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高一高中化学必修112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试剂的保存盛装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漂白粉应该遮光密封保存B、过氧化钠应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C、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D、钠应该保存在汽油中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漂白粉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HClO,HClO易分解,所以漂白粉应该遮光密封保存,故A正确;B.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应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故B正确;C.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应该避光保存,所以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故C正确;D.钠易与水和氧气反应,应该保存在煤油中,由于汽油易挥发,不用汽油保存,故D错误。故选:D。

2、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方案2中加入HCl溶液可以分离出BaSO4和Fe2O3混合物中的BaSO4B、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D、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钠中含有的氢氧化钠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硫酸钡与盐酸不反应,则方案2中加入HCl溶液可以分离出BaSO4和Fe2O3混合物中的BaSO4,故A正确;B.试剂X为,X可能不溶于水,为物理变化,故B错误;C.方案1中的残留物加热无变化,X易升华或挥发等,故C错误;D.碳酸钠、NaOH加热均无变化,加热法不能分离,故D错误;故选:A。

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无色溶液,下述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A、①⑤B、③⑥C、②④D、②⑤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所以Na2CO3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pH大,故正确;②在溶液中加热,碳酸氢钠达不到分解的温度,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均没有气体生成,故错误;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碳酸氢钠反应快,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故正确;④滴加Ba(OH)2溶液,二者都生成沉淀,不能鉴别,故错误;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而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故正确;故选:C。

4、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CaSO4B、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Al2O3C、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5D、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Fe3O4分离出来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铝土矿中含有FeS2,FeS2焙烧生成SO2,CaO与SO2、O2反应:2CaO+2SO2+O2=2CaSO4,CaSO4可用于建筑材料,故A正确;B、滤液中含有AlO,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AlO+CO2+2H2O=Al(OH)3↓+HCO,生成Al(OH)3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后得到Al(OH)3,再灼烧Al(OH)3,反应为:2Al(OH)3+3H2O,即可制得Al2O3,故B正确;C、隔绝空气焙烧,FeS2与Fe2O3反应,生成SO2和Fe3O4,反应方程式为:FeS2+16Fe2OFe3O4+2SO2↑,由方程式可知n(FeS2):n(Fe2O3)=1:16,故C错误;D、Fe3O4有磁性,可以用磁铁将Fe3O4从烧渣中分离出来,故D正确。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B、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3℃)和苯(沸点为80.1℃)的混合物C、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mL氯气、20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D、有毒药品的废液须倒入指定的容器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pH试纸测定pH值时不需要湿润,若湿润会稀释溶液,可能导致测定出现误差,故A错误;B.乙醇(沸点为78.3℃)和苯(沸点为80.1℃)沸点相近,不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且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气体不会完全溶解,故C错误;D.有毒药品容易造成土壤、水体污染,所以有毒药品的废液须倒入指定的容器,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故D正确,故选:D。

6、收集NO和NO2两种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用排水法B、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C、都可用向上排气法D、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故A错误;B.NO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且NO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水解NO;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但与氧气不反应、密度大于空气,则收集二氧化氮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收集NO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故C错误;D.NO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而NO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水解NO;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而二氧化氮与氧气不反应、密度大于空气,则收集二氧化氮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共26分)

7、(12分)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选择的试剂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1)FeCl2溶液(FeCl3),选用试剂,离子方程式.

(2)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选用试剂,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Fe;Fe+2Fe3+=3Fe2+;(2)CO2(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解析

解:(1)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选择试剂为Fe,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2)Na2CO3溶液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8、(5分)向MgCl2溶液中滴加氨水,过滤得到Mg(OH)2沉淀,用蒸馏水对沉淀进行洗涤,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中注人蒸馏水,直至没过沉淀,然后等待液体从漏斗底部流出,重复操作2~3次(以除去吸附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检验该沉淀已经洗净的操作为.

正确答案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放入试管中,向该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已洗净.

解析

解:检验该沉淀已经洗净的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放入试管中,向该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已洗净。

9、(9分)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最佳的离子方程式.

(1)NaHCO3溶液(Na2CO3):

(2)FeCl2溶液(FeCl3):

(3)单质Mg粉(Al):

正确答案

(1)CO32-+H2O+CO2=2HCO3-;(2)2Fe3++Fe=3Fe2+;(3)2Al+2OH-+2H2O=2AlO2-+3H2↑.

解析

解:(1)碳酸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除杂离子反应为CO32-+H2O+CO2=2HCO3-;(2)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除杂离子反应为2Fe3++Fe=3Fe2+;(3)Al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则除杂离子反应为2Al+2OH-+2H2O=2AlO2-+3H2↑.

