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复习

在甲流流行的情况下板蓝根要适量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xinlitiaojie/28771.html

不一样的视角带你走进神奇的物质世界!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厨房橱柜中调味品食盐和蔗糖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D.用白醋区分苏打和小苏打

2.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氮肥B.磷肥

C.钾肥D.复合肥料

3.下列有关物质除杂、鉴别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锌粉,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并过滤

B.用酚酞溶液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

C.要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气体,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D.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KCl溶液、NaOH溶液、K2SO4溶液、CuSO4溶液

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B.二氧化碳用于制碳酸型饮料

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D.氢氧化钠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5.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滤渣一定有Fe粉B.滤渣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

7.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鉴别铁粉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C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B.BC.CD.D

9.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B.制备Fe(OH)3: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

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一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

D.鉴别稀盐酸、NaOH和NaCl三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

10.除去下表中各物质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与操作

A

KCl

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O

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aO

CaCO3

加盐酸到不再有气泡产生

D

O2

H2O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1.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AB.BC.CD.D

12.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以下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的是

A.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C.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D.用适量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13.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

14.向一定质量AgN0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03)2溶液反应

C.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

D.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15.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1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4Fe(OH)2+O2+2H2O==4Fe(OH)3

化合反应

B

2KMnO4△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C

BaCl2+2AgNO3==2AgCl↓+Ba(NO3)2

复分解反应

D

Fe3O4+4CO高温3Fe+4CO2

置换反应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物质比是6:1:8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

C.NaCl溶液中少量的NaNO3杂质,可用适量AgNO3溶液除去

D.3%的NaCl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

1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19.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过量的盐酸中

B.用NaOH溶液或AgNO3溶液,检验NH4NO3溶液和KCl溶液

C.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提纯粗盐

D.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20.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22.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操作方法、目的

反应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A.用Zn(OH)2治疗胃酸过多症,且能补Zn

Zn(OH)2+2HCl=ZnCl2+2H2O

B.用稀HNO3除去炭粉中的CuO

2HNO3+CuO=Cu(NO3)2+H2O

C.用BaCl2溶液区别K2SO4溶液和KOH溶液

BaCl2+K2SO4=BaSO4↓+2KCl

D.实验室用在H2O中加少量NaOH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的方法,电解水制取较大量H2

2H2O2H2↑+O2↑

A.AB.BC.CD.D

二、填空题

2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

①食醋②Ca3(PO4)2③葡萄糖④活性炭⑤熟石灰⑥维生素A⑦大理石⑧CH4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农业上常用作磷肥的是___________;

(2)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地壤的是___________;

(5)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

(6)最简单的在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

(7)人体缺乏后能导致盲症的是___________;

(8)常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4.如图,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Na2SO4与BaCl2反应为例)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解的物质写出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O42﹣+Ba2++2Cl﹣=BaSO4↓+2Na++2Cl﹣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42-=BaSO4↓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请回答: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

A.K+H+SO42﹣OH﹣B.Na+Ca2+CO32﹣NO3﹣

C.Na+H+Cl﹣CO32﹣D.Na+Cu2+Cl﹣SO42﹣

(2)写出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Mg+2H+=Mg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______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25.年1月起,国内重型柴油机普推国IV排放标准。减排的原理为:向反应罐内喷入车用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尿素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等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尿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无色晶体B.熔点.7℃

C.易溶于水D.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

(3)以尿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某些塑料是热固性塑料,该塑料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加热法修补。

(4)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过期的车用尿素溶液可用作氮肥。根据右图标签,该桶溶液(假设尿素没有损耗)能供给作物约___________Kg(填字母)氮元素。

A.1.5B.3.0C.6.5

(6)喷入反应罐内的尿素溶液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喷入过多,会造成___________。

26.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作用。

(2)酸雨造成的危害主要有:①腐蚀建筑物;②_____________等。解决酸雨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等。

(3)小华的爸爸发现自己种植的棉花叶面发红、发黄,且植株比别人种植的棉花明显矮小,出现上述情况你认为应施用______肥。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草木灰与碳铵不能混合施用的原因_____________。

(4)下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且具有挥发性,请回答:

①试写出X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试写一个工业上制取X的反应_____________。

27.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将一种叫“苦泉”的水熬煎可制得胆矾,熬煎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型即热型饭盒是利用一种氧化物与水反应达到即热目的,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火箭一般是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N2O4作助燃剂,发射时生成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和一种氧化物。请写出发射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8.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9.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________,②是CaCl2。

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_________

溶液变红

猜想①正确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猜想一:NaOH和Na2CO3;

猜想二:_________;

猜想三:NaOH.

(3)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填“是”或“否”)

(4)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_________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若A、B中都没有沉淀产生

“猜想三”成立

(5)

①为防止标签被腐蚀而破损,倾倒液体时_________。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时,除考虑可溶性的生成物,还应考虑_________。

三、计算题

30.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_________g。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1.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食用碱中碳酸钠的纯度是多少?

(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sc/5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