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05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

预测05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专题

概率预测

☆☆☆☆☆

题型预测

选择题☆☆☆☆

简答题☆

考向预测

①物质组成和分类

②物质性质与变化

③胶体的概念与性质

④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和内容

①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胶体知识融合于试题之中

②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胶体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在选择题中主要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    变化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①蒸馏

②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

十四化

①熔化;②汽化;③液化;④升华

①氧化;②风化;③钝化;④催化;⑤皂化; ⑥歧化;⑦硝化;⑧酯化;⑨裂化;⑩油脂的硬化

7.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3)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1nm

1~nm

nm

分散质微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巨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静置有沉淀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等

Fe(OH)3胶体等

泥水等

8.化学用语

(1)四种符号①元素符号:Al S2-Al+3)-2))

9.正确书写六种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如2FeCl2+Cl2===2FeCl3。

(2)离子方程式,如2Fe2++Cl2===2Fe3++2Cl-。

(3)热化学方程式,如2H2(g)+O2(g)===2H2O(l) ΔH=-.6kJ·mol-1。

(4)电离方程式,如CH3COOHH++CH3COO-。

(5)电极反应式,如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2Fe-4e-==2Fe2+;正极:O2+4e-+2H2O==4OH-。

(6)电解方程式,如2NaCl+2H2O电解2NaOH+Cl2↑+H2↑。

10.化学用语使用的常见问题

(1)元素符号大小写不分,或元素符号相互混淆。

(2)电子式书写错误(最常见的错误)。

(3)离子的电荷符号漏写,结构简式漏写官能团,如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不能写成CH2CH2,还要注意有机物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如不能写成。

(4)化学方程式漏写反应条件,或配平错误。

(5)不清楚反应原理,误用“↑”“↓”“”“===”“―→”符号。

(6)化学专有名词书写错误,如“铵盐”写成“氨盐”,“油脂”写成“油酯”,“酯化”写成“脂化”,“二肽”写成“二酞”,“苯”写成“笨”,“硝化”写成“消化”等。

(1)一般采用“概念对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化学基本概念的有关知识比较零碎,容易混淆,在复习时,要注意关键字的理解和记忆、一般中的特殊情况,这是解这类化学题的关键。

(2)此类题有不少是选择题,可以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筛选法、排除法、估算法等各种方法,这样会使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1.(?浙江1月选考)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盐是()

A.CaCl2B.H2SO4C.Ba(OH)2D.Na2CO3

D

A项,CaCl2由Ca2+和Cl-构成,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

B项,H2SO4由分子构成,只含有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B不符合题意;C项,Ba(OH)2由Ba2+和OH-构成,属于碱,不属于盐,C不符合题意;D项,Na2CO3有Na+和CO32-构成,含有离子键,CO32-内部C与O原子之间还含有共价键,D符合题意;故选D。

2.(?浙江1月选考)下列属于有机物,又是电解质的是()

A.己烷B.乙酸C.葡萄糖D.纯碱

B

A项,己烷为有机物,但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B项,乙酸为有机物,其水溶液可以导电,是电解质,故B正确;C项,葡萄糖是有机物但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项,纯碱是电解质但不是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B。

3.(?浙江7月选考)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A.NaOHB.CaCl2C.HClD.K2SO4

C

A项,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Na+和OH-,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A不符合题意;B项,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Ca2+和Cl-,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B不符合题意;C项,HCl是共价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成离子,故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C符合题意;D项,K2SO4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K+和SO42-,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浙江1月选考)下列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NaOH:烧碱B.FeSO4:绿矾

C.:甘油D.:3?甲基己烷

B

A项,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故A正确;B项,绿矾是七水硫酸亚铁的俗称,化学式为FeSO4·7H2O,故B错误;C项,甘油是丙三醇的俗称,结构简式为,故C正确;D项,烷烃的主链有6个碳原子,侧链为甲基,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D正确;故选B。

5.(?浙江7月选考)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B.熟石灰:CaSO4·2H2O

C.胆矾:CuSO4·5H2OD.小苏打:NaHCO3

B

A项,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故A正确;B项,熟石灰成分为Ca(OH)2,CaSO4·2H2O为生石膏,故B错误;C项,胆矾为五水合硫酸铜晶体,故C正确;D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故D正确;故选B。

6.(?浙江1月选考)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甲醛的电子式B.乙烯的球棍模型

C.2-甲基戊烷的键线式D.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OOCH3

B

A项,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甲醛的电子式为,A错误;B项,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形式存在,乙烯的球棍模型为,B正确;C项,2-甲基戊烷的键线式为,C错误;D.甲酸乙酯甲酸和乙醇酯化得到,故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D错误;故选B。