三、解答题(共38分)10(22分)废旧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其中铜的含量达到矿石中的几十倍。湿法技术是将粉碎的印刷电路板经溶解、萃取、电解等操作得到纯铜等产品。某化学小组模拟该方法回收铜和制取胆矾,流程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是将Cu转化为Cu(NH3)4,反应中H2O2的作用是。写出操作①的名称:。(2)反应Ⅱ是铜氨溶液中的Cu(NH3)42+与有机物RH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操作②目的是(填序号)。a.富集铜元素b.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c.增加Cu2+在水中的溶解度(3)反应Ⅲ是有机溶液中的CuR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若操作③使用如图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是。(4)以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析出铜,阳极产物是。操作⑤由硫酸铜溶液制胆矾的主要步骤是(填字母,按操作顺序写)a.抽滤b.蒸发浓缩,冷却结晶c.蒸发结晶d.加入少量H2SO4e.洗涤f.烘干g.低温干燥有关抽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纸应比漏斗内径略小,且能盖住所有小孔B.图抽滤装置中只有一处错误,即漏斗颈口斜面没有对着吸滤瓶的支管口C.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D.抽滤完毕后,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以防倒吸(5)流程中有三次实现了试剂的循环使用,已用虚线标出两处,第三处的试剂是。循环使用的NH4Cl在反应Ⅰ中的主要作用是。正确答案

(1)氧化剂;过滤;(2)Cu(NH3)42++2RH=CuR2+2NH4++2NH3↑;ab;(3)RH;分液漏斗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液体过多;(4)O2、H2SO4;dbaeg;AD;(5)H2SO4;防止由于溶液中c(OH-)过高,生成Cu(OH)2沉淀。

解析

解:(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物质Cu,所以双氧水作氧化剂;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该混合溶液中贵重金属是难溶物、铜氨溶液是液体,所以操作①是过滤;(2)反应Ⅱ是铜氨溶液中的Cu(NH3)42+与有机物RH反应生成CuR2,同时生成NH4+和NH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NH3)42++2RH=CuR2+2NH4++2NH3↑;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液的目的是富集铜元素、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所以ab正确;(3)反应Ⅲ是有机溶液中的CuR2与稀硫酸反应相当于复分解反应,所以生成CuSO4和RH,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且分液漏斗内不能盛放太多溶液;(4)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所以阳极上生成O2,同时有大量的H+生成,且SO42-也向阳极移动在阳极积累,因此阳极产物还有H2SO4;从溶液中获取晶体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方法,故为dbaeg;根据抽滤操作的规范要求可知,A、在搭装置时滤纸应比漏斗内径略小,且能盖住所有小孔,故A正确;B、在图2抽滤装置中有两处错误,漏斗颈口斜面应对着吸滤瓶的支管口,同时安全瓶中导管不能太长,故B错误;C、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上口倒出,故C错误;D、抽滤完毕后,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以防倒吸,故D正确,故选AD;(5)电解硫酸铜溶液时能得到硫酸,在反应III中用到硫酸,所以H2SO4能循环利用;氯化铵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抑制一水合氨电离而降低溶液碱性,从而抑制氢氧化铜生成。

11、(16分)炼铁高炉的烟尘中主要含有Fe2O3和FeO,还含有少量的CuO、ZnO、SiO2等物质.通过图1步骤可从烟尘中得到有用物质.

已知:25℃,Ksp[Fe(OH)3]=4×10-38Kb(NH3?H2O)=1.75×10-5

(1)“酸浸”步骤中所用的硫酸浓度太高会产生SO2有害气体,但也不能太低,理由是

(2)已知“氧化”步骤中1molMnO2得到2mole-,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能判断氧化是否完全的试剂是(填标号).

A.氯水

B.硫氰酸钾溶液

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3)“除铁”步骤中用氨水将溶液的pH调节到5,若温度为25℃,溶液中c(Fe3+)=mol?L-1,=.

(4)“除锰”步骤中还原产物为K2SO4,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还原”步骤中X是.

(6)电解ZnSO4溶液的装置如图2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正确答案(1)浓度太低,酸浸速率慢;(2)2Fe2++MnO2+4H+=2Fe3++Mn2++2H2O;C;(3)4×10-11;1.75×;(4)1:1;(5)Zn;(6)4OH--4e-=O2↑+2H2O.解析

解:炼铁高炉的烟尘中主要含有Fe2O3和FeO,还含有少量的CuO、ZnO、SiO2等物质,用硫酸酸浸后过滤得到滤液中含有锌离子、亚铁离子等,用二氧化锰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再加氨水调节pH值除去铁离子,再加入过二硫酸钾生成二氧化锰除去锰,再加入足量的锌除去铜离子,得到硫酸锌的溶液,电解硫酸锌溶液得到金属锌,

(1)“酸浸”步骤中所用的硫酸浓度太高会产生SO2有害气体,但也不能太低,理由是浓度太低,酸浸速率慢;

(2)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酸性溶液中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二氧化锰被还原为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MnO2+4H+=2Fe3++Mn2++2H2O,检验亚铁离子可以利用其还原性选择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滴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墨含有亚铁离子,不褪色则不含亚铁离子,能判断氧化是否完全的试剂是C;

(3)“除铁”步骤中用氨水将溶液的pH调节到5,若温度为25℃,溶液中c(Fe3+)===4×10-11,=×===1.75×;

(4)“除锰”步骤中还原产物为K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4+K2S2O8+2H2O=MnO2+K2SO4+2H2SO4,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5)加入足量的锌除去铜离子,“还原”步骤中X是Zn;

(6)电解ZnSO4溶液的装置如图2所示.,阳极为石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4OH--4e-=O2↑+2H2O.

特别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6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