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

试题下载方式在文章底部!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模拟(一)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题号1答案CBBABCCABBC题号答案DCCBADBCACBCDBC2.BC选项,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3.B不是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A选项错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其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B选项正确;水是纯净物,长期放置也不会分层,但不是溶液,C选项错误;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原溶质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D选项错误。5.B观察图示,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X=====3N2+4H2O,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N2O4,B选项正确;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A选项错误;生成物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选项错误;D选项中图示物质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选项错误。6.C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是需要得到这两种物质,因此需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的步骤,而图示中只是溶解和蒸发步骤,C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7.C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2Ag+Zn(NO3)2,金属锌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置换出来,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增加,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锌,固体质量仍然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减小,故甲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不发生变化,只要是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就会产生氧气,故乙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先完成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大,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丙图符合题意;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开始时,稀盐酸pH小于7,随着碳酸钠溶液不断加入,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呈中性的氯化钠溶液,稀盐酸逐渐减少,pH逐渐增大,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丁图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8.A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粮食酿酒是化学变化,A选项符合题意。10.B医院里常用紫外线灯杀菌,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健康,A选项不符合题意;铅锑合金电阻大熔点低,常用制作保险丝,B选项符合题意。11.C尘土是宏观物质,尘土飞扬不是物质分子的运动,A选项不符合题意;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B选项不符合题意;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发生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D选项不符合题意。12.D金属、石墨是导体,玻璃是绝缘体,A选项不符合题意;橡胶、蜂蜡是非晶体,铜(金属)是晶体,B选项不符合题意;尿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料,C选项不符合题意。13.C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故铝比铁耐腐蚀,A选项不符合题意;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雨水,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B选项不符合题意;由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磁体的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也相互排斥,D选项不符合题意。14.C迅速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着火)点,硝化棉燃烧,A选项不符合题意;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样品溶液显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C选项符合题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梳子带了电,D选项不符合题意。15.B自行车车轮的直径约为40-60cm,A选项不符合题意;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源自教材小资料),B选项符合题意;16.A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A选项符合题意;按下电视遥控器上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脉冲,实现对电视的遥控,说明红外线可以传递信息,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天宫课堂的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面的,所以,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17.D人工造雪的过程中,水变成雪(固态)是凝固现象;雪墩墩变小了,雪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寒冷的冬天,水蒸气直接变成雾凇(固态)是凝华现象。所以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水蒸气无色无味,看不见,呼出的“白气”,实际上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雾滴,是液化现象同时放出热量,D选项符合题意。18.B为了确保安全用电,应该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A、D选项不符合题意;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去拉,应关闭电源或用绝缘棒使人与电源脱离接触,B选项符合题意;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C选项不符合题意。19.C由图可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则透镜的焦距为15cm。如果蜡烛和光屏都向左移动,物距大于2倍焦距,烛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接收到像,照相机是应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如果蜡烛在20cm-35cm刻度线间移动,烛焰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越靠近焦点像越大,到某位置后,像距大于50cm,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B选项不符合题意;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置一个眼镜片,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原来清晰的像都会变模糊,只向左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原像位置的左侧,说明放置的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该镜片是远视眼镜片,C选项符合题意;将蜡烛从35cm刻度线处向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小于焦距,烛焰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光屏上接收不到像,D选项不符合题意。