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news/a_7221510.html

知识点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2、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凝固特点:持续放热,温度不变

晶体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凝固图

晶体先熔化后凝固曲线图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方式:蒸发与沸腾

①蒸发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

(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腾: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与储存。

作用:液化放热

露、雾、“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聚集而成的

冰箱工作原理

冰箱内汽化吸热冰箱外液化放热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

2、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放热

霜、雪、冰花、雾凇都是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聚集而成的。

六种物态变化小结

练习题

声明: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t/10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