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

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8/5410869.html

内容提要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定义、本质区别(判断依据)、联系。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性质描述的关键词。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出性质。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定义

物理变化:_____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_____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做_____________。

2.本质区别(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不同种物质,其性质不同)

实验(1)变化过程:液态水水蒸气液态水,变化前后的物质性质基本没变,说明____新物质生成,属于________变化。

实验(2)变化过程:颗粒状胆矾粉末状胆矾,变化前后的物质除了形态大小有变化,其它性质基本没变,说明____新物质生成,属于________变化。

实验(3)变化过程:透明的蓝色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变化前后的物质性质发生根本改变,说明____新物质生成,属于________变化。

实验(4)变化过程:块状的大理石固体减小并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气体),变化前后的物质性质发生根本改变,说明____新物质生成,属于________变化。

化学变化可根据人体感知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伴随的能量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实验现象来判断。特别是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会发根本的改变。

3.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则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如蜡烛燃烧属于_______变化,变化过程中蜡烛逐渐变短、熔化流泪则属于_______变化;往块状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属于_______变化,变化过程中块状固体逐渐变小则属于_______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定义

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化学性质的描述:

①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支持燃烧(助燃性)

②H2在空气中燃烧——能燃烧(可燃性)

③高温条件下,木炭能使氧化铁还原成铁——还原性

④稀盐酸滴到大理石地面,会“咝咝”地冒出大量气泡——大理石能与盐酸反应

⑤常温下,氮气很难跟其它物质反应——化学性质稳定(稳定性)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某物质摆在你面前,最容易感知的是该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通过特定仪器可测量该物质的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放入水中观察,可以了解该物质的溶解性。

2.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出性质

①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O2可用于__________。

②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后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可用于___________。

③甲烷气体能燃烧——甲烷可用作__________。

④CO能将氧化铁还原成铁——CO可用于__________。

知识导学

知识导学视频

知识导学资料下载(索取方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6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