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已经公布,在下文中,小编会将说明中的变化一一呈现,后期也将针对说明中的变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备考策略。
语文一、考试标准及要求对比
年份
年
年
书籍名称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
《云南省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
编著单位
未变化(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版单位
云南出版集团云南美术出版社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
考试性质
未变化
学业质量标准
古诗文阅读:……基本能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现代文阅读:……基本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意思……
古诗文阅读:……基本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意思……
考试能力要求
未变化
考试内容要求
1.……正确认读个左右常用汉字的音、形、义……
1.……正确认读个常用汉字的音、形、义……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3.云南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
(一)3.《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
解读
年不再有明确的《考试说明》,所以本书改为了《考试指导》,这是响应教育部的政策。在对各个考点的要求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也更加人性化、更符合学生实际。不再以《考试说明》作为命题依据,而是以云南省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作为命题依据,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二、参考试卷题型对比年份年年词语运用二字词语、成语二字词语病句找出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句子排序议论性语段说明性语段综合性学习(引言+图片)有具体人物情境的开场白、情景小品(4分)(三则材料,文字+统计图)概括主要信息、无具体人物的开场白(5分)名著阅读4分3分书法鉴赏书法与鉴赏(2小题,4分)汉字书写(1小题,2分)古诗词阅读主观题客观题+主观题文言文阅读字义(4小题)、有填空题字义(2小题)、无填空题议论文阅读3小题(9分)、主观题4小题(10分)、客观题+主观题记叙文阅读4小题(13分)、主观题5小题(14分)、客观题+主观题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二选一材料作文解读年的参考样卷基本与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的题型保持一致,但是也有细微不同。比如在词语运用上,年云南真题选取的是课内语段,样卷上是课内语段,在选项上由四个词语变为了三个词语;文言文阅读的第3小题加入了填空题的形式;作文采取了二选一的形式。在创新性上,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更加情景化,更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数学无大变化《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数学》与《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数学》相比,考试性质、考试质量评价标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均无变化,但参考试卷中的选择题改为第一大题,填空题改为第二大题,分值、题型、题量均无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1.参考试卷的试题均更换为云南省卷中考试题。
2.三大题型不变,题型顺序如下:
年参考试卷
年参考试卷
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
三、解答题(共9小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
三、解答题(共9小题)
英语稍作调整年
年
一、考试能力要求
技能(听):
1.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8.能使用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技能(写):
2.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
二、考试内容要求
(一)基础要求
1.语音
(3)掌握
辅音连缀,如/bl//kl//fl/……的读音。
带r的音节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2.词汇
3.语法
一、考试能力要求
技能(听):
1.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8.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技能(写):
2.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所给图片写出说明。
二、考试内容要求
(一)基础要求
1.语音
(3)掌握
辅音连缀,如/bl-//kl-//fl-/……的读音。
-r音节在重读音节中的
2.词汇
3.语法
三、题型示例
年云南省的参考样卷基本和年云南省参考样卷的题型保持一致,但是也有细微的不同之处,年阅读理解B篇内容把专有名词换成了更常见的词,删除了短语“isexpectedto”,年书面表达标题去了中文,明确了英语专业术语的表达。其余样卷的考点、选用的文章内容、大小分值、设题风格都相同。
参考试卷题型对比
年
年
听力
第四节听力材料
M:Fine.Thanksalot.
英语基础知识运用
单项选择:
-Mom,_____dressshouldIchooseforthegraduationparty?
-Theredone.Youlookniceinit.
完形填空:
1.beangrywithsb.是一个固定短语,表示生某人的气,其它三个选项均属干扰选项。答案为A。
2.forseveraldays表示时间段……和after搭配表示“几天以后”,和过去时连用,和上下文不符。
阅读理解(B)
1.SonyandAmazonareamongthefirsttiproduceandselle-bookreaders.
