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答题万能公式(一)政府(国家)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二)国际关系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4、(哲学)国际关系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三)政党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⑥加强党的建设;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⑨我国的政党制度。(四)企业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⑩坚持科学发展观。(五)公民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⑴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⑵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⑶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⑷公民监督。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⑴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⑵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⑶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⑴个人消费品的分配;⑵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⑶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⑷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⑸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六)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⑴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⑵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⑶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⑷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⑸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⑹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⑺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七)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及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回答;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八)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第一、经济意义描述国内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描述对外经济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第二、政治意义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有关活动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交往活动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党的政治意义:(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三、思想文化意义(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物理
交变电流与直流电流的区别
交变电流(指正弦式交变电流)与直流电流(指恒定电流)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现将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总结如下:
1、它们的形成
相同的是两者都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不同的是,直流电流是电荷始终朝着一个方向的定向移动,而交变电流是电荷周期性地朝着两个相反方向的定向移动。
2、它们的产生
相同的是两者都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产生了电流;不同的是直流电流是导体两端的恒定电压产生的,而交变电流是导体两端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产生的。
3、它们的来源
相同的是两者都可以由发电机得到;不同的是直流电流还可以由一些电池得到,而交变电流不能由电池得到。
4、它们的转化
交变电流可以转化为直流电流,直流电流也可以转化为交变电流。前者转化容易且常见,如通过整流即可。
5、它们的磁场
两者周围都有磁场,不同的是交变电流周围有变化的磁场,而直流电的周围存在恒定的磁场。
6、它们的大小
相同的是两者的大小都用电流来表示。不同的是,第一,直流电的大小不变,而交变电流的大小是变化的。第二,描述交变电流大小的有瞬时值i、最大值Im、有效值I。而描述直流电流的只有一个值,这个值既是瞬时值,也是最大值和有效值,就是我们平常熟悉的电流I。
7、它们的周期
交变电流是有周期和频率的,我们常用的是0.02s和50Hz,而直流电是没有周期和频率的,或者说直流电的周期是无限大而频率是无限小的。
8、它们的变化规律
两者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用公式表示,直流电流的是i=Im=I,而交变电流的是i=Imsinωt。当然,还有类似的电压和电动势的公式。
9、它们的计算
如果用有效值,则两者在纯电阻电路的计算中有相同的公式。如欧姆定律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公式U=U1+U2,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公式I=I1+I2,甚至对于瞬时值和最大值,还有,。
10、它们的图象
下图所示的是两者的电流图象,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1、它们与电感线圈
相同的是两者都能通过电感线圈。不同的是,电感线圈(电阻不计)对通过它的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而对通过它的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且这种作用随交变电流频率的变大而增强。
12、它们与电容器
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这里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通过电容器的充、放电,使电流看上去“通过”了电容器。且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越容易。
13、它们与变压器
交变电流能通过变压器提高或降低电压,而直流电则不能通过变压器改变电压。
14、它们的输送
两者的能量都能通过导线向远处输送,交变电流由于能方便的改变电压而便于远距离输电,但输送中却存在能量损失较大的问题。直流电改变电压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输送中损失能量较小。现在大量存在的是交流输电,但直流输电却被人们看好,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历史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答题术语]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高频考点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答题术语]
(1)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2)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一公九卿到一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清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高频考点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答题术语]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2)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高频考点4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
[答题术语]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奠定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2)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冶金、制瓷、纺织一个领域手工业成就突出。
(3)两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答题术语]
(1)商朝出现职业商人.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晶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时期.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经商活动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3)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5)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认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高频考点6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答题术语]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一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高频考点7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
[答题术语]
(1)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理学是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更具思辨性、哲学性,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缓和了危机。
(2)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在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社会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高频考点8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
[答题术语]
(1)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3)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也辉煌灿烂。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4)古代戏曲:以京剧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雅俗共赏。
高频考点9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
[答题术语]
