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第8天: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
一、水的概况及水的天然循环
1、水的概况: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1.×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2.53%。
2、水的天然循环
(1)实现: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2)能量: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能量;
(3)意义: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4)本质:物理变化
二、水的净化方法
1、沉降原理: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促进方法:明矾(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过滤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
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
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
分析①过滤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
②过滤速度慢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
4、蒸馏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5、消毒杀菌:用液氯,此过程是个化学变化。
三、自来水和软硬水
1、自来水生产过程:天然水沉降过滤灭菌输送
加明矾用液氯(是化学变化)
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硬水和软水
(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四、水的分解
1、条件:(1)通直流电;(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1)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负极:用燃着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原理:2H2O2H2↑+O2↑(分解反应)
5、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6、能量变化:由电能变成化学能。
乐山是一座亲水城市,水是乐山的灵魂,我们应该象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城市污水应该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C.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D.水资源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
C
A、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
B、城市污水中含有很多有工业和生活污水,如果不经净化处理就排放,会产生污染,所以要经过净化后才可以排放;故B正确。
C、只含一种物质则为纯净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则为混合物.泉水虽然外观清澈透明,但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并非纯净物;故C不正确。
D、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很多地方处于水资源短缺的状态,所以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D正确。
本题考查知识难度不大,但很好的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醒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灵活分析解答问题。
下列方法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
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
C.溶解食盐D.加入肥皂水搅拌
D
通常区别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向水中分别滴入等量的肥皂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很少的为硬水。
本题主要考查软硬水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活基本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图示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2:1;(2)B。
(1)从宏观上观察:图示a、b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电源的负极、正极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气体体积比约为2:1。
(2)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错误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正确。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电解水的现象、结论和水的构成即可分析解答。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
D
A、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B、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故正确。
故选D。
2、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A.沉降B.消毒C.煮沸D.过滤
C
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软化成软水。故选C。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B
A.水质浑浊可以用明矾来沉降悬浮杂质,A不符题意;
B.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杂质,不能除可溶性杂质,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符合题意;
C.活性炭可以色素和异味,故可以除水中异味,C不符题意;
D.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可以进一步净水,D不符题意;
故选B。
4、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①②D.④①②③
C
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选C。
5、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D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故选D。
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
B、生活中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错误。
故选B。
7、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B.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
C.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硝酸钾从它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D.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D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故A说法不正确;
B、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不能吸附泥沙,故B说法不正确;
C、硝酸钾是易溶于水的,通过过滤操作不可以把硝酸钾从它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故C说法不正确;
D、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水,是纯净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电解水时,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D。
9、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错误。
故选D。
10、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
A、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发生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态水分子的间隔,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故
B正确;
C、该实验是液态水和气态水之间的转化,不能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故C
错误;
D、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得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的结论,故D
错误。故选B。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__(填“软水”或“硬水”)。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3)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化学式为D2O)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
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没有发生变化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1).硬水;(2).蒸馏;(3).80%;(4).AC。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根据化学式计算等。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1)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硬水;
(2)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3)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80%;
(4)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错误;B、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可节约用水,正确;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发生变化,错误;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故选AC。
12、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右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3)性质: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水与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1(2)氢元素和氧元素;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3)CaO+H2O=Ca(OH)2
(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CaO+H2O=Ca(OH)2。
1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 。
淡蓝;2H2+O22H2O;纯度。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纯度。
1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 。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蒸馏;
(2)2H2O2H2↑+O2↑,分解反应;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蒸馏;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Natureforwater”。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 。
(2)“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 ,生活中常用 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3)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4)Cl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1O2+2X,X的化学式 。
(1)节约用水。
(2)吸附作用、肥皂水、煮沸。
(3)氧气;氢、氧元素。
(4)NaCl。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2)“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吸附作用,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病菌。
(3)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a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有4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所以X是NaCl;
1、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B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防止液体从漏斗外壁流出,故正确;
B、用玻璃棒引流,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可能将滤纸弄破,故错误;
C、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从而加快过滤的速率,故正确;
D、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出,故正确;
故填B。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B.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C.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到两种单质
C
水是生命之源,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资源;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作用,不能消毒;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故选C。
3、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C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试管b中气体较多,是氢气,a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故正确;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可以增强导电性,故正确;
C、电解水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应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故正确。
4、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 。
(2)沙滤池可将 过滤除去。
(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 的结构。
(4)常用于杀菌池消毒的物质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5)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 ,搅拌,如果观察到 ,则样品为软水。
(1)明矾;
(2)难溶性杂质;
(3)疏松多孔;
(4)HClO;
(5)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
(1)明矾具有吸附小颗粒泥尘的作用,是常用的絮凝剂;
(2)过滤池有过滤作用,能除去不溶性杂质;
(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4)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5)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如果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则样品为软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