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第二章碱金属

一、考纲要求

.掌握钠的重要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和重要用途.

2.掌握钠的氧化物的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及Na2CO3与NaHCO3的联系与区别.

3.掌握碱金属的性质,理解碱金属原子结构与性质递变规律,掌握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钠和钾及其离子的操作技能.

二、知识结构

.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单质性质、制法:

名称和符号

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原子序数

3

9

37

55

原子结构简图

电子式

Lix

Nax

Kx

Rbx

Csx

主要化合价

+

+

+

+

+

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个电子

不同点

原子核外电子层灵敏不同,依次增多

原子半径

依次递增

离子半径

依次递增

金属活动性

依次递增

单质还原性

依次递增

阳离子氧化性

依次递减

物理性质

颜色和状态

银白色固体

密度

0./cm3

.97/cm3

0.86g/cm3

.g/cm3

.g/cm3

熔点

依次递减

沸点

依次递减

化学性

跟氧气反应

2Li+O2

2LiO

4Na+O2

2Na2O

2Na+O2

Na2O2

2K+O2K

2O2

K+O2

KO2

Rb+O2

RbO2

Cs+O2

CsO2

跟卤素反应

2M+X22MX(M、X2表示碱金属、卤素)

跟硫反应

2M+SM2S

与水反应

2M+2H2O2MOH+H2反应剧烈程度:LiNaKRbCs

与酸反应

2M+2H+2M++H2

与盐溶液反应如(CuSO4)

2M+2H2O+CuSO4M2SO4+Cu(OH)2+H2

制法

2MCl2M+Cl2(K:Ka+KCl℃K+NaCl)

2.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制法:

名称和化学式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氢氧化钠(NaOH)

颜色和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无色固体

类别

碱性氧化物离子化合物

过氧化物离子化合物

碱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

Na+[]Na+

Na+[]2—Na+

Na+[H]-

氧元素化合价

-2

-

-2

化学键

离子键

离子键非极性键

离子键极性键

稳定性

不稳定

比Na2O稳定

离子键极性键

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

O2

不反应

与酸反应

Na2O+2HCl2NaCl

+H2O

2NaO2+4HCl4NaCl

+O2+2H2O

NaOH+HClNaCl

+H2O

与酸酐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

CO3+O2

2NaOH+CO2Na2CO3

+H2O

NaOH+CO2NaHCO3

与盐溶液反应

Na2O+2NaHSO42N

aSO4+H2O

Na2O+H2O+CuSO4

Cu(OH)2+Na2SO4

2Na2O2+4NaHSO44

Na2SO4+O2+2H2O

2Na2O2+H2O+CuSO4

Cu(OH)2+2Na2SO4+O2

NaOH+NaHSO4Na2

SO4+H2O

2NaOH+CuSO4Cu(

OH)2+Na2SO4

制法

2Na+Na2O22Na2O

6Na+2NaNO2N2+4Na2O

2Na+O2Na2O2

Na2O+H2O2NaOH

2NaCl+2H2O2NaOH+

Cl2+H2

用途

制氢氧化钠

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

化工原料、制纸浆、肥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制法:

名称和化学式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颜色和状态

白色晶体

白色粉末

水中溶解性

易溶

易溶(比Na2CO3)小

热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2-3+H+HCO-3

HCO-3+H+H2O+CO2

HCO-3+H+CO2+H2O

与某些碱反应

Ca(OH)2+Na2CO3CaCO3+2

NaOH

NaHCO3+Ca(OH)2CaCO3

+NaOH+H2O2NaHCO3+Ca(OH)2

CaCO3+Na2CO3+2H2O

与某些盐反应

BaCl2+Na2CO3BaCO3+2NaCl

NaHCO3+NaHSO4Na2SO4+

H2O+CO2

与CO2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不反应

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

制法

NaOH+CO2NaHCO3

2NaHCO32Na2CO3+H2O+OC2

NaOH+CO2NaHCO3

鉴别

加酸产生CO2加热难分解

加酸产生CO2较Na2CO3快加热分解出CO2

用途

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

发酵粉、治胃酸过多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通过钠的化学性质的学习,能正确分析钠长久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现象和原理.

2.通过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实质的学习,能正确分析钠与酸溶液、盐溶液、碱溶液反应时的现象及实质.