(1)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签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南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人内地。领土主权进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3)《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6)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7)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它为民族资本丰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频考点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答题术语]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5)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l年春,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
(6)年9月至l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l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
化学
高中化学重要物质的俗名
1.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
消石灰、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H)2];
水垢[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
石灰石、大理石、白垩、蛋壳、贝壳、骨骼中的无机盐(主要成份是CaCO3);
波尔多液(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的混合物);石硫合剂(石灰水与硫粉的悬浊液)。
碱石灰[由NaOH、Ca(OH)2的混合液蒸干并灼烧而成,可以看成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
2.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苛性钾(KOH)
3.苏打、纯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海波(Na2S2O3)
纯碱晶体(Na2CO3·10H2O);泡花碱、水玻璃、矿物胶(Na2SiO3的水溶液)。
4.芒硝(Na2SO4·10H2O); 重晶石(BaSO4);
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
5.胆矾、蓝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或K2SO4·Al2(SO4)3·24H2O];
绿矾(FeSO4·7H2O);皓矾(ZnSO4·7H2O)。
6.菱镁矿(主要成份是MgCO3);菱铁矿(主要成份是FeCO3);
磁铁矿(主要成份是Fe3O4);赤铁矿、铁红(主要成份是Fe2O3);
黄铁矿、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
7.磷矿石[主要成份是Ca3(PO4)2];重过磷酸钙、重钙[主要成份是Ca(H2PO4)2];
过磷酸钙、普钙[主要成份是Ca(H2PO4)2和CaSO4]。
8.光卤石(KCl·MgCl2·6H2O);
9.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10.萤石(CaF2);电石(CaC2);冰晶石(Na3AlF6)
水晶(SiO2);玛瑙(主要成份是SiO2);石英(主要成份是SiO2);
硅藻土(无定形SiO2)宝石、刚玉(Al2O3);金刚砂(SiC)。
11.草酸HOOC—COOH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
油酸C17H33COOH石炭酸C6H5OH蚁酸HCOOH
蚁醛HCHO福尔马林(HCHO的水溶液)木精CH3OH
酒精CH3CH2OH醋酸、冰醋酸CH3COOH甘油(CH2OHCHOHCH2OH)
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TNT(三硝基甲苯)肥皂(有效成份是C17H35COONa)
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反应、含氮量高的纤维素硝酸酯。用于制造无烟火药和枪弹的发射药。
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反应、含氮量低的纤维素硝酸酯。用于制造赛璐珞和油漆。
粘胶纤维——由植物的秸秆、棉绒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经过NaOH和CS2等处理后,得到的一种纤维状物质。其中长纤维俗称人造丝,短纤维俗称人造棉。
12.尿素CO(NH2)2硫铵(NH4)2SO4碳铵NH4HCO3
13.硫酐SO3硝酐N2O5碳酐、干冰、碳酸气CO2
14.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
地理
地理学习的比较鉴别法
比较分析是继综合分析基础上的重要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区、国家的自然要素或者人文要素进行比较对比,能发现比较对象的联系和区别,能更好地把握每一个被比较对象的实质。如美国和日本地理特征的比较,比较对象可以设计为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生物、自然带、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交通、城市、环境问题等等方面;通过比较把握各比较对象征的特征、原因以及比较要素之间的联系等。如:
一、自然地理条件相似——日本与英国
1、共同之处:都是岛国,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2、相似之处:
自然条件
日本
英国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
温带海洋性气候
领土
主要由四个岛屿组成
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渔业资源
靠近北海道渔场
临近北海渔场
3、不同之处:
日本:地处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英国: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二、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印度与巴西
1、共同之处:都处于低纬度,领土主要在热带气候区;都是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并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
2、相似之处:
资源和经济条件
印度
巴西
能源
煤碳资源丰富
水能丰富
矿产资源
铁、锰丰富
铁、锰丰富
传统工业部门
钢铁、纺织
钢铁、机械
工业分布
集中分布东、西沿海
集中分布东南沿海
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人口都过于集中
首都
新首都深居内陆
3、不同之处:
(1)气候条件差异大:
印度:典型热带季风气候;
巴西: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
(2)农业:
印度:粮食、棉花、芝麻、茶叶产量大
巴西:咖啡、大豆等经济作物出口量多。
三、其他可对比的主要国家
新加坡与埃及:重要的交通位置与经济发展
澳大利亚与南非:南半球的发达国家,农矿业特点
法国与德国:欧洲西部大国
俄罗斯与美国:超级大国,领土、资源经济特点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相同点:
①地广人稀,农业现代化注重高度机械化.
②地形南北三纵列带.
③都是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出口国。
④工农业、人口、城市都分布在本国的东南部。
⑤白色人种,都为欧洲移民的后裔。
不同点:
①纬度位置:加拿大位于北极圈附近,寒冷;澳大利亚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炎热。
②地形:加拿大是西部山区,中部平原,东部高原;澳大利亚则是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③加拿大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草原广布,澳大利亚热带草原面积广阔。
④加拿大多种春小麦,澳大利亚多种冬小麦。
2.巴西和阿根廷
相同点:
①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农牧业占主导地位。
②农业发展快。机械化水平高。
③农畜产品商品率高。巴西的咖啡、蔗糖、大豆、橘汁是大宗出口商品,其中咖啡的出口量世界第一,被誉为“咖啡王国”;阿根廷以出口牛肉和小麦为主,牛肉的出口量世界第一。
④工农业、人口、城市都分布在本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不同点:
①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不同。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湿热,利于热带植物的生长;阿根廷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适宜发展畜牧业和小麦种植业。
②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巴西属于热带企业化种植园农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量大,粮食不能自给;阿根廷属于大牧场放牧业,以养牛和小麦种植为主。
③农牧业类型不同。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的分布地区,而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优良的温带天然草原之一。
生物
病毒的相关知识详解
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算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2、分类:
(1)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2)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
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狂犬病毒等。
4、知识总结图
例题解析
习题三:(?全国模拟)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元素组成为C、H、O、N、P
B.由于病毒体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病毒的相关知识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故组成元素包括C、H、O、N、P,A错误;
B、病毒体内没有细胞器,B错误;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
D、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病毒,D错误。故选:C。
习题四:(春?龙海市期末)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B.病毒比细胞小,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微小层次
C.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
D.禽流感病毒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
病毒的相关知识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A、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
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遗传物质为核酸,C正确;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