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交流合肥六中宣城二中蚌埠

  三组数字化实验实验教学案例展示交流后,在这种交流分享的氛围下,在场的多位老师也上台展示了自己的数字化实验教研成果。

教学案例交流课题列表

序号

各课题组学习教学案例交流

姓名

学校

1

《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方方

合肥市第六中学

2

《二氧化碳制备中盐酸挥发性的监测》

盛俭发

宣城市第二中学

3

《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影响氯化钾和碘化钾反应的因素》

李君

蚌埠市第二中学

4

《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中的案例》

刘继宏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望湖校区

5

《基于NaHCO3与Ba(OH)2的反应,探究电导率在化学中的应用》

徐浩年

霍邱县第一中学

6

《数字化实验探究乙烯通入溴水后溶液pH的变化》

《数字化实验探究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

庞玉莹

合肥市第一中学

  以上案例有许多为威尼尔杯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大赛的作品。自年首届V杯赛以来,每年都可以看到来自于安徽省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安徽省的数字化实验发展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历届V杯赛作品一览表

年第七届“威尼尔杯”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大赛比赛作品一览表

年第五届“威尼尔杯”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及创新设计作品一览表

年第三届“威尼尔杯”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及创新设计大赛作品一览表

年首届“威尼尔杯”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作品一览表

5.24各课题组学习教学案例交流

1.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2.二氧化碳制备中盐酸挥发性的监测

3.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影响氯化钾和碘化钾反应的因素

4.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中的案例

5.基于NaHCO3与Ba(OH)2的反应,探究电导率在化学中的应用

6.数字化实验探究乙烯通入溴水后溶液pH的变化、数字化实验探究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

历届V杯赛安徽省作品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学校

奖项

年第一届V杯赛

1

色度传感器在中学化学中两个应用

杨延光、谢月平

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年第二届V杯赛(暂无)

年第三届V杯赛(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举办)

2

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定中的实践和探究

李新义、高建伟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3

基于数字化实验构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朱康、汪峰

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

一等奖

4

运用手持技术探究影响原电池效率的因素

黄雪、吴宣东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5

对强碱弱酸盐溶液pH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李友银、石璞、任腾菲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合肥师范学院

一等奖

6

温度传感器判定NaHCO3、Na2CO3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黄钊、胡婷婷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7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

胡婷婷、吴艳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8

利用氧化还原电势(ORP)传感器做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测定亚硫酸钠样品的质量分数

朱成东、马善恒、王莱英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一等奖

9

高温传感器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郭孝兵、任峰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10

利用手持技术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蒋蓓蓓、秦群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11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磷酸氢二钠与硝酸银的反应

蒋蓓蓓、贾若冰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12

温度传感器探究酒精灯、蜡烛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高低

蒋红年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13

数字化实验:初探NO3-氧化Fe2的pH

李惠勇、蒋蓓蓓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14

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定中的应用探究

吴艳、李新义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15

利用数字传感器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王长山

安徽省芜湖市清水河中学

二等奖

16

数字化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改进

周丽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17

加热氨水后pH如何变化

孙明亮、蒲丽丽、柏艳、刘玲玲、杨晓洁

安徽省蚌埠市第九中学

二等奖

18

利用手持技术再探温室效应

毛思哲

安徽省蚌埠市第九中学

二等奖

19

数字化实验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以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为例

朱成东、马善恒、王莱英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二等奖

20

利用手持技术测定钠与水反应的热效应

朱成东、马善恒、王莱英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二等奖

21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碱性条件下的镁铝电池

朱成东、马善恒、王莱英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二等奖

22

基于手持技术环境的电离平衡教学

任峰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23

氯酸钾热分解温度的测定

任峰、郭孝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24

现代实验在氯化铁复习课中的应用

杨延光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25

运用手持技术测定胆矾晶体纯度

余志学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26

对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石灰水实验的再探究

李友银、石璞、任腾菲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合肥师范学院

二等奖

27

利用手持技术研究碳酸钠水解随温度变化的“异常性”

高建伟、蒋红年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三等奖

28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蒋蓓蓓、陆晓萍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三等奖

29

运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揭示缓冲溶液的pH值变化

徐振中

安徽省无为县鹤毛中心学校

三等奖

30

利用数字化实验演示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周加芳、冯正午

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三等奖

31

手持技术环境下基于POE策略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教学片段

魏陈、唐冰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三等奖

32

化学教学中利用数字化实验的几点感悟

査琼

安徽省蚌埠市铁路中学

三等奖

33

在探究实验课堂中融合现代技术的案例研究--以《电解池》为例

王磊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三等奖

34

数字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王东录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三等奖

35

反应速率测定的创新

谢月平、杨延光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三等奖

36

利用色度计测定未知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陈永敏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第四届V杯赛

37

基于数字化实验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李友银、范广伟、石璞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38

碳酸氢钠热分解反应的研究

郭孝兵、任峰、张典俊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39

基于数字化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杨延光、谢月平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年第五届V杯赛