7.(?浙江7月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式: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C.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甲基的电子式:

B

A项,结构式是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一个短横来表示,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和每个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故A正确;B项,结构简式中需要体现出特殊结构和官能团,甲酸甲酯中要体现出酯基,其结构简式为HCOOCH3,故B错误;C项,键线式中每个端点为一个C原子,省略C—H键,故C正确;D项,甲基中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还剩一个成单电子,故D正确;故选B。

8.(?江苏卷)反应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B.N2分子的电子式:

C.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D.Cl-的结构示意图:

C

A项,N原子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7+9=16,该氮原子表示为,A错误;B项,N2分子中两个N原子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N2分子的电子式为,B错误;C项,Cl2分子中两个Cl原子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2分子的结构式为Cl—Cl,C正确;D项,Cl-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有1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故选C。

9.(?浙江1月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NH3分子的球棍模型:

B

A项,羟基中氧原子还有一个未成对的单电子,电子式为,故A正确;B项,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C项,氯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项,氨气为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球棍模型为,故D正确;故选B。

10.(?浙江1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和O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系物

D.CH3COOCH2CH3和CH3CH2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C

A项,O和O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项,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项,同系物必须是结构相似,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类物质,属于酚类,属于芳香醇,不是同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D项,CH3COOCH2CH3和CH3CH2CH2COOH的分子式都为C4H8O2,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C。

1.(·北京朝阳区高三质检)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成功返回,“可上九天揽月”成为现实。下列涉及火箭发射及“嫦娥五号”的系列材料中,主要成分均为非金属单质的是()

A.“长征五号”发动机推进剂——液氧和液氢

B.制作月面展开的国旗材料之一——高强度芳纶纤维

C.返回器减速伞材料——高强度锦纶纤维

D.返回器表面所贴“暖宝宝”主要成分——铁粉、碳粉等

A

A项,液氧和液氢为O2和H2,主要成分均为非金属单质,故A符合题意;B项,高强度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是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C项,高强度锦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是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D项,铁粉属于金属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北京十五中高三质检)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B

C

D

神十一载人飞船发射

陶器烧制

湿法炼铜

打磨磁石制司南

D

A项,飞船发射涉及燃料的燃烧,有化学反应,故A正确;B项,陶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的硅酸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项,湿法炼铜是指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故C正确;D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D。

3.(·北京房山区高三调研)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下列所涉及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超声电机的心脏——压电陶瓷B.主体框架——钛合金、铝合金

C.国旗旗面——芳纶纤维D.发动机包裹材料——碳纤维

B

A项,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选;B项,钛合金、铝合金是金属材料,B选;C项,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C不选;D项,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选;故选B。

4.(·宜兴市官林中学高三质检)下列物质分类均正确的一组是()

混合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液氯

苛性钠

胆矾

氧化铁

二氧化碳

B

氯水

烧碱

食盐

氧化钠

一氧化碳

C

碘酒

纯碱

石灰石

氨气

D

漂白粉

熟石灰

苏打

生石灰

二氧化硫

D

A项,液氯是纯净物,A项错误;B项,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C项,纯碱是盐,氨气是氢化物不是氧化物,水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D项,漂白粉是混合物,熟石灰是碱,苏打是盐,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D项正确;故选D。

5.(·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三质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伴随着化学键的变化和电子的转移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

A项,金刚石与石墨是结构不同的两类物质,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B项,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但有的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B项正确;C项,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但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转移,C项错误;D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nm之间,溶液中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中粒子直径大于nm,D项错误;故选B。

6.(·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二模)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曾刊登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CuSO4·5H2O都是混合物

B.熔点:金刚石>C60

C.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物理变化

D.磷酸钙是强电解质,其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

B

A项,CuSO4·5H2O是纯净物,A错误;B项,金刚石是原子晶体,C60是分子晶体,所以熔点:金刚石>C60,B正确;C项,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C错误;D项,磷酸钙是强电解质,钙为长周期元素,D错误;故选B。

7.(·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吸附色素B.用高粱酿制白酒

C.用维生素C缓解亚硝酸盐中毒D.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

A

A项,活性炭吸附色素为物理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A符合题意;B项,高粱酿制白酒,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糖类转化为乙醇,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项,亚硝酸盐会将血红蛋白中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服用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从而缓解中毒症状,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项,盐碱地的土壤中含有Na2CO3,因CO32-水解显碱性,加入石膏可实现CaSO4转化为难溶的CaCO3,从而降低土壤中CO32-浓度,碱性减弱,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及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冰水混合物

