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锈做法初探

绿锈的成分一般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铜(Cu2(OH)3Cl)。蓝锈的主要成分一般为硫化铜(CuS),无水硫酸铜(CuSO4),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硫酸铜(Cu2(OH)2SO4)。黑锈的成分一般为氧化铜(CuO)和硫化亚铜(Cu2S)。而白锈的成分一般为氯化亚铜(CuCl)和碳酸铅(PbCO3)。红锈的成分最为简单,多为氧化亚铜(Cu2O)。

想在铜器表面生成各类铜锈,一般可以利用化学法或者电化学法来完成。自北宋以来,就有用碳酸铜(CuCO3)、硫酸铜(CuSO4)、氯化铵(NH4Cl)和食醋(CH3COOH)来做旧的烧古法。例如北宋《洞天清录集》,明代《格占要论》、《宣炉博论》等书籍中已有记载。其中以明代万历年间高濂的《尊生八笺》中曾记载:“其铸伪造,铸出剔光磨净,或以刀刻纹理缺处,方用井花水调泥矾,浸一伏时,取起烘热,再浸再烘,三度为止,名作脚色。候干以硇砂、胆矾、寒水石、硼砂、金丝矾各位末,以青盐水化,净笔蘸刷三两度,候一二日洗去,干又洗之,全在调停颜色、水洗工夫,须三五度方定……”。

而在现代,除了可以利用烧古法来做铜锈,还可以利用电解法在铜器的表面镀上一层凹凸不平的铜锈,来仿制古物。除此之外,在古物修复中,也常用此类方法来使修复过后的地方在视觉上具有一致性和美观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10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