3.通过Na2O2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能正确分析Na2O2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及所起的作用.

4.通过Na2O2、NaHCO3、NaOH的性质的学习,掌握有关Na2O2与NaHCO3混合加热、NaOH与NaHCO

3.混合加热类型习题的计算.

四、能力训练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其中最多的是碳酸钠

B.运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能发出强烈的白炽光,其射程远,穿透力强,可作航船的探照灯.

C.单质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钼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氧化出来.

D.钠着火后,可用砂子灭火,不能用水,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知识点:钠在自然界中存在.钠的化学性质和钠的用途.

能力点:再现能力、辨别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A.置换出金属钙而有固体析出

B.置换出氢气单质

C.反应比在水中剧烈、引起燃烧

D.溶液变浑浊,并放出气体

知识点: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原理、平衡移动的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晶体析出的条件能力点:再现能力、迁移能力、综合分析推理能力.

3.在某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为ag,该温度下,用bg水溶解一定量的Na2O2形成饱和溶液,需加入Na2O2的质量为()克。

A.B.C.D.

知识点: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性质以及溶解度概念理解。

能力点:再现能力、计算推理能力

4.2.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2.gB.3.6gC.7.2gD.无法计算

知识点:CO、H2、Na2O2的化学性质

能力点: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推理能力.

5.锂是一种活泼金属,它在工业上的用途有()

①作光电材料②化工生产中的催化剂③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④制取高强度玻璃⑤制热核反应的材料

A.①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

知识点:考查锂的物理性质。

能力点: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再现能力。

6.Na2O2与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不可能是()

A.Na2O2、Na2CO3B.Na2CO3

C.Na2CO3、NaOHD.Na2CO3、Na2O2、NaOH

知识点:Na2O2、NaHCO3的化学性质

能力点:综合推理能力

7.下列关于钾、钠、铷、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B.单质的密度均小于

C.其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

D.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钠原子

知识点: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性质递变规律.

能力点:再现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能力.

8.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只含钾元素的化合物

B.该溶液中一定含钠离子

C.该溶液可能含有钠离子,但一定含有钾离子

D.该溶液可能含有钾离子,但一定含有钠离子

知识点:焰色反应.

能力点:辨别能力、推理能力

9.碱金属如锂、钠、钾、铷等)溶于汞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取7g碱金属的汞齐与

水作用得到2.24L氢气(标况),并得L密度为ρg/cm3的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是()

A.B.C.D.

知识点:碱金属、汞的化学性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点: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推理能力

0.超氧化钾(KO2)常用于急救,它能吸收CO2生成碳酸盐和氧气.若用56g金属钾在一定条件下与O2充分反应生成KO2,用此KO2完全吸收CO2,则生成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2LB.22.4LC.44.8LD.67.2L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能力点:发散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计算推理能力.

.工业上生产Na、Ca、Mg都用电解其熔化的氯化物,但钾却不能用电解KCl熔化物的方法制得,因金属钾易溶于熔化的KCl中而有危险.现在生产钾是用金属钠和熔化的KCl反应制取.有关数据如下:

熔点(℃)沸点(℃)密度(g/cm3)

Na97..97

K63..86

NaCl.65

KCl升华.

工业上生产金属钾的化学方程式和条件是:KCl+Na℃NaCl+K

()工业上制金属钾主要运用到上表所列的哪些数物理常数

(2)工业制金属钾主要应用什么原理使反应变为现实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平衡移动的条件.

能力点: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分析推理能力.

2.“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实验室里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说明:

①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C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用弹簧夹(K、K2)夹持好,其目的为。

②试管A内的试剂X应是时,打开弹簧夹K、K2,加热试管C约几分钟后,将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B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试管C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化学结论是。

③试管A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时,其他操作同②,通过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

④CO2和Na2O2反应机理也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Na2O2+C8O2+H28O——。

知识点:Na2O2与CO2的反应机理。

能力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答案

.A2.D3.B4.A5.C6.A7.BD8.C9.AB0.D.略2.①以防止试管C内Na2O2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②浓H2SO4Na2O2与干燥的CO2不反应③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B的液面上剧烈燃烧,同时黄色粉末变成白色粉末④2Na2O2+2C8O2+2H28O=2Na2C8O3+2H2O+O2↑

睿之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8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