2.TheSonyReaderalsohasafunctionthatmakesyouplayMP3musicwhileyouarereading.
写作(书面表达)
1.提示:通过这件事,你对友谊、亲情或师生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2.Understanding
测试练习(听力)
理解主旨大意。
Whatarethetwospeakerstalkingabout?
获取具体信息。
Whatistheman/woman?(Whatdoestheman/womando?
Howlonghastheman/womanbeen/workedin…?
Whattimeandwherewillthetwospeakersmeet?
(三)答题技巧
听前调控情绪,了解并预测有关信息。
听力
第四节听力材料:
M:Fine.Thanksverymuch.
英语基础知识运用
单项选择:
-Mom,_____dressshouldIchooseforthegraduationparty?
-Theredone.Youlookniceonit.
完形填空:
1.beangrywith是一个固定词组,表示生某人的气,其它三个选项均属干扰选项。答案为A。
2.forseveraldays表示时间段……和after搭配表示“几天以后”,和动词的过去时连用,和上下文不符。
阅读理解(B)
1.SonyandiRexTechnologiesareamongthefirsttiproduceandselle-bookreaders.
2.TheSonyReaderisalsoexpectedtohaveafunctionthatmakesyouplayMP3musicwhileyouarereading.
写作(书面表达)
1.提示:通过这件事,使你对友谊、亲情或师生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2.Understanding理解
测试练习(听力)
理解主旨大意。
Whataretheytalkingabout?
获取具体信息。
Whatistheman/woman?(Whatdoeshe/shedo?
Howlonghashe/shebeen/workedin…?
推断弦外之音。
Whattimeandwherewilltheymeet?
(三)答题技巧
听前把握情绪,了解并预测有关信息。
四、练习
1.听力一和听力三的试题都更换。
2.听力二第二节第9小题B项把“Inhiscar.”改为“Drivinghiscar.”。
3.听力四第三节第11小题把“Whenisthekitefestival?”改为“WhenistheKiteFestival?”。
4.听力五第四节第19小题把“Wheredidhegetthreeyearsago?改为WheredidMikegetthreeyearsago?”。
5.听力六第四节第17小题把“WhatwillhappenifEllengoes?”改为“WhatwillhappenifEllengoestothemovieswithJack?”。
6.听力八第四节第20小题选项把“A.Thegateofthepark.B.Thegateoftheschool.C.Thegateofthelibrary.”改为“A.Atthegateofthepark.B.Atthegateoftheschool.C.Atthegateofthelibrary.”。
二、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单项填空
(一)试题特点
1.把所有“词组”表达改为“短语”表达。
(五)练习
1.单项填空一和单项填空二试题全部更换,第12小题为新增考点,“名词所有格”。
2.单项填空三把“A.named”改为“A.called”。
3.单项填空六第8小题把“ThesubwayinKunming_____thetrafficofthecity.”改为“ThesubwayinKunming_____thetrafficofthecityinrecentyears.”。第9小题把“A.before”改为“A.since”。
4.单项填空七第6小题把“-Doyouknow________?”改为“-Doyouknowthe________?”。
5.单项填空八第4小题和第10小题更换试题。
第二节完形填空
1.把理“清改”为“厘清”,把“词组”改为“短语”。
与年一致考试性质
学业质量标准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物理一、总说明变化
前言说明中,将年的“为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把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思想内容具体化,结合我省实际,省教科院编写并经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查通过了初中语文、数学……”改为了“为落实课程方案理念,把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思想、内容具体化,结合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和我省教学实际,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初中语文、数学……”。
二、试卷结构和考试时间不变
1.难度结构: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2:1,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7左右。
2.内容结构:内容结构比例为物质约10%,运动和相互作用约50%,能量约40%。
3.基本题型: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及探究题,综合题。
4.考试时间:90分钟。
三、“科学探究及能力要求”科学探究要素第一条由年的“提出问题”变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四、“科学内容及考试要求”不变五、参考试卷1.参考试卷试题较年已全部更换,各题型分值与年中考一致。
2.年云南中考选择题出现估测题,本参考试卷没有出现。
3.云南中考填空题一般有6分左右计算,本参考试卷填空题涉及计算的有4分,第18题与年参考试卷类似,偏向实验探究,年中考并未出现。
4.参考试卷的探究题分值回归9分、一题8分两题7分的设置,且8分题不是电学实验,与年中考一致。
5.参考试卷中探究题包含3分开放性填空,与年中考保持一致。
6.参考试卷综合题依次为力学、电热综合、热学,排序有所变化,与近三年中考相比,增加了纯热学计算。综合题设置两个填空,与年中考一致。年中考综合题9分题为第25题力学计算,参考试卷综合题9分题为第24题电热综合计算。
7.整套参考试卷,知识块分值占比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6:45:49,与说明有所浮动。易中难分值比例基本与说明一致,年参考试卷易:中:难=69:21:10,年参考试卷易:中:难=69:22:9,年参考试卷易:中:难=69:21:10,难度分布较年有所调整,与年一致。
化学第一部分学业水平考试解读(年名为考试标准与说明)
其中:一、考试性质;二、质量标准;四、命题原则;五、能力要求。年与年描述一致,无变化。
三、命题依据
年
年
命题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目前使用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云南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
命题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目前使用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云南省教育厅颁布的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化学》;云南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
年命题依据中删除了云南省教育厅颁布的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与考试说明?化学》这句话。
六、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
年
年
(一)课程目标
(3)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3)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七、考试形式(年与年保持一致)
化学学科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单科考试的方式,试卷采用试题卷与答题卷(卡)分离的形式,考生只能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卡)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化学卷面分:满分分(按实考分的50%计入高中录取总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办法由各州市自行确定。
八、试卷结构
(一)内容分析
年
年
(一)内容分析
1.全卷知识覆盖率:力求覆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的绝大部分基本知识点。
