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一种“良心药”,其本身成分复杂,质量标准难以确定,要想控制好其质量重点还在生产过程,因此在这种状况下企业的信誉和道德尤显重要。中药材本是天然得植物、动物、矿物或某些交工品,因为我们的人口激增、用药需求的增加、源自天然的药材就显得捉襟见肘了。随之而来的是野生抚育、野生家养、饲养或者合成等的出现,由于我们的某些人过度追求利润、追求产量等等,中药材的质量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便是野生或者自然环境下生长的中药材也因为各自生长的复杂地质地貌、气候等原因,产地分布的影响,在受到受来源、产地、季节、采收时机及加工、炮制、贮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药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呢?
中药材的来源差异。药材名称相同但是却来源于不同的植物,甚至是不同的科属,即便是来源于相同的科属,其体内所含的有效成分含量也不可能一致。如黄柏,其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黄檗的干燥树皮;另一种是黄皮树的干燥树皮。来源于第一种的黄柏药材,小檗碱含量明显低于黄皮树的树皮。
产地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药材的生长过程中受气候、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栽培技术、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化学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例如:膜荚黄芪自原产地引种到其他一些地区后,植株明显高于原产地,根部分枝增多,质地坚硬,纤维增多,味不甜而微苦,质量显然低劣。
药材的生长期限和采收期也是关键因素。中药材不论是生长年限还是采收季节不同,都可能使中药材的含量(药效)存在差异。如:人参生长年限越长,人参皂甙总量的含量越高。民间俗语讲“当季是药,过季是草”,说明了采收浅谈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科学炮制加工是保证药材质量的砝码之一。不论野生还是野生抚育或者家养的中药材采收后,大多要进行加工处理,不同的加工方法对药材的化学成分的含量(药效)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炮炙过程同一种药物的相同炮制品,由于炮炙方法及温度时间的不一样,使药物的理化性质改变程度不一样,有效成分含量也会有很大差别。薄荷、金银花等经日光晒干后挥发油损失很大。有些药材日光照射后会使药材颜色发生改变,如白芍、红花等,其有效成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制马钱子,番木鳖碱为其主要化学成份,同是砂烫至鼓起变棕褐色,但温度和时间不同可以使番木鳖碱的含量相差很大。
再好的药材如果储存不好也是“零”。中药材的储存时间和储存条件也是药效的中药保证之一。这是因为有些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所含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或起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如绵马贯众,不能久贮;樟脑、冰片容易挥发;芒硝、胆矾容易风化。
中药材的质量保证我们的用药安全。决定中药材的质量不仅是药材本身,更重要的是中药材采收后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危及的到药材本身的质量和我们用药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和中药材本身的规律去种植、加工我们的中药材,中药材的质量才会有保证,我们的用药安全才会有保证,中药材的从业者的收益才会有保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