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肝胆是重中之重,还不明白为什么你的鱼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549560.html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尤其是饲料工业飞速发展的推动,池塘养殖鱼类的单产量逐年提高。在鱼单产量提高的同时,也引起了鱼病害的爆发。鱼肝胆综合症成为近几年来养殖中频发的一种疾病,它严重的影响了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马上进如投料高峰期,广大养殖朋友都有一样的心理就是多投料,提升鱼的生长速度,但是年年就有养殖户因只注重多投料,而忽视了鱼的肝脏接受能力,造成鱼的肝胆综合症,损失惨重!

鱼类肝脏的作用

1.代谢功能。肝脏参与饲料中所有物质的代谢,饲料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脏又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共机体利用;脂肪的合成和释放、脂肪酸分解、酮体生成和氧化、胆固醇与磷脂的合成脂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均在肝脏中进行;许多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K)的合成与储存均在肝脏内进行;激素的灭活也需要肝脏的参与。

2.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胆红素的提取、结合和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脏承担。肝细胞制造分泌胆汁,经胆囊管输送到胆囊,胆囊浓缩后输送到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

3.解毒作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以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都由肝脏解毒。

4.免疫功能。肝脏是机体内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吞噬、隔离、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

5.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均由肝脏制造,肝脏在机体的凝血和抗凝血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看完这些,肝胆对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肝胆发生病变以后,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池塘的饵料系数明显增高,鱼类体质下降,易染病。

肝胆综合症的症状及流行情况

肝胆综合症的症状:发病初期,鱼吃完饲料后半小时内喜欢跳跃,这时的死亡率较低;严重时病鱼尾鳍背鳍的鳍条末端发白,体表无任何明显特征,鳃丝充血肿胀,但组织结构却很完整,肝胆肿大,肝脏颜色发生变化,肝脏发白、发黄、甚至变绿,胆汁外渗,肠内无食或少食,常伴有肠炎、赤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下面是肝胆综合征的几种症状:

1、肝萎缩

肝脏质地变硬,边沿锐薄,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有时还会伴随肠道的萎缩,肠壁变薄,轻轻一拉容易断;镜检时细胞体积缩小,胞浆致密,染色较深,胞核浓缩。

2、脂肪肝

发病初期,只是表现出吃食量下降,此时鱼的生长速度变慢,饲料的饵料系数大;当随着体内脂类积累到一定程度,鱼体色会变黑,鳞片松动易脱落。打开内脏,肝脏变为花斑状、土黄色或是黄褐色、白色。镜检细胞,发现大量的细胞空泡形成脂肪肝。

3、肝胆肿大

打开病鱼内脏,明显发现肝胆大小的比例超过正常的水平;病理切片会发现细胞肿大,切面隆起、边缘外翻、结构模糊,胞浆内出现大量的微细颗粒。

4、胆汁颜色多变

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或变成红色。

流行情况:肝胆综合症的流行时间非常长,甚至伴随着整个养殖周期,主要流行季节是4~10月份。

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1.放养密度过大,饲料投喂过多,养殖水环境恶化。高密度的养殖必然带来高投喂量,高投喂量必然造成更多的浪费,饲料中过剩的高蛋白、高能量物质在水体中分解大量消耗水体溶氧,造成水体溶氧缺乏;另外,过高的放养密度很容易打破水体的生态平衡。长此以往,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严重超标,引起肝脏中毒坏死。

2.寄生虫感染。当草鱼被寄生虫寄生时,会引起草鱼的隐性缺氧,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的供氧不足,影响肝脏正常的解毒和促消化吸收功能,毒素过多在鱼体内积累,引发肝脏坏死。

3.饲料因素。片面的追求高产,长期投喂高性能的配合饲料或饲料的营养不适合鱼类的营养需要。高蛋白的饲料容易引发肝脏脂肪的积累,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易造成鱼类内脏脂肪的积累,妨碍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脏,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浅或土黄色,甚至形成黄白相间的“花肝”症状。

