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化学满分第一步,如何利用

教育的干货与温度

我们倾力奉献

1、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要如何预习呢?自己在家里预习可以吗?

好的,首先回答: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要如何预习呢?

第一,准备教材。拿到教材之后,可以先看一看目录,总共有哪些课题,再翻一翻课本,先熟悉一下化学教材的特点,你会发现这里面会涉及一些实验仪器、微观粒子、英语单词一样的符号(化学式)等,这些将是你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

第二,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分章节学习。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细化到哪一天学习哪部分内容,需要掌握的程度。比如这两天学习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学完之后能够大概知道实验室有哪些仪器,这些仪器都叫做什么,怎么使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提前了解实验仪器和使用方法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第三,借助辅导书和网络。自己看书可能会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这时候又没有老师在身边指导,就可以借助辅导书《广东中考高分突破九年级化学全一册》上的知识点讲解,加深自己的理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做一些书上的习题,或者上网搜索相关的解答。在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会涉及实验,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如果光看课本,很难想象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这时候也可以上网把你想看的实验在网上一搜,很快就可以看到啦!

第四,要有重点地预习。暑假预习并不是说让你把课本的内容完全掌握了,也不太现实,应该是有所侧重。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肯定有些问题没弄明白,可以用笔记本把问题集中起来,开学后的学习就更有针对性。暑假时间比较充沛,可以多花点时间把前20号元素、化合价、5个离子团先记住,这是上学期需要背的内容。

自己在家里预习可以吗?

首先要了解自身的特点。如果觉得自己自学能力特别强,足够地自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能努力坚持下去,那么可以选择自己在家预习,但还是要按照合理的方法制定复习计划,并且实施。不过,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做到真正的自律。很多同学是三分钟热度,学一段时间就坚持不下了,毕竟刚经历过中考,暑假还处于放飞自我的状态,心很难收回来。

对于这部分同学,如果有同学可以一起预习,互相督促,效果会更好一些,学起来也更有动力。经济允许的话还可以选择报班,有老师指导,学习起来效果肯定会好许多。比方微观世界中分子、原子、离子的内容比较抽象,自己可能看不太懂,但有老师指导的话,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像前20号元素“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光看字都觉得不知道怎么读,更别说记了,但老师会教你一些口诀,记起来既方便又轻松。

2、如果化学想要在中考拿到满分,初三一年需要如何去学习呢?有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攻破的呢?

如果化学想要在中考拿到满分,初三一年需要如何去学习呢?

第一,正确认识初三化学的特点。作为新学科,一开始学的知识肯定是这个学科体系中最基础最简单的知识。这个时候,打基础需要背诵的肯定少不了。有些同学认为理科就应该像数学一样,推理计算,不需要背,其实不然,请好好回忆当年背九九乘法表那无数个睡不好觉的晚上吧~

第二,踏实地学习。不求快,每个知识点一定要理清楚理通透。该背的老老实实及时完成。化学的连贯性其实挺强的。前面第三第四单元学习元素化合价,是整个化学语言体系的基础,学不好,不能及时过关,对后面上课听讲的理解和效率是极大的阻碍。

比如,有的同学碳酸根没学会没记住,后面第六单元学习制备二氧化碳,第七单元学习简易灭火器原理,下册书学习酸碱盐都会有阻碍。老师在讲到碳酸盐时学生脑海里不能及时联想到对应的化学符号,那么一切都会变成天书。

第三,适应老师,在老师指导中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思路的建立。在学校咱们没法选择老师,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讲课习惯,学着去适应和发现老师的优点、有趣的点,不带个人偏见,这样你会学的更轻松。如果课外补习,上课有什么听不懂更应该及时反馈,大胆问,老师不怕学生听不懂,听不懂可以再换个方式直到你懂为止,最怕的是学生“不懂装懂”。

