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引言
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慢性起病、急性发作,病因比较复杂,常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及反复胆道感染病史,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一般以慢性、反复发作腹痛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致胆管炎、感染性休克。
胆管结石与胆囊结石不同,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临床处理,以免结石嵌顿引起严重的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可行手术及ERCP取石两种方法,ERCP是一种相对微创的内镜取石方法,具备创伤小、费用较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常被临床采用,这种技术结合内镜及X线成像技术,可以做到精准及微创取石,下面通过几个病例说明。
上海六院内镜中心介绍及专家寄语
◆病例来源:医院病例一
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发作中上腹隐痛1月余入院,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未做过手术,入院前血常规、肝肾功、心肌酶、淀粉酶基本正常,腹部CT平扫提示胆管扩张,下段可疑结石,胆囊稍增大,未见结石。结合患者病史及CT表现,考虑胆管下段结石阻塞可能大,建议行ERCP。术前常规X线定位未见异常。ERCP术中可见,内镜下乳头形态、粘膜正常,导管通过X线定位进入胆管后,清晰显示胆管走向,可见胆管明显扩张,下段见一枚圆形充盈缺损(红色箭头),大小约0.4cm。胆囊未显影。随后行乳头切开、网篮取石。
结石顺利取出,大约用时15分钟。术后观察乳头无活动渗血,留置鼻胆管、术后定位结束。
小结:这例病例胆管结石小,取石顺利,用时较短,关键在于取石网篮精准套住结石。具体操作时,内镜拉直胆道,网篮反复抖动,x线下套住后适当收紧,边吸引边拖出网篮。
病例二
患者女性,65岁,因右上腹、中上腹剧痛2天入院,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无发热、呕血等,强迫体位,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0.4*/L,中性88%,CRP68.96,生化:ALTU/L,ASTU/L,ALP,r-GT,TB,DB76,凝血、淀粉酶、血气、心梗一套正常,入院查胃镜未见溃疡及肿瘤病变,MRCP示胆管扩张,胆管下段结石,胆囊未显示。患者腹痛剧烈,血象及肝功能异常,考虑胆管结石、胆管炎,拟行ERCP取石。
术前X线定位未见明显异常,内镜下乳头明显肿胀。
双导丝法导管进入胆管,造影见胆管扩张,下段结石嵌顿,这也能解释患者剧烈腹痛的原因。这种情况必须切开、扩张取石,但扩张时球囊极易压迫结石造成胆管壁进一步损伤,需要在X线监视下,用扩张球囊将结石尽量上推至胆管扩张、空间较大处,打起的水囊要在结石下方,一边打囊一遍观察囊与结石的位置变化,操作时乳头外水囊可稍多一点,待括约肌腰消失后说明扩张充分再撤囊,随后碎石取石。
最后球囊阻塞造影,显示胆管取石干净,放置鼻胆管、术后定位结束。患者术后腹痛消失,血象及肝功能指标下降,拔除鼻胆管后出院。
小结:患者腹痛原因为结石嵌顿于胆管下段,取石相对困难,容易损伤胆管壁。关键在于扩张时先把结石上推,x线边监测边扩张,然后进行碎石再取石。
病例三
患者男性,82岁,第一次住院因急性上腹痛,伴有发热、寒战,血象升高,肝功能示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急诊腹部CT见胆管多发结石,胆管明显扩张,诊断急性胆管炎、胆管多发结石,考虑患者老龄且结石较多,第一次无法取石,后续可能取石困难,所以放置2枚塑料支架。本次住院为术后2个月,无明显腹痛发热、黄疸,为行ERCP取石入院。
术前定位见2枚支架在位,圈套器分别拔除。
造影可见胆管内多枚结石,最大者直径约1.0cm,必须充分碎石后再取石,预计操作时间较长。
碎石取石,可见大量结石取出。
网篮和球囊分别取石,最后球囊造影未见明显结石,放置鼻胆管定位后结束。因患者结石太多,为避免残留,术后2天行鼻胆管造影,确认胆管内没有结石残留,且造影剂流出通畅后出院。
小结:对于结石较多较大的病人,取石很容易结石残留。先碎石,取石时先下后上分次套取,大的结石取出后可行网篮支撑乳头冲洗并吸引,可吸出碎石,然后球囊再取,必要时留置鼻胆管冲洗,出院前鼻胆管造影确认有无结石残留。总结
1.ERCP取石,内镜无法直视的情况下,需联合X线确认位置保证取石安全,一些危险操作比如胆管下段结石嵌顿扩张、碎石取石等,更需X线全程监测,以求精准微创;
2.术前术后常规X线定位,观察有无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支架有无移位等;
3.对于多发巨大的胆管结石,一次取石可能难以保证取石干净,需联合碎石及网篮球囊多种取石手段,必要时术后鼻胆管冲洗胆道碎石,出院前鼻胆管造影;
4.胆管结石复杂多变,有时X线显示的影像需结合操作者的空间想象,才能保证准确把握。作者:宛新建
(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科副主任
郑海明
(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策划:杭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