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吸入异物后怎么办 典型病例 据有关报道,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因为咳嗽气促长达45天入院治疗,反复内科治疗无效,患儿多次出现窒息,最后一次因抢救失败而死亡。后来在解剖中才发现,在患儿主气道内有一异物(花生米)。 而另一位两岁男孩,在医院门诊静脉注射时边注射边吃果冻,突然发生窒息,当时面色青紫,四肢挣扎,值班护士立即头朝下抱起孩子,压腹,拍背数秒钟后,一大块果冻从孩子嘴里喷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据统计,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小儿发病多,死亡率高。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加之小儿好奇心强,只要能拿到的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送。 而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急救宝典 症状: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儿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由于不小心或着急,不慎将花生米、瓜子、枣核、图钉、别针、钮扣、硬币等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鸣。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救:首先清除鼻内和口腔内呕吐物或食物残渣。 排除气管异物方法之一:救护者站在病人身侧后,双臂转绕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侧顶在心口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另一手重叠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内猛烈挤压上腹部,挤压要快而有力,压后放松,反复操作,以驱除异物为止,但应注意不要按压中线两侧。 手法二:立位急救时,抢救者站在病人侧后,一手臂至于病人胸部,围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四次拍击,以利异物排出。对卧位病人,让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而抢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有力四次拍击,使异物排出。 儿童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咯出异物。也可将患儿倒提高地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通畅气道 通畅气道是进行人工呼吸的第一个步骤。病人意识消失后,肌肉的张力也完全消失,舌肌松弛,舌根向后下坠,正好堵住气道,造成上呼吸道梗阻。在口对口吹气前,必须打开气道,使舌根抬起离开咽后壁。如不这样,即使进行人工呼吸,空气也进不了肺部,人工呼吸也是无效的。 操作要领 1.抑头抬颈法:抢救者跪在病人头部的一侧,一手放在病人的颈后将颈部托起,另一手置于前额,并压住前额使头后仰,其程序要求下颌尖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动作要轻柔,用力过猛可能操作颈椎。 2.仰头举颏法:深昏迷病人下颌松弛,可采用举起下颏法,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中指置于下颌骨之下靠近下颏处,举起下颏。此法较仰头抬颈法可使牙托更易堵塞气道,但仰头举颏法则可支撑下颌,还动牙托,几乎可完全使之复位,使口对口人工呼吸更易于进行。 注意事项 1.对颈椎骨折的病人,如按上述打通气道的方法,将头部使劲向后扳时,有可能损伤位于颈椎椎管内的脊髓神经而引起高位截瘫。此时,应将下巴向前牵拉,就能将舌根提起来。 2.对于头不能直起来的婴幼儿,为保证其呼吸道畅通,也可参照对待颈椎骨骨折患者的方法。
中毒自救吃错药中毒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如果吃错了药;或者将外用药当作口服药,都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若能及时正确处理,往往可以得救;若处理不当,不仅患者痛苦,还可留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吃错或服药自杀,如果药物性能比较平和,不会有什么大反应,如毒性较强,则可出现昏迷、抽搐。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可引起腹痛、呕吐;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可引起胃穿孔;过量服用砷、苯、巴比妥或冬眠灵等药物可导致中毒性肝炎;过量服用磺胺药可出现肾损害;氯霉素、解热镇痛药、磺胺药等可损害造血系统。 