年试题结构的(一)内容分析1.全卷知识覆盖率:力求覆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的绝大部分基本知识点这句话删除了。2.考试内容及分数分布。(年与年保持一致)
考试内容
分数分布
科学探究
约占25%
身边的化学物质
约占30%
物质构成的奥秘
约占20%
物质的化学变化
约占1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约占10%
(二)题型分布(年与年保持一致)
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包括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
试题题型
分数分布
选择题
45分
非选择题
55分
(三)难度分布(年与年保持一致)
试题难易程度及分数分布
试题难易程度
分数分布
较易试题
约占70%
中等难度试题
约占20%
较难试题
约占10%
九、题型示例及参考试卷(一)题型示例
题型、题量没有改变,但有4道试题被更换,具体为:选择题:17、19,非选择题:27、30。
(二)参考试卷
年参考试卷题型、题量、试卷满分、考试时间与年相同,整卷试题难度与年相当,但试卷的试题全部被更换,更换的试题大部分来源于全国年的真题且部分试题有所改编。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与训练专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年
年
三、属与金属矿物
(二)金属的化学性
质常见金属活动性
顺序由强到弱为:
(二)金属的化学性
质常见金属活动性
顺序:
专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年
年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有机物:甲烷、乙醇等;
酸:硫酸、硝酸等
有机物:甲烷、酒精等;酸:盐酸、硫酸、硝酸等
二、微粒构成物质
1.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2.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2)物质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3.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稀有气体元素:不容易得失电子(相对稳定)
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
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
4.离子
(1)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H+,Na+,NH4+等。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OH-、CO32-等。
(3)常见的原子团。
硫酸根离子:SO42-;
碳酸根离子:CO32-;
氢氧根离子:0H-;
铵根离子:NH4+;
硝酸根离子:NO3-。
1.原子的构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2.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2)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3.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内质子数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稀有气体元素:不容易得失电子(稳定)
金属元素:一般小于4个
非金属元素:一般大于4个
4.离子
(1)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H+,Na+,NH4+等。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OH-、Cl-、CO32-等。
(3)常见原子团。
硫酸根离子:SO42-;
碳酸根离子:CO32-;
氢氧根离子:0H-;
铵根离子:NH4+。
三、认识化学元素
1.元素
(1)元素的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2)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1.元素
(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
2.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开头字母来表示元素。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2)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化学式
(1)化学式的写法。
化合物:二氧化碳-CO2;过氧化氢-H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微观意义: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
1.化合价
(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化学式
(1)化学式的写法。
化合物:干冰-CO2;双氧水-H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微观意义: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表示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专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年
年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注意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物质的变化
区别: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会发生物理变化
2.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具有的能量不同,化学变化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其他能量,如:热能、光能和电能。
3.催化剂
注意:(3)一种催化剂不能对所有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但同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有多种,如: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了二氧化锰之外,还可以用硫酸铜溶液等。(4)催化剂只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中一定含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1.物质的变化
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物质
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2.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其他能量,如:热能、光能和电能。
3.催化剂
注意:(3)一种催化剂不能对所有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但同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有多种,如: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除了二氧化锰之外,还可以用氧化铜、氧化铁等。(4)催化剂不是反应物,是反应条件,该反应条件不能决定化学反应的发生,只能决定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2.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前面的金属比排在后面的金属活泼。(2)H前的金属(可称为活泼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就越剧烈。(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三、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注意:(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是按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来确定的……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设:设未知量。
