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角度讲ldquo湿疹rdqu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剧烈瘙痒,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本病是皮肤科常见病,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湿疹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病情的程度也有越来越严重的倾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社会医疗费用的负担逐年增加。

中医依据湿疹的皮损特点、发病部位而有不同的命名。

若泛发全身,浸淫遍体者,称“浸淫疮”;

以身起红粟,瘙痒出血为主者,称“血风疮”或“粟疮”;

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

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

发于手部者,称“鹅掌风”;

发于脐部者,称“脐疮”;

发于阴囊者,称“肾囊风”或“绣球风”。

现统称为湿疹。

知道你们喜欢看图,就放点有图的内容在这吧!

特定部位湿疹

湿疹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表现亦有不同。

耳部湿疹多发生在耳后皱襞处,表现为红斑、渗液,有皲裂及结痴,有时为脂溢性,常两侧对称。外耳道湿疹可由污染的真菌刺激引起,或由于中耳炎引起继发性传染性湿疹。

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发生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境界清楚,皮损呈棕红色,糜烂明显,覆以鱗屑或薄痂,有浸润时可发生皲裂。自觉瘙痒兼有疼痛。停止哺乳后多易治愈。如顽固不愈或一侧发生者,应注意除外湿疹样癌。

脐窝湿疹表现为鲜红或黯红色斑,有渗液及结痂,表面湿润,边缘清楚,很少波及脐周皮肤,病程慢性。

外阴湿疹男性外阴湿疹局限于阴囊,有时延及肛门周围或累及阴茎,多表现为慢性湿疹,皮肤浸润肥厚,皱纹加深,较少有渗液,可有薄痂和鳞屑,有时有皲裂,色素增加或间有色素脱失,常年不愈。女性外阴湿疹累及大小阴唇及其附近皮肤,患处浸润肥厚,境界清楚,有时水肿明显,有糜烂和渗出,由于月经及分泌物的刺激,病情常反复、加重或难愈,可继发局部色素减退。《男女外阴部湿疹,可用马勃粉外搽》

手部湿疹多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改变,手背、手指等处出现黯红斑块,浸润肥厚,边缘不清,表面干燥皲裂,夏轻冬重。因手部经常要接触各种外界物质,不断受刺激,因而较顽固难治。《手脚起透明小水泡?不要着急,汗疱疹而已,缙哥哥教你一招。》

小腿湿疹多发生于胫前或侧面,常对称性,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有些小腿湿疹常并发于静脉曲张。由于静脉曲张而致下肢静脉循环障碍,慢性瘀血,故多发生在小腿下1/3处。呈局限性棕红色、弥漫密集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皮肤肥厚、色素沉着。因此处皮下组织较少,久之在接近踝部发生营养障碍性溃疡。湿疹的小片皮损亦可沿皮下静脉曲张方向分布,有色素沉着及含铁血黄素沉着。

由于本文内容专业性较强,并且多达2w余字,所以就不放到这来了!有兴趣的可以戳阅读原文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zb/6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