40

用数字实验揭示铁生锈的秘密

徐浩年、杨明生、王俊祺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一等奖

41

运用手持技术探究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主要机理

谢天华、黄子超、汪峰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

一等奖

42

手持技术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历程

盛俭发、吴宣东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43

“烧不着的火柴头”在掌上实验室的探究

李清、卞阳阳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一等奖

44

锌与氯化铁反应的再探究

蒋红年、贾若冰、李惠勇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45

运用数字技术探究氢氧化亚铁难以制备的原因

马善恒、朱成东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一等奖

46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条件的实验探究

李友银、范广伟、石璞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47

利用数字实验技术探究Cu2+和CO32-的沉淀反应

王盛、段睿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48

基于手持技术探究Cl-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

张勇、邓伟、徐兰芳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49

用手持技术探究甲醛在甲醛在溴水中的反应类型

王丽霞、张勇、邓伟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50

用数字化实验探究氢氧化亚铁制备中的异常现象

戴锦初、郑晓旭

安徽省滁州市教研室、滁州中学

一等奖

51

手持技术在高锰酸钾氧氧化草酸实验中的合理应用

彭粹明、周美华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一等奖

52

蓝瓶子实验中溶解氧浓度的测定

任峰、张典俊、郭孝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53

基于手持技术实验探究浓硝酸分解

汪结义、余志学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54

基于色度传感器的“酒精检测仪”实验原理

吴宣东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55

基于色度传感器测定铁离子的氧化性

黄雪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56

《借助数字化实验认识双液原电池》教学片段

蒲绪凤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57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勒夏特列原理

徐周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58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改进实验

戚新功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第一中学

二等奖

59

数字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探究氢氧化钠变质成分

杨栋梁、张勇、崔艳丽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60

基于曲线表征的沉淀溶解平衡教学案例

王丽霞、杨栋梁、杨新夫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61

基于手持技术对相似物质性质定量对比探微——以苯酚和醋酸定量实验为例

赵国斌、戴锦初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炳辉中学、滁州市教研室

二等奖

62

CO2与NaOH反应验证实验的创新设计

黄思国、程春琴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

二等奖

63

利用pH和色度传感器证明氯水反应的可逆性

周美华、彭粹明、后勇军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二等奖

64

利用ORP和pH传感器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盐的反应

后勇军、周美华、周朝晖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安徽省马鞍山市教科院

二等奖

65

用pH与二氧化碳传感器对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再探究

李旭、周春花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二等奖

66

MnO2、CuO、Fe2O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初探

范海燕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

二等奖

67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硫酸铝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陈中燕、杨延光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68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硫酸铜溶液和浓氨水的反应

胡小莲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69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硫酸铝与亚硫酸钠的反应

周平、谢月平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70

基于传感技术对碳酸分分解反应的研究

蒲丽丽、夏九云、毛思哲

安徽省蚌埠市第九中学

二等奖

71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氧化还原滴定在中学教学中的使用

马善恒、方方、胡钦萍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二等奖

72

浅谈手持技术在化学观念建构教学中的运用——以《离子反应的条件》教学为案例

王磊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二等奖

73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碘化亚铁溶液的实验分析——数字实验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使用

马善恒、方方、朱成东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二等奖

74

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原理

朱光明、朱成东、胡钦萍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二等奖

75

运用数字技术验证中学教材实验的科学性

鹿钰锋、马善恒、朱成东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二等奖

76

应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判断范德华力和氢键关系

司步磊、黄钊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二等奖

77

手持技术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的应用

龚忠云、程伟平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学

三等奖

78

基于数字实验再探碳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

袁芳芬、陈绍虎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中学

三等奖

79

二氧化碳传感器探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原理

刘佳、高文琴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三等奖

80

手持技术在原电池教学中的应用

翁云、高文琴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三等奖

81

离子传感器在探究“离子反应实质”中的应用

董万卿、马善恒

安徽阜阳市临泉县鲖城镇中心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三等奖

年第六届V杯赛

82

利用手持技术测定氯化铜的分解电压

任峰、张典俊、郭孝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83

基于手持技术探究SO32-与几种氧化剂的反应

张强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84

数字实验在乙烯性质中的应用

赵生平、石璞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85

利用数字化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例片段

韩璐、李新义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86

数字化实验探究乙烯与酸性KMnO4反应的产物

蒋蓓蓓、王越、李惠勇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87

基于数字化实验下的氢氧化亚铁制备的研究

朱成东、马善恒、方方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一等奖

88

氧化还原电势传感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俊祺、杨明生、徐浩年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一等奖

年第七届V杯赛

89

借助电流传感器探究电解氯化亚铁阳极放电产物

王磊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一等奖

90

对人工呼吸的探索

鹿钰锋、张晶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一等奖

91

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朱成东、马善恒、方方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

一等奖

92

运用手持技术然就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

任峰、张典俊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一等奖

93

基于NaHCO3和Ba(OH)2的反应探索电导率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徐浩年、杨明生、王俊祺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一等奖

94

利用电极电位传感器探究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四例

蒋蓓蓓、李惠勇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一等奖

95

借助pH传感器认识葡萄糖和溴水的反应

顾巍、后勇军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一等奖

96

利用ORP传感器监测饮料中VC流失的科学实践

罗斌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二等奖

97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不同浓度食醋和小苏打反应现象

张慧琳、褚木雪子

安徽省合肥市琥珀中学西区

二等奖

实验小队长-雪子

赞赏

长按







































白颠病初期
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2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