B.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混合液

C.王水:浓HNO3和浓HCl体积比1:3混合

D.碱石灰:Ca(OH)2和Na2O

D

A项,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项,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成分为Ca(OH)2和CuSO4混合液,故B正确;C项,王水是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按照体积比1:3组成的混合溶液,故C正确;D项,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D。

9.(·河南信阳市高三零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钾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氧化钾是电解质

B.强电解质一定是含有离子键,弱电解质中一定含弱极性共价键

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D.纳米铁粉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可以通过吸附的方式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

C

A项,氧化钾溶于水能导电,是氧化钾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钾导电,不能推出氧化钾是电解质,A错误;B项,强电解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比如HCl等强酸均是强电解质,均不含离子键,B错误;C项,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正确;D项,纳米铁粉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是因为铁可以将这些离子还原,不是吸附作用,D错误;故选C。

10.(·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75%酒精均可杀灭COVID-19,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B.邻羟基苯甲醛比对羟基苯甲醛熔点、沸点低,主要原因是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

C.硫、白磷、臭氧、C60、氩、水等物质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D.石油裂化、煤的气化、苯的硝化、胆矾的风化、蜡烛的熔化等过程中都属于化学变化

B

A项,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其杀菌消毒原理是引起蛋白质的变性,未表现氧化性,故A错误;B项,邻羟基苯甲醛中羟基和醛基相邻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形成使分子的熔沸点升高,故B正确;C项,氩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不存在化学键,故C错误;D项,蜡烛的熔化只涉及物质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11.(·山西运城市高三调研)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有关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现代“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是经石油常压蒸馏得到的烃

B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涉及化学反应N2+O22NO

C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

“瓷”属于硅酸盐产品,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D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雾”这种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A

A项,石蜡是石油减压蒸馏获得的,石油常压蒸馏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故A错误;B项,氮气和氧气在闪电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NO,发生反应为:N2+O22NO,故B正确;C项,瓷器是用黏土经过高温烧结制成的,黏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则瓷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项,“雾”这种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雾”这种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12.(·山东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新型冠状病毒正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叙述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均可用于杀菌消毒

C.过氧化氢干雾空气消毒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波广泛使用

D.冷链运输和冷藏储存抗病毒疫苗,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A

A项,丁达尔效应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A符合;B项,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均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C项,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涉及化学变化,C不符合;D项,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故选A。

13.(·山西太原市高三调研)某空气日报表中污染物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主要污染物

PM2.5

PM10

SO2

NO2

CO

O3

浓度

32

65

14

42

0

15

A.CO和N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等质量的SO2和NO2氧原子数相同

C.1m3该空气中含有3.×10-7molO3

D.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所以在空气中一定能形成胶体

C

A项,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或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合物,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O与水或碱不反应,NO2与水或碱反应,氮元素的价态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项,由于,若m(SO2)=m(NO2),但M(SO2)=M(NO2),所以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物质的量不同,所含原子数不同,故B错误;C项,由表中信息可知:1m3该空气中含有15O3,即:,由得:,故C正确;D项,胶体颗粒直径为1-nm,PM2.5颗粒直径为2.5,即nm,PM2.5在空气中不一定能形成胶体,故D错误;故选C。

14.(·河北张家口市高三一模)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3C+2KNO3=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符号:8CB.KNO3的危险品标志:

C.K2S的电子式:D.N2的结构式:N—N

C

A项,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质量为14,所以元素符号为14C,A错误;B项,KNO3受热易发生爆炸,所以危险品标志为,B错误;C项,K2S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正确;D项,N2中氮原子间形成氮氮三键,所以结构式为N≡N,D错误;故选C。

15.(·福建泉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监测)侯氏制碱主要反应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的电子式:B.Na+的结构示意图:

C.上述反应的产物均为离子化合物D.溶解度:NH4HCO3>NaHCO3

A

A项,CO2为共价化合物,C和O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正确的电子式为:,A错误;B项,Na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C项,反应产物为NaHCO3、NH4Cl,两者均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正确;D项,根据反应,析出NaHCO3固体,可知溶解度NaHCO3小于NH4HCO3,D正确;故选A。

16(·辽宁省高考新高考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合成尿素的反应,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考古上常用的碳原子:

