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真题
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Cl2O7、P2O5、SO3、CO2、N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K2O、K2O2、KO2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根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3.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根据在水溶液里能否电离出氢离子,来判断化合物是否是酸
D.根据是否含金属元素,来判断氧化物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4.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A.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H2S、三氧化硫
B.胆矾、漂白粉、硫酸钠、次氯酸、氯气
C.明矾、水煤气、盐酸、醋酸、铜
D.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钡、H2S、乙醇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答案详解
1.D。解析:A项,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通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不是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2.C。解析:A.二氧化氮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B.K2O属于碱性氧化物,K2O2、KO2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C.根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C正确;D.根据电解质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D错误;故选C。
3.A。解析:A.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单质,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叫化合物,A正确;B.“元”指的是对应的官能团,几“元”指的就是几个相对应的官能团,因此判断几元就必须判断有几个对应的官能团,对于无机无氧酸HCl、HF、H2S等就看氢原子个数,对于无机含氧酸H2SO4、HNO3、HClO3、H2CO3等则要看-OH的个数,光看氢原子的个数是不准确的,B错误;C.酸的分离依据的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仅仅是能产生氢离子,如电离出H+的NaHSO4就不是酸,而是酸式盐,C错误;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是不是碱性氧化物,而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A。
4.D。解析:A.混甘油酯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盐酸是混合物,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钡、H2S、乙醇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故选D。
5.C。解析:Na+、Mg2+、Al3+、F-、O2-、Ne的核外电子排布均完全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A不正确;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如H+、Fe2+、Fe3+等均不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B不正确;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主族元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才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不正确。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