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美,在于它的色彩绚丽、五颜六色。而中药也是如此,它们缤纷多彩、且功效广泛。她的美,永远超出了你的想象。
红——红花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花冠筒细长,表面红黄色或红色。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为妇产科治疗血瘀病证之要药。治疗痛经,既可单用与酒煎服,;还可配伍赤芍、延胡索等药,以理气活血止痛。配伍荷叶、蒲黄等药,用于产后瘀滞腹痛,如红花散;与三棱、莪术等药同用,治疗症瘕积聚。红花善治瘀阻心腹胁痛,配伍瓜蒌、桂枝等药,用于胸痹心痛;与桃仁、川芎等同用,治疗瘀滞腹痛,如血府逐瘀汤。本品为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可制成红花油、红花酊涂擦;配伍紫草、大青叶等药,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
橙——陈皮
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呈不规则的片状,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内表面浅黄白色。本品辛行苦燥温通,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配伍苍术、厚朴等药,治疗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如平胃散;配伍生姜、竹茹等药,治疗呕吐呃逆,如橘皮竹茹汤。陈皮为治痰之要药,与半夏、茯苓等同用,治疗湿痰咳嗽,如二陈汤;配伍干姜、细辛等,用于寒痰咳嗽,如苓甘五味姜辛汤。还可治疗胸痹胸中气塞,配伍枳实、生姜等药,如橘皮枳实生姜汤。
黄——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为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本品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尤善于清中上焦湿热,配伍滑石、白豆蔻等药,治疗湿温、暑湿证,如黄芩滑石汤;可单用治疗肺热壅遏之咳嗽痰稠,如清金丸;与大黄同用,治疗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配伍黄连、栀子等药,用于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如黄连解毒汤;与白术同用,治疗气虚血热胎动不安,如芩术汤。
绿——绿豆
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干燥种子,表面绿黄色、暗绿色或绿棕色,光滑而有光泽。本品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单用生研浸泡滤汁服,治疗热毒疮痈肿痛;可单品煮汤冷服或与西瓜翠衣、荷叶等同用,治疗暑热烦渴尿赤等症。绿豆还是附子、巴豆、砒霜等辛热毒烈之剂及食物中毒的解毒良药。配伍陈皮、冬麻子等药,用于小便不利、淋沥不畅、水肿等。
青——青黛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廖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本品为青蓝色的粉末、团块或颗粒,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配伍生地、生石膏等药,治疗温毒发斑,如青黛石膏汤;与寒水石共研为末外敷,用于火毒疮疡、痄腮肿痛,如青金散;与海蛤粉组成黛蛤散,用于肝火犯肺、咳嗽胸痛;配伍甘草、滑石等药,治疗暑热惊痫,如碧玉散。
蓝——胆矾
为天然的硫酸盐类矿物胆矾的晶体,或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铜。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其酸涩辛而有毒性,具有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之效。与白僵蚕共为末,吹喉使之痰涎吐而喉痹开,如二圣散;单品煅研泡汤洗眼,用于风眼赤烂;与雀屎同用,研末点疮,治疗肿毒不溃。
紫——紫草
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本品能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配伍赤芍、蝉蜕等药,用于温毒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黑等,如紫草快斑汤;与黄芪、荆芥等同用,治疗麻疹气虚、疹出不畅,如紫草解肌汤;治疗疮疡久溃不敛,配伍当归、白芷等,如生肌玉红膏;与黄连、黄柏等同用治疗湿疹,如紫草膏。
黑——黑芝麻
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成熟种子,呈扁卵圆形,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纹。其性平和,甘香质润,为滋养佳品,能补肝肾,润肠燥。配伍桑叶为丸,治疗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可单用或与肉苁蓉、苏子等同用,治疗精血亏虚之肠燥便秘。
白——白芷
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本品辛散温通,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配伍防风、羌活等药,用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如九味羌活汤;与鹿角霜、白术等同用,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配伍金银花、当归等,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如仙方活命饮。
灰——牛蒡子
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呈长倒卵圆形,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本品具有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的功效。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药,治疗风热感冒,如银翘散;与薄荷、竹叶等同用,治疗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如竹叶柳蒡汤;配伍连翘、栀子等药,用于乳痈肿痛、尚未成脓者,如牛蒡子汤。
END
本文由我刊征稿发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能代表本刊观点。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