1.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注意:(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是按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来确定的……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设:设未知数。
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年
年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远离有毒物质:预防无机盐,如亚硝酸钠(NaNO2)等中毒
远离有毒物质:预防无机盐中毒
年“专题复习与训练”中的“专题训练”与年相比,题型没有变化,题量增加1道工艺流程题,更换了部分试题,但试题的考点、考查形式无实质性变化,与年相似
第三部分综合训练(与年保持一致)年“综合训练”与年相比,题型、题量均没有变化,仅更换了少部分试题,且所换试题的考点、考查形式均无实质性的变化,与年相似。
道德与法治说明年
年
为落实课程方案理念,(表述变化)把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思想、内容具体化,结合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和我省教学实际,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表述变化)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11个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表述变化)今年组织人员对内容进行了微调。(新增)
使用的教师和学生,要改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做法,紧密结合课程标准与教材,全面落实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质量标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表述变化)
为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把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思想内容具体化,结合我省实际,省教科院编写并经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查通过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11个学科的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
初中各学科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明确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要求、质量标准,提出了评价的方式、方法、内容、结构,是评价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标准与依据。教师与学生在使用中,要改变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做法,紧密结合课程标准与教材,全面落实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质量标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业水平考试解读第一部分的标题由考试标准及要求变为学业水平考试解读,第一部分中的学业质量标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没有发生变化,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要求、参考试卷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一、考试性质
年
年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新增)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与法治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变化);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与法治意识,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要求
(一)考试层次要求调整:
共计7处:第3,4,6,8,10,36,46的考试层次要求有所调整。(具体调整详见下表)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
年
年
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B)
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C)
4.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C)
4.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B)
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C)
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B)
自尊自强
8.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
8.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
10.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C)
10.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B)
我与国家和社会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36.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A)
36.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B)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46.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B)
46.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C)
解读
第36个考试内容,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由考试层级B调整为层级A,需要重点注意,预计在年云南省中考中以简答题的形式或分析说明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需要熟悉课本知识,并且会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现象,判断和评析有关观点,探究有关问题。
第4、6、10的考试内容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由考试层级B调整为C,层级降低了,这部分学生能够再现和再认课本知识即可,预计在年的云南省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学生复习这部分知识需要熟悉课本并且掌握一些选择题的作答技巧。
第3、8、46的考试内容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由考试层级C调整为B等级,层级提高,要求学生理解课本概念观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能够再现就够的,需要加深理解掌握,预计年的云南省中考中可能会在简答题的第一题情景分析中出现这些考点。需要复习的时候适当进行训练。
(二)考试内容表述变化
共计15处:其中第6,11,12,13,15,18,21,30,31,44,48的表述变化属于细节变化,其中第16,20,32,43的表述变化属于重大变化。(具体考试内容表述变化详见下表)
1、细节变化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
年
年
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C)
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B)
自尊自强
1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C)
1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C)
12.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C)
