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ldquo拍了拍rdquo你

__

端午

安康

__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作为一名化学党,聊过端午节文化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关于端午节的相关化学知识吧!

端午节化学小知识

粽子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会想到粽子,当粽子煮熟的时候,一股股的清香扑鼻而来,总让人垂涎三尺。

其实粽子是药膳的一种,而用来包粽子的粽叶也有很大的讲究的。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

制作粽子使用的粽叶往往是竹叶,而自然状态下的粽叶是竹叶在光、热作用下,叶绿素降解,形成黄色或橄榄褐色,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黄叶或叫干叶。

为了粽子更鲜亮,粽叶的返青加工也很普遍,一般食品企业是以硫酸铜、氯化铜等工业原料中的游离铜离子与叶绿素生成叶绿素金属络合物而形成翠绿色。

要知道硫酸铜多用于农业杀毒和工业防腐,临床上出现中毒一般都是由于误服造成。硫酸铜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如果用硫酸铜泡过的粽叶包粽子,很容易把附着在上面的物质渗透到粽子中,然后通过食用进入人体内。

一旦食用过量,就会导致急性胃肠炎,黄疸,严重时还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除了食品企业量产的粽子,极少数小店小摊售卖的粽子,为了卖相好,更Q弹,在粽子中添加硼砂。硼砂是一种常见的含水硼酸盐矿物,化学组成为Na2[B4O5(OH)4]·8H2O。一般认为硼砂可起到“增筋”的作用,但是进入人体之后的硼砂与胃酸发生反应,可变为硼酸,这种物质积蓄在体内不易被排出,轻者可造成食欲减退,重者可造成死亡,有数据显示,成年人一次性食用硼砂,其含量达到1~3g即可中毒,超过15g即可导致死亡。

所以大家在选择粽叶和粽子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粽子虽然好吃,也不宜多吃,特别是肠胃不好的朋友哦!

雄黄酒

说起雄黄酒,读者首先脑补的应该就是《白蛇传》里许仙信了法海的说辞,骗白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型。在民间故事里,雄黄往往有着驱蚊虫蝇蛇的神力。

从化学角度来看,雄黄是砷的硫化物,在雄黄里,两个砷原子(球棍模型里的紫色球)先结合生成共价键,然后四个硫原子(黄色球)与四个砷原子结合。雄黄这种晶体属单斜晶系,晶体群为P2(1)/n。结晶为桔红色,透明到半透明的雄黄晶体,其柱状晶体长短参差,粗细相伴,多方向生长。晶体呈金刚光泽,断口为树脂光泽。单晶呈细小的柱状、针状,但天然单晶较为少见。

雄黄酒到底能不能喝?

从雄黄的化学性质来看,雄黄酒应该是雄黄粉溶在酒(黄酒或者白酒)做成的,但是雄黄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

不过,当代的几位科学家(张亭栋、黄世林、陈竺)却把它搬到了现代医学的舞台,成为对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APL)的利器。

说到雄黄,顺便提一下和它相对应的“雌黄”。

雌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它与雄黄常相伴共生,因此被称为“矿物鸳鸯”。古代文人在黄纸上写字,常用雌黄涂抹在写错处加以修改,可以说,雌黄堪称最早的涂改液。

因此,雌黄便有了有篡改文章的意思,人们常用成语“信口雌黄”来形容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是自古就有的习俗,至今在全国各地扔保持着,而为什么要插艾草呢?不光有文化的原因,艾草还有一种时令植物的功效价值。

艾草,学名艾蒿,它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方程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药用部位是艾叶,艾叶的药用功能来源于其中所含化学物质,经研究艾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三萜类化合物及微量化学元素(如锶、铬、钴、镍、锰、铜、锌、铁、钠、钾、钙、镁)等。

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药理研究表明,艾蒿是一种具有药用功能的植物,分布广泛,毒性低,价廉,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人类对艾蒿的研究发现其有抗菌、抗癌、抗过敏、止血和抗凝等作用,目前对艾蒿的开发利用还是很有限的,对艾蒿的化学成分尚有深入研究的意义,以使艾叶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草木葱茏,艾蒿摇曳。雄黄酒烈,千帆竞发。端午节,从两千多年前的岁月之河上浓情而至,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向往、延续着中华文脉浩荡传承的情怀与思想。端午,大概就是离历史和家国最近的地方,亦是这个民族最柔韧、最坚定的方向。

当端午节遇上化学题

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

(1)制作香菇鸡肉粽子的配料有:糯米、鸡肉、香菇、食用盐、植物油、白砂糖,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2)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中和过量的胃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2、我国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返青粽叶”是不法商人用硫酸铜溶液浸泡过的,误食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有害健康。在物质分类中,硫酸铜属于()

A.混合物B.氧化物C.盐D.酸

3、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方程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属于化合物______(填“有机”或“无机”)(2)黄酮素含有______种元素,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化)(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在下面↓

第一题答案:

(1)糯米、白砂糖(2)Al(OH)3+3HCl====AlCl3+3H2O

第二题答案:

C

第三题答案:

(1)由黄酮素的化学式C15H10O2可知,这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

(2)由黄酮素的化学式C15H10O2可知黄酮素含有3种元素,其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5:10=3:2;故填:3:2;

(3)由黄酮素的化学式C15H10O2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1.1%。

/写在最后/

最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yy/6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