21.BCD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是否省力,与动滑轮重和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若所用拉力F=G物,则不省力也不费力,当G动较大时,拉力F>G物,还会费力,A选项不符合题意;由题意和图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此式推得B选项符合题意;由于绳子段数n=4,拉力,拉力F的功率=,C选项符合题意;当用该滑轮组提升重为2G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把代入该式整理,可得D选项符合题意。22.BC由电流表A3无示数,可知b是电压表,a是定值电阻,A选项不符合题意;由题意和图可知,电源电压U=,变阻器的电功率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再闭合S2,a与变阻器并联,它的电功率为,电路的电功率则为,B选项符合题意;用定值电阻R0替换压表,只闭合S2,a、R0与变阻器串联,滑片移动时,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电流表A1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为2R0,C选项符合题意;用定值电阻R0替换压表,三个开关都闭合,a、R0、变阻器三元件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的示数为通过变阻器支路与R0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3的示数为通过a支路与R0支路的电流之和,可知D选项不符合题意。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24小题3分,其它小题每空1分,共31分)23.(1)连通器(2)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3)液体的沸点随液体上方气体的压强增大而升高24.②④③④见图1(1分)25.地面增大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质量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位置有关。战机加油过程中,水平匀速飞行,飞行速度和高度保持不变,总质量增加,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战机的机械能增大。26.6.6×.6דV10(30)A、revs/(kW·h)”是电能表的重要参数。10A是电能表的标定电流,30A是电能表的最大额定电流,从用电安全考虑,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30A,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V×30A=W;电能表转过转,小明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电能可使“V25W”白炽灯连续工作的时间。27.3.15×.05化学能水吸收的热量,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酒精。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8.Mg+2HCl=MgCl2+H2↑长颈漏斗内上升一段红色液柱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广口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镁条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热量,广口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长颈漏斗内上升一段红色液柱。29.(1)铁(Fe)(2)煮沸(3)牛奶(4)导电(5)乳化30.(1)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入集气瓶内与氧气接触(2)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答案合理即可)(3)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1)甲实验,若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则操作应该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入锥形瓶内,将气体排入到烧杯内与白磷接触。(2)乙实验考查的是控制变量,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实验的探究目的是: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木炭颗粒大小、木炭的量等。(3)图中的错误操作有两处,但是因为称量固体质量是5g,虽然称量物和砝码放错了位置,操作错误,但是不影响称量物(溶质)的质量,对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31.(1)Na2CO3(2)改良酸性土壤(3)置换反应(4)CaCO3===CaO+CO2↑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每题7分,共24分)32.(1)24(2)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3)质量和升高温度都相等时,不同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4)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33.(1)平衡状态右(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见图2(1分)21..(1)“50Ω0.5A”(2)见图3(1分)(3)电流表的“-”接线柱与变阻器的“D”接线柱连接(4)0.见图4(2分)35.(1)产生蓝色沉淀(2)Cu(OH)2+2HCl=CuCl2+2H2O二乙处试管内的上层清液为无色,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一(1)与某些盐反应、与酸反应(2)2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6.(1)6………………………………1分(2)解:设5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uO+H2SO4=CuSO4+H2O………………………………1分g-14gx………………………………1分解得x=9.8g………………………………1分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分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9.6%。37.解:(1)由图可知,物体A的质量为=6kg物体A的密度=6×kg/m3(2)由图可知,当容器内注入3.6kg液体时,液体的体积V1=(S容-S物)l=[4×10-2m2-(0.1m×0.1m)]×0.1m=3×10-3m3液体的密度=1.2×kg/m3当物体A刚被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1.2×kg/m3×10N/kg×1×10-3m3=12N(3)当容器中注满液体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p最大=1.2×kg/m3×10N/kg×0.2m=2.4×Pa继续注入液体的质量为m2时,容器恰好注满m2=1.2×kg/m3×4×10-2m2×(0.2m-0.1m)=4.8kg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最大压强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为38.解:(1)由P=UI灯丝电阻(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由于L与变阻器R串联,L正常发光时,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大于1A,所以R为“5Ω2A”的变阻器。(3)由题意和图可知,Ua=9V,Uc=6V,电流表示数为1.5A或0.3A当Ic1=1.5A时,变阻器当Ic2=0.3A时,变阻器根据欧姆定律定值电阻P在a端时,电阻R0的电功率最大链接(点击蓝色字迹即可)1.中考复习专题2.沪教版上下册全套微课3.人教版上下册全套微课4.在线测试中考真题全套5.一轮复习上下册PPT下载6.在线测试一轮复习考点24套7.化学复习基础知识(上)(下)答案版8.、、中考真题分类汇编9.人教版导学案上下册全套10.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汇总11.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资料包(ppt+讲义word+视频)学生请加初中化学老师:请添加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t/10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