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专家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原子量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来的。他说“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有相同的重量(weight),不同元素的原子有不同的重量。”因此atomicweight在中文里翻译成了“原子量”。但是当时由于重量和质量(mass)是相同的概念,因此虽然实际中获得的都是原子的相对质量,但仍然称作原子量。
年,道尔顿用氢的原子量为1作为相对原子量的基准。
年,永斯·贝采利乌斯改为氧原子量的1/为基准;年,J.-S.斯塔建议用氧原子量的1/16为基准,沿用了很长时间。
年,W.F.吉奥克和H.L.江斯登发现天然氧中存在着O、O、O三种同位素,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不完全均匀,因此用天然氧作为原子量基准就欠妥。后来物理学界改用O的1/16作为原子量基准,化学界还沿用原来的基准,从此原子量出现两种标度,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确定以1.作为两种标度的换算因子:物理原子量=1.×化学原子量。存在两种标度必然经常引起混乱。
年,在慕尼黑召开的国际纯粹暨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Physics,简称IUPAP)上,德国J.H.马陶赫建议C=12.作为原子量基准,并提交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考虑,后者于年接受这一建议。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上,正式通过这一新基准。年,由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提出原子量的定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