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左仙翁葛天师
葛天师,仙公讳玄,字孝先,本琅琊人,后迁丹阳句容,生于汉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初八。生而秀颖,英姿振发,天才超轶,性识明茂,学通古今,经传子史靡不概览。与张道陵天师、许逊天师、萨守坚天师合称四大天师、“金阙玉神慈悲普度张葛许萨四大真君”等,道教尊为“太极左宫仙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冲应孚佑真君”,居天机府。
据《抱朴子》记载,他曾经从左慈学道,修炼道术,受《九鼎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等,并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相传他曾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能用符箓为人驱病辟耶。道教尊其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其列为第三层。
葛仙公宝诰
至心皈命礼。
天台得道。阁皂成真。
昔受东华。复传西蜀。
诏命玉京金阙。位证太极仙班。
慈怜拯拔于沉沦。恩念普资于苦爽。
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令丹砂俱存。
括苍仍游。罗浮乃止。修简玉笥。
修理金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太上玉京。东吴太极。左宫仙翁。雷霆玄省。
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
孚佑真君。垂恩广教。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志心称念度人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葛天师的成就
1开启大乘道教,宣讲本行因缘仰赡太上玉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原名《太上洞玄灵宝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乃六朝古《灵宝经》之一。经以太极左仙公向地仙道士三十三人宣讲大乘(sheng)道教的人生“本行因缘”为主旨,劝导其放弃“小乘地仙之道”,改而修行大乘,“志大乘行”,从而“登玉京,入金阙,礼无上虚皇”。
仙公告诉地仙为何只得到地仙:“子辈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人得道,不信大经弘远之辞,不务斋戒,不尊三洞法师,好乐小乘,故得地仙之道。然亦出处由意,去来自在,长生不死。但未得超凌三界,游乎十方,仰赡太上玉京、金阙耳!”
翻译过来就是说,虽然学道,接受经典的教育,但是“善功”作得太少,只想到如何救度自己的身体,未念及怎样去救度他人,只顾盼自身求道,不关心帮助他人得道,而且不相信大乘道教经典的弘远之辞,不履行斋戒,不尊重“三洞法师”,对小乘道教却十分乐意喜好,因此只能获得“地仙之道”。尽管地仙也能够去来自在,长生不死,然而毕竟做不到“超凌三界”,进入神仙境界的至高无上层次——“玉京、金阙”。
《赤松子章历?天旱章》发誓:“布散道德,助国扶命,拯拔一切,救物为先。”
《宗玄先生?明取舍章第三十二》指出:“济物之功未备,登仙之路犹远。”
《道法心传?功行为先》以诗歌言志:“行法做神仙,功行要为先。济民并救苦,白日可升天。”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称大乘溥济以教化众生为急:“欲成大乘,大乘以溥济为先,溥济以开化为急,急教众生,守一存三行五无懈,必究大乘。”
《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声明道教对罪恶行径的惩罚,用意仍是救度人:“虽曰罚恶,意在度人。但能自新,无不救度。”
这些都是自《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以后,大乘道教所崇奉的人生观。
《续道藏·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记载,葛仙翁所授上清三洞太真道经,一通付名山洞台,一通付弟子,一通付吾家门子弟,世世录传。至人若但务吾经,驰骋世业,则不堪任录传,可悉付名山五岳,不可轻传非其人也。有其人者,宜传之,勿闭天道也。葛仙翁有收沙门為弟子,啟开后世佛教大乘,改变小乘“自修自得”為“普度眾生”的境界。至今佛教大藏经仍收有葛仙翁礼斗法等道教法门资料。所以看到这些,你们懂得大乘佛教是怎么来的吧。
2济炼度人无量,建斋醮演斛食济幽以神度鬼
葛仙翁改革了远古对人死后世界的认识,从驱逐鬼魂转变为超度鬼魂,实为大乘法门。施食,建斋醮济炼道场,演斛食济幽法事。太极仙翁祖师行此法,故称“太极济炼法”。《太极济炼内法》中有:济者,设饮食以破其饥渴也;炼者,以精神而开其幽暗也。济炼之要,在于静心存神,以神度鬼。
天师《太极济炼内法》:“自仙翁葛真君蒇其教位证仙品世传则有丹阳、洞阳、通明、玉阳、阳晶诸派,而莫要于仙公丹阳者也。丹阳本夫南昌,而南昌乃灵宝一名也。得丹阳之妙者,莫详于所南郑先生内法议略深切着明,诚所谓发仙公未发之蕴也”。
至乐道人徐善政序云:“灵宝出书,自古高仙上士得之者,上可以消天灾,保帝王;下可以济拔死魂,开明长夜。其度人无量,着于秘典尚矣。其中济鬼炼度内法,自晋太极葛仙翁修此道于会稽上虞山中,功成道备上升云天,由是以来灵宝之妙,师师相传,祭炼之法,从兹衍矣……”
张逊序云:“太极祭炼内法,葛仙公祭鬼之法也。人死魂升而魄降,是其常也。其变化也,则有魂魄不能升降而沦滞于昏冥之中,其饥渴之悫,幽暗之识。茫茫长夜无有己时,是以仙翁悯之,在法中有祭炼之道。所谓祭者,设饮食以破其饥渴也;所谓炼者,以精神开其幽暗也。至使沦滞之徒,释然如冰消冻解,以复其本真,则其法大矣。吴人郑所南,述其所传,刻诸梓以教人”。
灵宝斋法始徐、葛、郑三师。徐为徐来勒,葛为葛玄,郑为郑所南。昔葛仙公于若耶山中精思静处,一旦感天上郁罗翘、真定光、光妙音三真人,从空乘凤辇而下,授仙公以法轮经,且大赞叹,开阐仙公济度幽爽之心。
3化工产业的宗祖
葛玄在收集、研究各种药方,为民治病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炼丹实验,还开了医药中矿石入药的先河。从这些炼丹活动中,他熟悉了许多无机物质的组成和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反应。
在《抱朴子内篇》里,有这样一些论述:
一、葛玄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硫化汞,加热即分解而得到汞。汞与硫磺化合又生成黑色的硫化汞,再在密闭容器中调节温度,便升华为赤红色的结晶硫化汞。采用硫化汞制水银,葛洪是最早详细记录这一反应的人。
二、“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大概指含硫酸铜的胆矾,以曾青涂铁即以铁和硫酸铜的溶液起作用,铁取代了硫酸铜里的铜,故表面附有一层红色的铜,因为采用涂敷的方法,所以硫酸铜只在铁表面发生作用。葛玄进而说:外变而内不化”。可见对于这一金属置换反应,他是作了仔细观察的。
三、“铅性自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为铅。”这是说铅可以变为铅白,即碱式碳酸铅,铅白又可以变成赤色的铅丹,即四氧化三铅:铅丹则可以变还为铅白,最后回复为铅。这表明葛洪对铅的化学变化作过系列实验考察。
四、“取雌黄、雄黄,侥下,其中铜铸以为器复之,……百日此器皆生赤乳,长数分。”雌黄指它们加热后均能升华。葛洪这段话就是对它们升华试验的描述。在当时,葛洪能有这样丰富的知识是难能可贵的,他是我国炼丹术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人物。他对炼丹方法的具体著述对后来的炼丹家影响很大。由于葛洪祖师在发展我国早期化工工业上的业绩,历代印染、酿造颜料等行业均奉之为宗祖。
请您转发分享,弘扬国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