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化学中考

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m.39.net/pf/a_7235806.html

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非常重要:因为   )

A.食盐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B.混合物可尝试用过滤方法分离

C.此杯无色澄清滤液中含有电解质

D.铁粉的溶解度比活性碳的溶解度好

D

3.(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熟石灰

0.18

0.16

0.14

0.11

0.09

硫酸铜晶体

14.3

20.7

28.5

40

55

A.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B.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

C.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34.3g

D.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

B

4.(年成都市中考)60℃时,向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时,g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6g

A

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

D.t2℃和t3℃时的两份b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C

6.(年四川乐山化学中考)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

B.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

C.pH与溶液酸碱性

D.原子核结构

7.(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物质

C.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都有晶体析出

8.(年江西省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C.t2℃时,在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选填“”、“”或“=”)

9.(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中考)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

10.(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温度/℃

溶解度/g

0

10

20

30

40

50

6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甲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20℃时,向g水中加入20gNaCl,形成不饱和溶液

D.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B

1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中混有少量甲,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12.(年贵州铜仁市中考)下图是KC1、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

C.在t1℃时,gKNO3饱和溶液和gKCl饱和溶液,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

D.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KCl一定小于KNO3

C

1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将5ga加入到2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25ga的饱和溶液

B.t2℃时将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a溶液,可采用加水的方法

C.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a析出固体的质量最大

BD

二、填空题(简单填空题、实验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工艺流程图题)、(共46道题):

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天然水通过①沉淀、②过滤、③蒸馏等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净水效果会更好,运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3)图一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验示意图。

①由图一获得,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

②图二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支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物质X为______固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1)(2)①②③(3)增大(或)硝酸铵(或NH4NO3)

2.(·临沂)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将60ga物质加入到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1)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20g(合理即可)(2)1:3

增加c(或蒸发溶剂)(4)a>b>c

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a1℃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

(3)a2℃时,将甲物质3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4)a1℃时,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溶质质量一定变大②溶剂质量一定变小③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1)乙甲(2)=(3)75(4)③

4.(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当温度为   ℃时,甲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   。

(4)将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

A.甲>乙B.甲=乙

C.甲<乙D.无法确定

(1)丙、乙、甲。(2)t1。(3)丙。(4)D。

5.(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KNO3

31.6

45.8

85.5

(1)图1中能表示K2C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在20℃时,将20g的KNO3加入到50g的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t℃时,K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1)和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w1   w2(填“>”、“=”或“<”)。

(4)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1)乙;(2)65.8g;(3)=;(4)降低温度。

6.(湖北省黄石市中考)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1)-(2)题。

(1)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水进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

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

A乳化、乳化B乳化、溶解C溶解、乳化D溶解、溶解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3)(4)题。

(3)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甲丙D甲乙丙

(4)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

A加固体丙B加水C降低温度D蒸发浓缩

(1).B(2).C(3).C(4).AD

7.(湖北省荆州市年中考)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______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______。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①.55.2②.碳酸氢钠溶解度比较小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③.降温结晶④.ABD

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2)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50℃时,将80.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20℃时,向40.0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

D.40℃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45.8g;(2)加溶剂(或“升温”“加KNO3的不饱和溶液”等);

(3)18.5g;(4)ABD。

温馨提供:

1、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考点23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解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10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