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

点蓝色字   年1月,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经过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3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的组成元素是什么?怎样科学地使用消毒剂,阻止病毒的传播?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是什么材料做的,如何正确使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使用了哪些新材料和新技术?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考点一古代典籍中的化学化学与STSE

真题示例

1.(全国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2.(天津化学)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B.钟南山

C.侯德榜D.张青莲

3.(全国Ⅰ)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H2OH能与水互溶

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4.(天津化学)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NaOHB.NaClC.NaClOD.Na2CO3

5.(江苏化学)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PM2.5B.O2C.SO2D.NO

6.(全国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7.(全国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海南化学)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图,该试剂是()

A.氨水B.乙酸C.氢氧化钠D.硝酸

9.(全国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必备知识

1.传统文化命题要点归纳

(1)中国古代化学工艺简介。

①烧制陶器。

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一层物质。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了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不同颜色的物质。

②青铜的冶炼。

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为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③造纸。

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之竹纸制造方法为例,作为介绍。古时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

a.斩竹漂塘:目的是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b.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目的是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c.春臼:把上述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烂,形同泥面。

d.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

e.覆帘压纸。

f.透火焙干。

④黑火药。

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黄

反应原理:2KNO3+S+3CK2S+N2↑+3CO2↑

⑤酿酒。

第一步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使淀粉水解,称为糖化;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⑥染色:染色是一个很古老的工艺,即用染料使物品着色。

(2)常考经典史籍材料归纳。

①《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②《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③《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④《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⑤《神农本草经》中“水银……钅容化(加热)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⑥《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是“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⑦《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

⑧《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中的绿矾是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2.化学与STSE知识汇总

(1)常见的化学与环境问题

………………

…………………………

详细完整版word版见文末附件下载

欢迎加入教师群

与全国化学教师交流,分享化学资料、讨论化学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6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