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年中考在即,相信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一定收获满满,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有以下几点建议:
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可以使你精力充沛,激发出你的潜能,使你更容易超水平发挥。
规律作息
马上就要迎来端午小长假,而端午过后就是中考,千万不要因为在家休息而倦怠。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作息,每天有计划地进行各门学科的复习,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备考状态,以便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日常饮食
这几天的饮食要和平时相似,不要突然大鱼大肉太过油腻,防止引起肠胃不适,也不要以素食为主,防止营养不良。
除了以上几点建议,老师还准备了一些考前必备化学知识清单,以供你复习使用。
知识清单
基本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分子)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分子)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挥发性,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体系。如蒸馏水,酒精,五水合硫酸铜(蓝矾、胆矾、硫酸铜晶体),硫酸等。
混合物:两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体系。如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消毒酒精,xx溶液,石灰水,石灰乳,铁锈,粗盐,精盐等。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游离态。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化合态。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但CO不是。
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酸: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酸根有Cl,SO4,CO3,NO3。
碱: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特殊的碱。
盐: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CO、CO2、含CO3的物质。如甲烷,酒精,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等。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碳六十;氧气、臭氧;红磷、白磷。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式可能相同,可能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碳六十则是由C60分子构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相对原子质量:一种原子的质量对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和式量没有单位。
物质的量:符号n,指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单位是mol。每摩尔由微粒构成的物质所含微粒个数约为6.02×10^23个。
摩尔质量:符号M,指1mol物质的质量,数值上与式量相等,单位是g/mol。是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量(n)的比值。
催化剂:改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本身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
燃烧:具有剧烈的发光放热的现象的化学反应。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与助燃剂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一定要有助燃剂,但不一定要有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提供充足的氧气、增大接触面积可以使燃烧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分子和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主要发生在酸、碱、盐之间。发生条件:反应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其他反应类型: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并放出热量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如石灰乳。不均一、不稳定,久置沉降。
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久置分层。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指溶质的性质。影响因素,内因:溶剂和溶质的种类(性质),外因:固体(温度),气体(温度,压强)。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强成正比。
溶解度:符号S,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克数。单位:g/g水。
溶质质量分数:一定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如0.9%生理盐水,指每g生理盐水(溶液)中含有0.9g氯化钠。
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仍能溶解其他溶质。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
概念辨析
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元素存在形态改变)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元素存在形态改变)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可能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元素存在形态改变)的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一定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燃烧可能是置换反应,如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同素异形体之间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缺碘、补钙、富硒都是指元素。
吹灭蜡烛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着火点。
氢氧化钙有析出则溶液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溶液。
石灰乳是氢氧化钙的悬浊液。
提到溶解度一定要指明温度。
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多种,溶解的部分才叫做溶质。
基础知识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溶液浓度,接触面积,催化剂。
水的净化:净水剂、凝聚剂:明矾。吸附剂:活性炭。杀菌消毒:氯气、液氯。
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长颈漏斗:液封。便于添加液体。
分液漏斗:滴加完毕后及时关闭活塞。便于添加液体,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使气流平稳。
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后点燃。
取一定量的液体,先用量筒,后用胶头滴管。
先装固体药品,后装液体药品。
搭建装置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排水集气法收集完毕,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开始时,先通气一段时间后加热。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气至冷却至室温。
简易启普发生器的要素:长颈漏斗,多孔隔板,弹簧夹。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工业制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变化。
工业制烧碱:熟石灰和纯碱(碳酸钠)。
配置波尔多液:熟石灰和硫酸铜。
中和酸性土壤:熟石灰
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
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清洁能源、绿色能源是氢气。
颜色:
氧化铁:红色
四氧化三铁:黑色
氢氧化铁:红褐色
氯化铁、硫酸铁溶液:黄色
硫酸铜:白色
氢氧化铜:蓝色
溶解性:
碱中只溶: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一水合氨。
碳酸盐只溶: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易错点
搅拌和振荡使反应物充分反应,过量的试剂使反应物完全反应。
盐酸易挥发,浓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看不到浑浊现象。
计算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时,先判断所加物质是否能够全部溶解,再进行计算;如有多种溶质,则将所有溶质和溶剂质量全部相加才能得到溶液的质量。
得到无色溶液,指既没有颜色,也没有沉淀。
欢迎补充……
“学习是终身的同伴,努力是前进的曙光”这是老师的座右铭,也送给备考的你们,祝你们金榜题名,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陈cc
是cc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