH)=20.00mL,则证明H2N2O2是二元弱酸。
II.方案一、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若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加热纯碱样品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二氧化碳气体,则实验设计为取适量纯碱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
方案二、碳酸氢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液为中性溶液,若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将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变为红色;或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再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上层清液红色会变浅但不会褪去,则实验设计为取适量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试管内滴加过量C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浅红色则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若溶液依然无色则说明纯碱样品中不含碳酸氢钠;或取适量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然后向试管内滴加过量C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若上层清液红色变浅但没有褪去则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若上层清液变成无色则说明纯碱样品中不含碳酸氢钠;
方案三、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若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将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与溶液中过量的钙离子会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则实验设计为取适量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试管内滴加过量C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纯碱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
专业、有“铍”气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