4.重金属污染和营养盐类的缺乏。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每年养殖户大量使用硫酸铜等重金属药物来治病,以及某些池塘的底质含有较高含量的铜、锌等重金属,使鱼体内的重金属积累过多;水体中缺乏浮游生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引发浮游生物量不足,导致溶氧缺乏,都可诱发肝胆综合症。

5.药物的滥用。长期使用高浓度药物或短期内连续使用杀虫杀菌剂如敌百虫、硫酸铜等造成药物在水体中残留时间过长,对水体破坏很大,而且容易在鱼体内积累,直接损害肝脏,诱发肝胆综合症。

防治方法

引发鱼肝胆综合征的因素很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殖水环境的恶化;二是饲料以及用药因素,饲料投喂的不合理,以及长期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对此,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要把控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

调控好水环境,保证溶氧供给的充分

1.合理放养。要保证草鱼的高产,可采用大小草鱼混养的模式,采用轮捕的方式降低池塘的载鱼量,从而达到饲料的均衡投喂,减轻鱼类排泄物对水环境的污染,减缓水质恶化。

2.维持水质生态平衡。在饲料大量投喂期间,定期调水改底,通过培菌培藻的方式减少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积累。

3.及时杀灭寄生虫。及时灭杀寄生虫可有效防止鱼的隐性缺氧,保证肝胆生理功能的正常。定期使用中药的草本驱蟲净来有效预防淡水鱼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斜管虫等寄生虫。安全高效无药残,不会对鱼和水体有任何伤害。

5.减少使用杀虫杀菌刺激性大又残留时间较长的药物的使用。对于这类药物污染的池塘,可使用多元有机酸来解除毒性。其实可以使用中药成分的药品来解决问题,如驱虫的草本驱蟲净、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止雪肠腮康来代替这些刺激性大的药物,高效低毒,也不需要解毒。

合理的投喂,保证营养的全面

1.选择优质、蛋白配比合理的饲料。一是可以提高饲料蛋白的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同时还可以减少饲料中的废氮对水体的破坏。

2.调整投喂的方式。草鱼是草食性鱼类,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适当投喂一些植物性饲料可以补充草鱼对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需求,弥补配合饲料中的营养不足;也可以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维生素本身对于肝胆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金肝利胆,可以修复受损肝脏,解除肝脏中的毒素积累,减轻肝胆负荷,防治肝胆综合症,提高鱼体体质,促进其生长。

鱼的肝胆综合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旦形成,也不是三两天能够解决,一旦发生不可避免的会有损失,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时刻做好饲养管理、环境管理,不存在侥幸心理,预防为主,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爆发肝胆疾病的风险,减少养殖的损失,现在养殖大环境下,减少损失就是增加收益!

产品介绍推荐:

金肝利胆:中药成分,疏肝利胆,清三焦湿热,具有保肝、利胆、泻下等作用。主要用于水产动物的花肝、绿肝、肝肿大、腹水、坏死、糜烂、慢性肝功能衰竭等肝胆综合症,有修复肝脏的作用。

止雪肠鳃康:中药成分,用于鱼类(加州鲈、叉尾鮰、海鲈、生鱼、甲鱼、四大家鱼,黄骨鱼等)暴发性出血病、出血性腐败病、细菌性肠炎、烂鳃、腐皮、竖鳞、疖疮、打印病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草本驱蟲净:中药成分,驱杀抑制体内外和水中游离寄生虫,如:小瓜虫、斜管虫、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粘孢子虫、纤毛虫等,不会对鱼和水质造成伤害。

水美净:中药成分,治疗水霉的特效药!对鱼没有任何刺激性,不破坏水质!防治水霉首选!!

养殖更富裕

中药赛有渔

往期回顾

01

|近几年草鱼大量死亡要引起思考,草鱼养殖之路该怎么走??

02

|警惕黄颡鱼“烂身病”!一旦发生,治疗困难,死亡率非常高!

03

|寄生虫即将全面爆发,稍有不慎就损失惨重!如何防治?

04|惨!养殖户每天捞死鱼捞到手软,鱼价上涨却无鱼可卖!如何该把剩余的鱼保住!!

有需要的请立即扫码添加咨询购买,如果不需要的也可以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7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