急救方法 根据中毒反应情况和中毒者身边、床头存留的药袋、药瓶、剩余药物,尽可能弄清吃错什么药,对孩子不要恐吓打骂,仔细询问。如果错吃了几片维生素问题不会太大,若是安眠药,就可能昏睡不醒。不管什么药物中毒,抢救的原则是尽快去除药物和阻止吸收,具体办法与其他毒物中毒一样:即催吐、洗胃、导泻、解毒。发现有人吃错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应急措施,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或不采医院,否则耽误一分钟就会增加一分钟损害。 1.催吐方法可用筷子、鸡毛等物刺激中毒咽喉部,使其呕吐。 2.洗胃一般在催吐后马上让中毒者喝温水毫升,然后再用催吐方法让胃内容物吐出,反复进行,甚至在护送中毒者的途中,也可进行洗胃、催吐。有条件可用1:~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若中毒者已昏迷,应取侧卧位,以免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入气管而致息。 如果弄清了错服的药物,洗胃时应采取以下特殊处理方法: 误服碘酒:误服碘酒者应当即灌服米汤、面糊或蛋清,然后催吐。 误服水杨酸制剂等脚癣药水:当即用温茶水洗胃。 误服来苏儿:可用温水或植物油洗胃,并随之灌服蛋清、牛奶、豆浆,保护胃粘膜,吸附毒物。误服药物不明:可用木炭或馒头烧成炭研碎加浓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解毒作用。
催吐导泻解毒——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食物中毒是由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家中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 1.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亳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克,捣碎取汁用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劳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毫升,加水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病人应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芦荟中毒的急救措施芦荟为泻下通便的中药之一。芦荟属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夏、秋开淡橘红色花,有好望角芦荟(产非洲)、库拉索芦荟(产南美洲)和斑纹芦荟(产我国南方诸省区),为我国南方有毒植物。芦荟全株均含有毒成分芦荟碱和芦荟泻甙(芦荟大黄素甙)。入丸、散用每次1.5~4.5克,过量者可引起中毒发生。 症状 过量服用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出血性胃炎和肠炎、剧烈腹痛、腹泻,甚则失水和心脏遭到抑制而出现心动过缓,孕妇还会引起流产事故。 急救措施 1.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 2.口服浓绿茶或3%鞣酸溶液洗胃; 3.鸡蛋清4~5个加入活性炭10克调服; 4.补液并纠正电解质失衡; 5.腹痛予阿托品0.5毫克皮下注射或予吗啡; 6.孕妇禁用吗啡,可予黄体酮、维生素E保胎。 严禁用芦荟作食疗用,以防发生中毒事故。
服毒急救催吐最快速简便的方法是患者自己用中指、食指刺激咽后壁促使发生呕吐,反复多次呕吐物呈苦味为止。如果是空腹口服毒物,可先喝清水~毫升。中毒者自己不能呕吐时,则张大嘴,用羽毛或扎上棉花的筷子等刺激咽后壁致呕。也可肌肉注射阿卟吗啡2.5~5毫克催吐。 口服催吐剂0.2%硫酸铜液、硫酸锌液致呕,准备药物需要时间且效果不确实,还有副作用,事实上宜多采用物理方法使毒物呕去,尽可能少用药物致呕。 孕妇、口服腐蚀性毒物、患有明显心血管疾病、伤员神志不清、有肌肉抽搐痉挛或呼吸已有抑制者不宜引呕催吐。 胃管洗胃以微温清水最为方便易得,适合各种毒物,也可用1:0的高锰酸钾液,但可使部分毒物的毒性更大,如乐果成为氧乐果,马拉硫磷成为马拉氧磷。插入胃管后先抽尽胃内容物(保留备查),再注入洗胃液,每次不超过毫升,以防毒物冲入肠道。要反复洗,直至洗出液无毒物气味时为止。洗胃初步结束后可留置胃管,以便隔一段时间抽出胃内排泌出的毒物。 口服腐蚀性毒物以及食管静脉曲张者不宜洗胃。
夹竹桃中毒 又名柳叶桃,有毒,含有强心毒甙,作用与洋地黄同,干燥的夹竹桃3克就能使人死亡。 主要表现为洋地黄中毒症状。(1)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心律紊乱、心跳缓慢、不规则,最后出现室颤、晕厥、抽搐、昏迷、或心动过速、异位心律,死于循环衰竭。急救方法 1、洗胃:0.2%~0.5%鞣酸洗胃,用硫酸镁20克导泻,输液。 2、送医院急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