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无数的稀矿奇石,天然矿物晶体在国际市场上“艳压群芳”,成为国外矿物收藏爱好者和贸易商们的追捧对象。
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鱼目混珠的假矿物(人造矿物)。为了方便初接触矿晶的矿友们,不会在收集矿物的道路上走弯道,在“3·15”打假之际,小编特意整理了国内外可能见到“假矿物”。
1、人造水晶
(左:人造紫水晶右:天然紫水晶)
分辨要点:人造水晶颜色鲜艳,晶型均一完整,且不同颜色的晶体样式可能完全一致,估计是铸模产物。
2、玻璃炉渣
熔炼玻璃后的炉渣,打磨后以观赏石贩售,奇石市场上常见,具有很强的诱惑性。人造熔炼玻璃,有无色的、红色的、绿色的和蓝色的等。
(左:玻璃炉渣右:天然粉晶)
分辨要点:人造熔炼玻璃里面经常会有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气泡,另外用手触摸时没有天然水晶那么冰凉。3、七彩矿(碳化硅)
(左:合成碳化硅右:天然七彩矿)
分辨要点:表面七彩反光,极轻,锋利,易割手,据说是一种工业炉渣。市场上销售的七彩矿几乎都刷了一层油在表面,看起来更是光泽闪耀。4、人造镁(银)
(左:人造镁右:天然银矿)
分辨要点:也有人说是银矿,很轻,羽毛状的分支,是人工产物,表面新鲜时有银色反光,长久放置可能发乌发黑。5、人工锆石(立方氧化锆)
人造立方氧化锆,也就是人造锆石,由于其火彩光泽相当好,经常用来冒充钻石。
(左:人工锆石右:天然锆石)
分辨要点:杂质少,颜色鲜艳可呈紫色、浅紫色、浅黄色、粉红色、酒黄色、黄褐色、红色、无色等,人工锆石市场价在元kg,纯天然的价格在0元/kg左右,且天然的锆石晶体如果超过2厘米以上的就已经极为少见了。6、德国人造铋
(左:人工铋右:天然铋石)
这设计这造型简直就是奇葩!如果在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倒也无妨,谁让它假得都这么招人喜欢呢。7、俄罗斯人造蛋白石
(左:俄罗斯人造蛋白石右:天然蛋白石)
这个造得质量太差,一眼就看出来了!8、人工硫酸铜结晶
(左:人工硫酸铜结晶右:胆矾)
9、人造钛
(左:人造钛右:天然钛矿)
10、人工绿色石膏
(左:人工绿色石膏右:天然石膏晶体)
以树枝为内核覆生的人工石膏晶体,矿晶市场上常见。11、人工雄黄
(左:人造钟乳状雄黄右:天然雄黄)
分辨要点:人造钟乳状雄黄,有很浓的硫磺味道,断面没有生长纹。此种产状的雄黄还未在自然界发现,天然的多呈晶体或一层皮膜产出。
12、人造辰砂
(左:人造辰砂右:天然辰砂)
技术含量太低,直接用水泥加颜料湖在水晶上,估计连新手都难骗。13、染色沙漠玫瑰
(左:染色沙漠玫瑰右:天然沙漠玫瑰)
小编只想说:还不如不染色,染的真难看!14、染色水硅钙石
(左:染色水硅钙石右:天然水硅钙石)
分辨要点:染色水硅钙石鲜艳的黄色绿色蓝色均有,有时也标作沸钠石和水硅钒钙在卖。15、注胶染色绿松石
(左:注胶染色绿松石右:天然绿松石)
分辨要点:白松石加色胶染色而成,缝隙中颜色较深,且铁线(绿松石中黑色的线)分布相对比较稀疏。
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造假方法:菱镁矿作为白松石的替身加工成绿松石。菱镁矿灌胶后的手感质感很好,和石头一样凉冰冰而且比重较大,如果在制作的工艺上再注意一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天然的绿松石。大多数菱镁矿在早期灌胶时通常时先灌后切,但发现内部始终有灌不透的地方;后来就改成了先切后灌,这种改进使“白松”成品率大为上升,也使识别真假的难度大为增加。16、人造石榴石
(左:人造石榴石标本右:天然石榴石)
水晶是天然的,在水晶上面放上石榴石碎块,经高温熔化后固定在水晶上。用放大镜观察,那些碎石榴石没有一个有完整的晶体形态的。17、粘的辉钼矿晶体
(左:粘的辉钼矿晶体右:天然辉钼矿晶体)
18、粘的砷铅矿晶体!
(左:粘的砷铅矿晶体右:天然砷铅矿晶体)
独家编辑整理:中国粉体技术网
你可能错过的往期精彩??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天然矿物晶体的成因与资源分布(配图)
非金属矿加工中如何保护矿物原有的晶形和结构不被破坏?
美的不要不要的矿物晶体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