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的王锐教授及许兆青教授使用硫酸铜为介导物,以α,β‐不饱和羧酸为底物,α,α-二氟-α-(三甲基硅基)乙酰胺为二氟试剂,通过脱羧偶联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一系列二氟甲基取代的烯烃化合物。该反应不需要任何额外的配体和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同时,产物在简单的条件下就能以较高的产率转化为相应的二氟甲基取代的酯和醇,这是传统的脱羧二氟甲基化反应所不能做到的。
为了了解这个反应的机理,作者进行了自由基抑制试验,并使用了两种自由基时钟来捕获自由基。结果证实了二氟自由基参与到了当前的脱羧反应中。作者猜想二氟自由基是由α,α-二氟-α-(三甲基硅基)乙酰胺与二价的铜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其中涉及了二价铜到三价铜的转换,最后再回到二价铜的一个过程。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J.Org.Chem.》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