其实如果同学们配合老师,老师讲课也会越发的有趣。我的学生上课时也是特别配合,除了听课认真,经常也提出问题一起讨论,我在跟她讨论的过程中,其实不知不觉会把很多课内课外知识点,各科联系有的知识点跟她分析,有时也会激发我的思维,一起发现更好的解题方法。这样她学起来觉得有好玩,学的也多。

第四,从一开始养成习惯建立自己的“私人宝典”。私人宝典里两个内容,第一知识梳理,第二是错题记录。

知识梳理:每学完一个单元,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像化学,比如可以给每种新学的化学物质建立资料单,记录这个化合物或者这个知识点自己学的不好的地方,运用时的特例,比如无水硫酸铜和五水硫酸铜在溶液浓度中计算时这五个水就是考试的易错点,要记!学习中有突然想到的奇思妙想,灵光一闪,自己想的口诀都可以记在里面,预留多点空间以便以后补充。

比如,可燃性气体燃烧前必须验纯,刚好“验纯”与班里某个同学名字谐音那我在笔记上可燃性气体燃烧前要“同学名字”,这样每次考到一看到那个同学马上就想起来。

第二个错题记录,要给每个章节预留多一些空白的页数,每次练习完成后,做错的题目要根据所属章节记录,但是不是从头抄到尾。

如像上图这种题目,做错了。

先确定好是第一单元的,仪器使用这部分的内容,在这部分下面需要记的实际上就一句话“天平称量,左物右码”。如果有时间,为了加深印象可以在后面记上做错的是哪张试卷哪一题。同一个问题重复错,请在后面用特殊颜色笔做记号。如果题目内容多的,可以剪下来贴在对应章节下面,再进行标记。

有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攻破的呢?

第一,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这是初学者遇到的最大难点。因为这部分的知识点抽象、概念多、学习的时间又比较短,很容易混淆这几个概念,没有完全理解这部分知识点内容就匆匆学习新的知识,常常是遗留祸根。

第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初学者在这里容易忽略客观事实。比如学生自己会编造没有的化学物质或者忽略部分反应物。如初中阶段物质的燃烧是需要氧气参加反应,好多同学这句话知道,但是写成反应方程式时反应物就常缺少氧气。另外一个问题: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反应条件”“箭头”三者缺一不可。但是学生在学完方程式配平后因为重视配平而忽略写反应条件和箭头,导致整个方程式错误。

第三,溶液的计算分析,这需要学生结合计算、溶液配制实验操作、图像分析等几方面能力来解题,这就要求学生的解题的综合能力比较强。

第四,物质的检验与除杂,主要包括气体检验和离子检验。离子检验这是中考最后一道物质检验题的常考的难点。不外乎就是氯离子、硫酸根、碳酸根这三个之间检验的干扰问题,需要注意的就是检验的顺序。像16年最后一题29(2),考察到氯离子和硫酸根检验的顺序。这个知识点是贯穿整个初三,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每学一种新的物质,都有这种物质对应的检验的方法,这是需要积累的。

第五,粗盐提纯是中考中工业流程题的基础。像14年28题,16年24题,都是这种题型。将物质检验和实验操作结合考察,也会考察到实际生产中成本环保问题,也是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3、化学好像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说化学公式表、元素周期表等,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推荐吗?

首先明确上学期需要背的东西:前20号元素。化合价表。五个原子团。

前二十号元素,分成五字绝句,押韵易背。

qīnghaìlǐpípéng

氢氦锂铍硼

tàndànyángfúnǎi

碳氮氧氟氖

nàměilǚguīlín

钠镁铝硅磷

liúlǜyàjiǎgài

硫氯氩钾钙

所以说化学也是可以“诗情画意的”

化合价表有口诀,也有一些歌曲改编也很不错。如《化合价之歌-石硕》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

