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问03物质的量一桥飞架

题记:通过问题的形式汇总了高中化学(以鲁科版教材为蓝本)的基础知识。非常适合高一新生的梳理基础知识,高二学生应对学业水平的合格考,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基础知识回顾。

物质的量

——一桥飞架“宏观”和“微观”

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关系有哪些?

2.通过最近的练习,请总结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经常出现的陷阱。

①抓“两看”,突破气体与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H2O、SO3、苯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

②排“干扰”,突破质量(或物质的量)与状况无关陷阱

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③记“组成”,突破陷阱

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如NO2和N2O4等。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

④审“组成、体积”因素,突破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陷阱。已知浓度,是否指明体积,用好公式n=cV。

3.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

4.以配制mL1.00mol·L-1NaCl溶液为例,回顾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

(1)计算: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5.9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

(3)溶解:将称量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4)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mL容量瓶。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5.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①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②聚沉:加热、搅拌、加入电解质或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

③电泳: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微粒带电荷

6.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mL0.1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g偏小。

(2)配制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g偏小。

(3)配制NaOH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偏小。

(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偏小。

(6)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偏大。

(7)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偏小。

(8)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偏小。

(9)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偏大。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媒体需要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转载时请保留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6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