12.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C)
13.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B)
13.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B)
心中有法
15.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
15.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
18.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A)
18.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A)
我与他人和集体
交往与沟通
21.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B)
21.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B)
权利与义务
30.知道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
30.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
31.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B)
31.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B)
我与国家和社会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年
年
44.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A)
44.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A)
法律与秩序
48.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B)
48.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B)
2、重大变化:
成长中的我
心中有法
年
年
16.知道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B)
16.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B)
我与他人和集体
交往与沟通
年
年
20.学会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C)
20.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C)
权利与义务
3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新增)财产,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表述变化)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C)
3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C)
我与国家和社会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年
年
43.了解中国梦(表述变化)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B)
43.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B)
解读
第21条:调适“逆反”心理删除,在年云南中考中不做考查
第30条:“人身权利”改为“人身自由”表述发生变化。
第44条:由“根本政治制度”改为“政治制度”考查的范围扩大了,需要掌握我国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
第20条:删除“闭锁心理及危害”,年云南中考将不做考查
第32条:“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变为“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考查的范围扩大了,由未成年人扩大到公民,由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扩大到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需要掌握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所有知识点。
三、参考试卷
1.试卷换了近一年的最新时政材料,题型更趋于灵活,且大部分题目已更换,如第2,4,6,7,8,10,17~21,23,24,26,27,29,30(2),31题已换成最新的题。
2.试卷的总分不变,各大题的分数不变,试卷的部分题型发生变化,如第26题的情境题,问法由原来的“评价”变为“我的选择+理由”两个问法,细分由原的2分变为每问1分。
历史一、编者年
年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
二、考试说明《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历史》相比年,除第一部分考试内容要求、题型示例、参考试卷有少量表述性文字变化,第二部分测试练习更新了部分试题外,其他部分均无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一)考试性质无变化;
(二)学业质量标准无变化;
(三)考试标准要求无变化。
(四)考试内容要求变化如下:
1.删除:东汉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国际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
2.增加:
尧舜禹的禅让
光武中兴
雅克萨之战
左宗棠收复新疆
护国战争
中共二大
京汉铁路大罢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杨靖宇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西藏和平解放
黄继光
邱少云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非万隆会议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
巴黎公社
梵高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3.表述变化:年
年
河姆渡居民
河姆渡人
中国原始农业生产
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
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中共一大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
中美建交
中美、中日建交
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
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古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美国年宪法
年美国宪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器的广泛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广泛使用
法国革命
法国大革命
战后日本成为主要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二战后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其中考试时间、考试形式、试卷难度、试题比例和各部分所占比例均无变化。
年命题依据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版)》及云南省选用的各版本七年纪至九年级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年改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版)》及教育部编(内容调整)七年纪至九年级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试形式:闭卷书面考试,试卷总分分。
3.试卷难度:比例为7:2:1.
4.试题比例: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占50%,非选择题占50%。
5.各部分所占比例:中国古代史约占20%,中国近现代史约占45%,世界古代史约占5%,世界近现代史约占30%。
(六)题型示例无变化
(七)参考试卷
参考试卷的试卷结构总体无变化,更换了部分试题,如选择题更换了第3.4.5.13.14.17.19题,非选择题第27题由12分改为15分,28题由15分改为12分,并且相应的更换了试题。其他无变化。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