铜以二价最常见。

如图二中,用红圈圈起来的几个其实数字是一样的。

在突然忘记化合价时,是可以这样推的。这就需要你元素按照顺序背,知道这种元素排第几个,原子结构示意图才画得出来,后面的离子电荷,元素常用化合价就迎刃而解。

五个原子团很多同学记起来觉得很难,第一个原因主要是一开始学的时候,应用会比较少,学这几个原子团是第三单元,基本上到了第六单元才会开始经常使用。由于时隔时间比较长,所以很多同学基本忘光,其实基本上每天拿起来读一次,不用五秒,两个星期都该记下啦,主要是很多同学坚持不了。推荐给同学们的一个方法:把这些要背的知识点拍成照片拿来做手机屏保,做头像。

化学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像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利、地壳中含量最多前4种元素、常温下酸碱盐溶解性表、物质的性质等等,要想记牢它们,可以借助口诀,又容易又记得牢固,老师也喜欢把这些编成口诀让同学记,而性质类的知识点,比方说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能发生什么反应?这一类的知识点则建议归纳总结,对比记忆。

4、很多人说化学就是“背多分”,是这样的吗?实验题要如何拿高分呢?

很多人说化学就是“背多分”,是这样的吗?

第一,背只是基础,理解才是关键。很多人认为初三化学就是背多分,只要背基本上就能拿分。这么说来,化学就是理科中的文科了,但实际上靠背拿分只适合于前三章的内容。第一学期刚开学的测验很多同学都能拿很高的分数,因为前三章内容相对简单浅显,后面微观粒子的内容稍难一些,期中考一部分同学就掉下来了,因为不理解微观粒子的知识,光靠背题目不好拿分,特别到下学期酸碱盐会有许多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综合性实验,如果不理解光靠背,就很难拿高分。

第二,真正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技巧是实验,无实验不化学!同学们即将接触的化学实验包括生活中的小实验、课内实验、综合实验、探究实验等。而实验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要想拿高分,得以实验为核心,知道化学最核心的是实验,多动手实操实验,并且多分析总结。

实验题要如何拿高分呢?

第一,掌握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初学者一开始接触的“走进化学实验室”就是告诉大家实验室有哪些实验仪器和具体的使用方法,同学们要注意进行区别,总结归纳,比方下图

第二,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比如药品的取用,用试管加热固体或液体、蒸发、洗涤仪器、过滤、检验溶液的pH值等操作,广州中考卷26题经常就是给一个实验装置,填写指定的仪器名称、操作步骤或操作现象等,27题考查氧气的制取实验,也会考到装置的选择,所以理解装置的特点,可以适用于什么样的实验。

第三,熟悉课本基础实验。前面掌握的实验仪器和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是基础,课本中有一些基础实验是必须掌握的,比如氧气的性质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铁生锈条件探究实验等等,都是题目常考的基础实验。

第四,学好酸碱盐的内容。学到后面同学们就会发现,中考最后一题要么鉴别几种试剂分别是什么,要么探究混合物的成分,涉及检验和鉴别就离不开酸碱盐,如果没学好,这类实验题是做不出来的。

最后要注意实验题容易丢分的点,比如把振荡写成“震荡”,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即出现错别字,还有在描述具体操作时,取样到底是“少量、适量、过量”的问题,要知道量多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5、孩子在一开始接触化学的时候可能提不起兴趣,要如何培养化学兴趣呢?家长可以怎样去引导呢?

我们一直说化学源于生活,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特别密切。学习化学不能脱离生活,要多联系生活,这是其一;其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该多动手实验,可以买一些简单的小器材、安全药品,在学习的同时,咨询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培养兴趣;其三,可以借阅一些化学史方面的课外书籍,拓宽见识。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对化学提不起兴趣,应该先了解具体的原因。是不喜欢学校的科任老师,还是刚开始学受挫了,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了解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是不喜欢科任老师的话,可能需要给孩子做一些心理辅导,帮助他改变看法;因为受挫而提不起兴趣,则需要家长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肯定,孩子有信心了才有动力去学习。也可以让孩子在家动手做一些生活小实验,体验这其中的乐趣,培养兴趣。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下册一共有12单元,每单元都讲了啥内容呢?1-12各单元思维导图分享给大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和碱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免费看电子书,为中考满分助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5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