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鱼常用药

一:二氧化氯片

1,作用:杀菌消毒(瞬杀型,消灭水体中的游离型细菌·真菌)

2,特点:可以主缸直接使用,不会导致硝化细菌崩溃。

挥发快,配合氧泵爆氧,1-3小时即可完全挥发至空气中,不残留,无需事后换水。

3,杀菌方式:触杀,对细菌瞬杀。3分钟内即完成整个杀菌过程。

4,个人用法:新鱼入隔离缸后,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新鱼入主缸前,对主缸鱼和水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可预防新鱼入缸综合症及交叉感染。

5:用法用量:每吨水放4片(1克1片),期间爆氧,可让药性%挥发至空气中。

二:日本黄粉

1,作用:杀菌消毒(持续生效型,治疗型药物)

2,特点:限隔离缸使用,注意会导致硝化细菌崩溃。黄粉溶于水,且会持续生效,但遇光照会分解·挥发·失效。清除残留方式为换水或阳光暴晒。

3:杀菌方式:……

4:用法用量:新鱼隔离期,下日本黄粉,每L水=2克,配千分之三盐,作用为抑制细菌繁殖,分解氨毒。

老鱼进隔离缸治疗,下日本黄粉,每L水=3到4克,配千分之五盐,作用为治疗伤口和细菌类疾病。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鱼缸需用黑布覆盖遮罩,避免黄粉遇光分解·失效,提高黄粉有效作用时间。

三:菊脂·水产

1,作用:杀·外寄生虫

2,特点:可主缸使用,不会对硝化细菌造成危害。

3:杀虫范围:灭杀游离鱼水体中的幼虫及成虫,寄生于锦鲤体表或鳃丝上的的成虫及幼虫。

4:用量:每吨水使用0.02-0.ML菊脂。(注意!该药物药效强大,ml的一小瓶,对应的水体为吨!)

5:用法:以1吨水的地缸为例,先取1L水放入脸盆里,再用注射器取1ml菊脂注入脸盆,搅拌为1:0稀释液,再用量杯取20ml稀释液,注入其他容器进行二次稀释,最后将二次稀释液均匀泼洒至鱼缸内。期间爆氧,1天内不换水.

6,判断:治疗后锦鲤擦缸现象应消失,若继续擦缸,则观察鱼便是否有白便,若是,则可判断为内寄,肠虫清+恩诺沙星+EM菌液搅拌后,泡饲料喂食,进行综合治疗。(肠虫清为治疗内寄,恩诺沙星作用是消除内寄引起的肠内细菌感染,EM菌液是促消化降低肠胃压力及恢复肠胃功能)

四:EM菌液和乳酸菌素片、维生素复合片

1,作用:助消化,调理锦鲤肠胃,提高锦鲤对饲料的吸收能力,增快锦鲤成长速度。

2,用法:菌液泡饲料,投喂。

五:恩诺沙星(粉·水产)

1:作用:玩家常备神药,治疗锦鲤肠炎·浮便·白便

2:用法:将恩诺沙星菌粉+EM菌液或普通水搅拌后泡饲料,投喂。若加VC,可调理锦鲤肠胃。

其他我遇到过的一些问题和治疗方法:

①白点病,加温至30度,配合千分之5盐,停食·爆氧,4-7天痊愈

②如果锦鲤剧烈抖鳍·剧烈吞吐水状弱咳嗽,则是被指环虫寄生,可用指环虫净。用量为1吨水=0.15ml

六其他

1、呋喃西林(C6H6O4N4)呋喃西林又名呋喃新。为柠檬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仅微溶于水。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杀灭力,而且细菌对本药品不产生耐药性,是治疗细菌疾病的常用药物。

2、硫酸铜(CUSO4*5H2O)硫酸铜又名蓝矾、胆矾,含有5个分子的结晶水,为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失水变成白色,吸潮后又能变成蓝色,如果过于潮湿,也可以潮解,但不影响药效。硫酸铜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其灭菌能力的大小常受水中各因素的影响,因此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认为池水中有机物越多、水温越低、PH值越高,硫酸铜的毒性就越小,安全浓度越大,而水温越高、PH值越低、有机物越少,则硫酸铜的毒性越大,安全浓度越小。硫酸铜可以杀灭鱼体外部寄生的多种原虫类及蚤类,是常用的外用药物。但由于有残毒(铜可残留在鱼的鳃、肌肉、肝、肾组织内),并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另外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使用时应准确的测量水体。溶解硫酸铜的水,温度不要超过60℃,否则易失效。

