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手足癣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01
初中数学到底学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5个学期的学习+1个学期的复习中考拓展题型讲解。这个表格,概括了整个初中你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初中数学攻略(人教版)其他版本的知识点略有不同但大体考点就这些以人教版为例,初中数学一共有29章内容。一般学校会按部就班学完课本,再按部就班开始两轮复习。许多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在九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复习时会突然发现:现在复习的东西真的是我曾经学过的吗?02
复杂的初中数学很多人刚进入初中的时候,会对数学有些不适应,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有所提升,但其实只要坚持渡过这个适应阶段,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后面就会很顺利了。我们先来看看初中数学的五大板块:数与式、平面几何初步(线、角、多边形)、几何进阶(全等、相似、圆)、函数、小知识点(概率、投影视图)。其中几何和代数各占一半,知识点的分布还是很平均的。深度和广度也都比较平和,中考对每部分的考察形式比较固定,其中70~80%都是基础题型。小学数学知识简单且扁平,可以靠大量的同题型练习解决计算问题,高中数学知识模块明显,可以相对独立地学习各个模块,而且更注重解析的知识考察,夹在其中的初中数学就显得尤为杂乱。大家比较常见的数形结合题,就是将几何与代数放到一道题里。二次函数解着解着突然搞出来几个平行四边形,如此魔幻的题目已经是每个初中生都要面对的日常。对这种复杂知识体系,我们有一个名词叫做螺旋上升:
初中生最需要学会的技能就是融会贯通,因为初中数学的学习是具有蝴蝶效应的,某一个小知识点的缺失,很可能导致大量题型做不出来。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碱盐1
化学用语
1、电离方程式: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3、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2
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3
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
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4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
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5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6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7
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黑色---CuO、C粉、MnO、2Fe3O4、紫黑色---KMnO4红色---Cu、Fe2O3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CuSO4.5H2O绿色---Cu2(OH)2CO32、溶液(多为无色)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溶液、CuSO4溶液、Cu(NO3)2;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溶液(较浓)。
8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9
酸与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
1、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2、碱的通性(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3、盐的性质(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THEEND◆◆
来源:经由专业老师综合整理,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都学一
声明:尊重原创,如文章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更正或删除,谢谢
服务号:都学一名师
订阅号:都学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