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丨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思维导

安徽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今天大家分享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通过自然界水的认识和水的电解实验,并能正确的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还有留意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哦~具体请看~~~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一、保护水资源

1.自然界的水(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世界水资源概况

v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v淡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v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2)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我国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2.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v工业上,提高水的重复率;农业上,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v生活中,如关紧身边的水龙头,更换滴水、漏水的水龙头,生活用水重复使用,如用淘米水浇花。

(2)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v工业污染:废水、废渣、废气(工业“三废”)。

v农业污染: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v生活污染: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3)防水体污染

v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处理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v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v生活污水要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v加强水质的质量检测

二、电解水实验和水的净化一电解水实验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2H2O2H2↑+O2↑

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二水的净化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先加入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然后在沉淀池中沉降分离;(2)使沉淀池里较澄清的水,经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得到更清的滤后水;(3)在滤后水中通入适量氯气(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灭菌后,得到较纯净的自来水(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2.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1.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常用作絮凝剂。它能在水中生成凝胶状的物质,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下沉。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色素、异味、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3.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三过滤和蒸馏

1.过滤: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叫过滤。

2.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冷凝成液体,这种方法叫蒸馏。蒸馏可以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也可以把挥发性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不挥发性杂质分离开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

过滤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二低:(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过滤器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就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1)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2)玻璃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3)漏斗下端要紧靠在下面烧杯的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否则滤液会向四周飞溅,而且影响过滤的速度)。

三、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泉水、井水等都是硬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蒸馏水属于软水。3.硬水的危害:硬水除对生活(如洗涤)和生产(如锅炉)有危害外,长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不利的影响。

1.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在水中滴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或有浮渣出现的是硬水。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氮气、铁、铜等。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氧化铁等。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

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比较: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区别

宏观组成

由同种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

微观构成

由同种原子直接构成或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化学性质

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分类

可分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三类

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联系

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组成,某些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

五、化学式和化合价一化学式

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类型

写法

读法

举例

两原子化合型

①氧化物:氧元素在右边,其他元素在左边

②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金属在左,非金属在右

①从后往前读作“某化某”

②读出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个数为1,一般不读

MgO氧化镁

P2O5五氧化二磷

NaCl氯化钠

MgCl2氯化镁

多原子化合型

原子团一般在右边,其他元素在左边

①以原子团命名

②以中心原子命名

NaOH氢氧化钠

H2SO4硫酸

Na2CO3碳酸钠

二化合价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1.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在氧化物中氧元素显-2价,其他元素显正价;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3.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三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用符号Mr表示。

2.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3.物质组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即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的比。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5.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基本计算类型(以Fe2O3为例):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56×2+16×3==

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Fe2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铁元素:氧元素==(56×2):(16×3)==7:3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Fe2O3中Fe的质量分数==×%

==(/)×%==70%

计算一定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例:50吨Fe2O3中含铁元素多少吨?

解:×%==50吨×70%==35吨(答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sc/10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