B.CO2的比例模型

C.尿素的分子式:CH4N2O

D.氨气的电子式:

B

A项,核素的表达式AZX中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则中子数=A-Z,考古上用的碳原子中子数为8,故符号为C,A正确;B项,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在中间,氧原子的半径小于碳原子的半径,B错误;C项,分子式是表示分子元素组成的式子,故尿素的分子式为CH4N2O,C正确;D项,氨气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正确。故选B。

17.(·辽宁沈阳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实验式:

B.的电子式:

C.次氯酸的结构式:

D.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

A

A项,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实验式为CH2O,故A正确;B项,次氯酸钠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C项,次氯酸的分子式为HClO,结构式为H—O—Cl,故C错误;D项,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D错误;故选A。

18.(·重庆市强基联合体高三质量监测)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羰基硫(COS)的结构式:O=C=SB.新戊烷的结构简式:

C.甲基(—CH3)的电子式:D.H2S的电离方程式:H2S?2H++S2-

D

A项,根据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知,C形成四条共价键,O形成2条共价键,S形成2条共价键,该结构式正确,A项符合题意;B项,新戊烷中有两个支链,碳原子总数为5,该结构简式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项,甲基中碳与氢形成三条共价键,且碳原子有一个单电子,电子式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项,硫化氢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9.(·江苏省苏州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用化学用语表示Cl2+2NaOH=H2O+NaCl+NaClO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B.H2O的比例模型:

C.Na+的结构示意图:D.NaOH的电子式:

A

A项,氯气分子中两个氯原子共用一对电子,结构式为Cl—Cl,A正确;B项,氧原子的半径比氢原子大,且为V型,B错误;C项,Na+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D项,NaO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故选A。

20.(·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乙炔的结构式:CHCH

B.异戊烷,又称为2-甲基戊烷,其键线式为:

C.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D.CCl4的球棍模型:

C

A项,乙炔的官能团为碳碳三键,结构式为H—C≡C—H,故A错误;B项,异戊烷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4个碳原子,侧链为甲基,又称为2—甲基丁烷,故B错误;C项,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分子中的HOCH2—能与—CHO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故C正确;D项,四氯化碳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比例模型为,故D正确;故选C。

21.(·广东梅州市高三一模)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钢铁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为:

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结构示意图为的原子,可表示为或

D.H2O2的电子式:

C

A项,钢铁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A错误;B项,图示为甲烷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应为,B错误;C项,图示原子核电荷数为17,即质子数为17,为Cl元素,可表示为或,C正确;D项,H2O2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故选C。

22.(·广东珠海市高三一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最简式CH2O

B.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18O

C.NaClO的电子式:

D.2-丁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CH3

C

A项,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故其最简式为CH2O,A正确;B项,质量数标写在元素符号左上角,B正确;C项,NaClO为离子化合物,由Na+和ClO-离子构成,对应电子式为,C错误;D项,2-丁烯中碳碳双键位于2、3号碳之间,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D正确;故选C。

2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键线式:B.H2O的球棍模型:

C.羟基的电子式:D.乙醇的最简式:CH3O

B

A项,丁烯的键线式:,故A错误;B项,H2O的球棍模型为:,故B正确;C项,羟基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项,乙醇的最简式:C2H6O,故D错误;故选B。

24.(·广东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B.Ca2+的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键线式:D.羟基的电子式

D

A项,H2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不需要标方框和电荷符号,正确的是A项错误;B项,Ca的原子序数为20,B项错误;C项,乙酸的键线式为,C项错误;D项,羟基的电子式为,D项正确;故选D。

25.(·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三质检)防护口罩由三氟氯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等制成的熔喷布及定位铝条等组成。下列相关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氟原子:B.Al的结构示意图:

C.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D.乙烯电子式:B

A项,F为9号元素,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其质量数为18,其原子符号为,A正确;B项,Al的核外各层电子数目分别为2、8、3,其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项,聚乙烯,由乙烯CH2=CH2加聚得到,其结构简式为,C正确;D项,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碳和碳之间形成双键,碳和氢之间形成单键,其电子式为,D正确;故选B。

26.(·江苏盐城市高三一模)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原理:NH3+NaCl+CO2+H2O=NaHCO3↓+NH4C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空间构型为直线形B.NaCl固体为离子晶体

C.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NH4Cl的电子式为

D

A项,CO2的结构式为O=C=O,为直线形分子,故A正确;B项,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为离子晶体,故B正确;C项,钠的原子序数为11,核外电子排布为2,8,1,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项,NH4Cl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D。

