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区域中心组教研活动第五场暨指向核

为促进高二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研究项目应用与推广,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师素养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年4月19日,漳州一中承办了漳州市高二年化学区域中心组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区域内高二年化学教师40余人。

01

示范课例

首先,漳州一中陈文婷老师展示了一节生动的课例《配合物(第一课时)》。陈文婷教师利用抗癌药物顺铂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探究配位键、探知配位体”;接下来设置了三个环节:环节一利用五个问题结合实验探究,带领学生探究配位键的存在,从而引出配合物的相关知识和概念,五个问题层层递进,具有思维启发性;环节二利用问题“无水硫酸铜呈白色、胆矾晶体为蓝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引发学生“一直认为Cu2+显蓝色”的认知冲突,继而引出同一中心离子可以与不同的配位体形成配合物,性质也不同;环节三利用PtCl2(NH3)2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引导学生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去分析物质,并通过学生动手搭建模型最终得出两种物质的空间结构——顺式和反式。

02

交流评课

课后为评课环节,来自各个学校的听课老师各抒己见,对本节课的优点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概念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是陈文婷老师课前进行了评价设计,上课过程注重课堂学习评价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推广和落地。

最后,漳州市教科院化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陈新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提出三点有待改进:情境的引入应该更有启发性,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注重实验探究的同时也要强化基本概念的讲解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陈新华老师也对各校的老师提出教学要求和建议:高效课堂应该重视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把评价融入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加强集体备课,深度教研,使得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

-END-

图文

陈文婷庄晓珊

编辑

陈文婷

审核

蓝毅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10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