3、硫酸亚铁(FESO4*7H2O)又名绿矾、铁矾,含有7个结晶水分子。为透明、淡绿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涩,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水解,生成黄褐色不溶性的碱式硫酸铁,即无药用价值。因而要密封防潮保存。硫酸亚铁为辅助用药,有收敛作用。主要是为硫酸铜等药物杀灭寄生虫扫除障碍。

4、敌百虫(C4H8CL3O4P)该药化学名为0,0-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脂,为农业、畜牧业、卫生等方面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较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并继续分解,直至无杀活性为止。鱼病防治上可用敌百虫粉剂,有效成分有2.5%、4%、25%、50%等不同规格,常用的是90%的晶体。敌百虫为低毒、残留量较少、残留时间较短的有效杀虫药,其作用机制是有机磷掌管神经正常冲动传递的胆碱脂酶结合,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由于乙酰胆碱在神经细胞内积累,使神经传递机能中止,导致昆虫、甲壳类等中毒死亡。在鱼病防治上,敌百虫广泛用于防治甲壳类引起的鱼病以及鱼体外和肠内的寄生蠕虫病等。

本品为紫黑色细长结晶,不透明,具蓝色金属光泽,无臭,易溶于水。为强氧化剂,与有机物相遇时即释放出氧,将有机物氧化,因而有强的杀菌力,其本身则还原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与蛋白结合成蛋白盐类的复合物,因此低浓度时有收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有刺激及腐蚀作用。在鱼病防治中,用以防治三代虫病、指环虫病及锚头鲺病等。

6、氯化钠(NACL)即食盐。鱼病防治上是利用其渗透作用达到杀灭一些体外寄生虫的原生物及微生物等。

7、氯化铜(CUCL2)为蓝色粉状物,能溶于水,其化学性质受有机物的影响较硫酸铜小。用以杀灭椎实螺,预防双穴吸虫病及血居吸虫病等。用量要准确计算,稍过量即能引起鱼类中毒死亡。

8、孔雀绿(C23H25N2CL)也叫孔雀石绿、苯甲醛绿,为翠绿色有光泽的结晶,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石绿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较强的一类,可溶于水。在鱼病防治上用以防治水霉病及小瓜虫病等,效果较好。孔雀石绿是一种光敏性药物,其毒性可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加大,因此用时需注意不能在白天阳光强烈时进行。同时池水的PH值在9以上亦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它不能与锌或马口铁制的器皿接触,以免因锌溶解引起鱼急性中毒。孔雀石绿不能粘在人的皮肤上,更不能进入口中。孔雀石绿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也扩大;更重要的是影响鱼肠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简称SD。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遇日光颜色可逐渐变深,应盛于避光容器内密封保存。为内服药,吸收完全,机体对其排泄较慢,有效浓度可维持较长时间,副作用和毒性均小。在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肠炎和赤皮病

10、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为黄色晶体,无味,极难溶于水。有广谱抗菌作用及抗原虫作用。较少产生耐药性,毒性较低,无副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全池遍洒,可以防治白头白嘴病及烂鳃病。

11、盐酸金霉素金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稳定,遇光易变质,在碱性溶液中迅速失效。不宜接触金属,以冷藏为宜。有广泛的抗菌谱,主要作用是抑菌,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用药个体可产生抗药性,但一般不高。在鱼病防治上用以防治白皮病、腐皮病等。

12、盐酸土霉素又称盐酸地霉素。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性稳定,易溶于水,在碱性情况下分解失效。抗菌谱与盐酸金霉素相似,毒性很小,亦可产生耐药性,但很慢。在鱼病防治上同盐酸金霉素。

13、青霉素又称盘尼西林。青霉素盐是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极不稳定,加热、光照或加酸碱等均能迅速分解。故应注意有效期。青霉素的抗菌谱不如磺胺类广泛,对细菌作用有严格的选择性。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在低浓度时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在鱼病防治中,主要用在亲鱼运输时泼洒到水中,以防止运输中水质变坏,对产后亲鱼采用肌肉注射,可防治细菌性感染。

14、红霉素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有吸湿性,难溶于水。红霉素具碱性,与有机酸结合成盐后,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为增加。本品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在水溶液中容易失效。遇酸时不稳定,在PH值4以下,效力显著降低。水溶液应冷藏保存,在室温条件下会逐渐失效。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比阴性菌强,细菌对本品很快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3-6个月后仍可恢复敏感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5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