27.(·天津滨海新区高三调研)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R原子可表示为:R

A

A项,次氯酸分子中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需要两个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需要一个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故次氯酸的电子式应为:,A项错误;B项,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用线表示化学键,球型表示原子中心,可知丁烷的球棍模型为:,B项正确;C项,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通过两对共用电子对相连接,碳原子与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相连接。结构简式为CH2=CH2。C项正确;D项,依据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带电荷数,可知质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带电荷数,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所以其质子数为:a+2;依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R2+离子有b个中子,所用其质量数为:a+b+2,所以R原子符号为R,D项正确;故选A。

28.(·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下列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氡()质量数为86

B.的电子式:

C.丁烷的球棍模型

D.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NaHCO3Na++HCO3-

C

A项,原子序数为86,质量数为,A错误;B项,H2O是共价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C项,丁烷分子内有4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有4个单键,正丁烷的球棍模型为,C正确;D项,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NaHCO3Na++HCO3-,D错误;故选C。

29.(·重庆市普通高中高三适应性测试)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S2Cl2结构式为Cl—S—S—ClB.S2-结构示意图为

C.PCl3电子式为:D.丙烯的球棍模型为

A

A项,S最外层6个电子、Cl最外层7个电子,则S2Cl2分子内S共用2对电子对、Cl共用1对电子对,结构式为Cl—S—S—Cl,A正确;B项,硫离子的电子数为18,硫原子核电荷数与电子数均为16,S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项,PCl3电子式中P除了有3对共用电子对之外,还有1对孤电子对都要表示出来,C错误;D项,丙烯含碳碳双键,模型不能代表丙烯,丙烷的球棍模型为,D错误;故选A。

30.(·辽宁省普通高中选择考适应性测试)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下列相关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N2O4=2CO2+N2+4H2O

B.偏二甲肼的结构简式:

C.N2的结构式:N=N

D.甲基的电子式:

D

A项,依题意,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N2O4作氧化剂,故两者发生氧化还原生成无污染的N2,反应为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A错误;B项,偏二甲肼中N原子形成3对共价键,结构简式为H3C-NH-NH-CH3,B错误;C项,N2分子间形成氮氮三键,结构简式为N≡N,C错误;D项,C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中3个电子分别于3个H原子提供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得到甲基的电子式,故D正确;故选D。

31.(·北京通州区高三调研)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2的结构式:N=NB.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

C.次氯酸的电子式:D.丁烷的球棍模型:

D

A项,N最外层有3个单电子,与另一个N原子结合形成N2时形成三键,结构为N≡N,A错误;B项,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8的O原子,其质量数为8+10=18,原子的符号为O,B错误;C项,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O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单电子,分别与H、Cl结合形成共价键,电子式为,C错误;D项,C的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丁烷的球棍模型为,D正确;故选D。

32.(·沈阳市辽宁实验中学高三质检)“新冠病毒”疫情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下列有关抗疫物资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碘酊中质量数为的碘原子:I

B.供氧剂中过氧化钙(CaO2)的电子式:

C.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

D.口罩“熔喷层”原料中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

A项,碘酊中质量数为的碘原子表示为I,故A错误;B项,氧化钙(CaO2)是离子化合物,过氧化钙(CaO2)的电子式:,故B正确;C项,次氯酸钠是强电解质,次氯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故C错误;D项,口罩“熔喷层”原料中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故D错误;故选B。

33.(·辽宁高三调研)“新冠病毒”疫情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下列有关抗疫物资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碘酊中质量数为的碘原子:I

B.供氧剂中过氧化钙(CaO2)的电子式:

C.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

D.口罩“熔喷层”原料中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

A项,碘酊中质量数为的碘原子:I,故A错误;B项,供氧剂中过氧化钙(CaO2)的电子式:,故B正确;C项,次氯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ClO=Na++ClO-,故C错误;D项,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故选B。

34.(·河北省高中名校名师预测)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和葡萄糖的实验式都为CH2O

B.甲烷二氟代物CH2F2的电子式为

C.中子数为6和8的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都为

D.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32-+2H2OH2CO3+2OH-

C

A项,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C4H8O2,实验式即最简式为C2H4O,故A错误;B项,在CH2F2的电子式中F原子最外层应该有8个电子,电子式为,故B错误;C项,中子数为6和8的碳原子核电荷数都是6,核外电子数都是6,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项,纯碱溶液呈碱性主要是碳酸根的水解,其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故D错误;故选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7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