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JimMurray痛骂的ldqu

没错,今天其实想讨论一件事,就是威士忌里的“硫”味。对它的评价,一直以来都很两极分化,到今天也时常被提起。“硫味”是怎么来的?威士忌中的硫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天然产生的,存在于各种麦芽威士忌中。大麦里有许多氨基酸成分,比如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本身就自带硫元素,然后在发酵过程中,转变为了各种硫化物。另一种是意外产生的,只出现于一些雪莉桶威士忌中。从大约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开始,西班牙出台的新法律规定雪莉酒只能以瓶装形式出口,这使得雪莉酒桶本身无法向苏格兰大量运输。于是木桶在西班牙空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就需要“硫磺烟雾熏蒸桶内壁”的处理来防止污染。虽然这种方式杀死了所有的细菌和微生物,但也可能会“毁掉”好几批酒,因为燃烧产生的硫元素一旦融入了木板,将再也无法彻底清除。随着木桶被重复使用三次、四次,这些“硫污染”的木桶在未来几十年都会“阴魂不散”。很多酒厂一直深受“硫味”之扰,格兰花格、麦卡伦皆是,他们也花了很多功夫来解决硫的问题。比如将含硫的桶与无硫的桶混合,在40%ABV下,可以使硫的影响被减弱或降低到几乎尝不出来的程度。还有一些“硫污染”的桶到了独立瓶装商手里,被直接单桶装瓶,再流入市面。那些主流的IB们,阿德尔菲(Adelphi),圣弗力(Signatory),高登麦克菲尔(Gordon&MacPhail),邓肯泰勒(DuncanTaylor),道格拉斯·梁(DouglasLaing)甚至SMWS,几乎都干过这种事儿硫味可以去除吗?今天我们不讨论后者,主要说说第一种情况。如果想要去除天然的硫味,最需要的就是“铜”。苏格兰麦芽威士忌大都使用“铜质”壶式蒸馏器蒸馏,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规避含硫的风险。当酒液在蒸馏器中产生充分的铜对话时,铜会和硫作用,让硫化物转变为五水硫酸铜(CuSO4·5H2O)等铜硫化物,这样一来就能降低酒液中硫的含量。雪莉之王“格兰露斯”的蒸馏器是葫芦式的,中间还有“沸腾球”,这样一来,又会增加酒液的回流,和器壁产生更多的“铜对话”,铜壁吸收掉了多余的硫味,蒸馏出来的原酒就变得自然干净、优雅又平衡。老富特尼蒸馏厂的蒸馏器同样如此,蒸馏器拥有巨大的沸腾球,同时顶部还有曲折怪异的林恩臂。除了蒸馏的步骤,冷凝器的选择也很重要。常见的冷凝器有虫桶和管壳式两种,管壳冷凝器由密集的小型铜管组成,比起虫桶可以让铜与酒液之间产生更多接触,从而也能很好得降低馏出液中硫的含量,因为较虫桶冷凝器的成本低,也成为了现在更多蒸馏厂常用的设备。最后在威士忌的熟成阶段,还会有一部分硫,在酒液与橡木桶、空气的相互作用下消失不见,烘烤木桶产生的活性炭层也有助于分解硫化合物,酒液里大多数的硫在苏格兰法规的三年桶陈期间基本就没有了。不排除有一部分硫化物会转化为丰富的果味,让酒体变得厚实,那就很赚了。硫味到底好还是不好?威士忌界“厌硫派”的代表之一,就是《威士忌圣经》的作者JimMurray,他曾这样说过的:“……因为得到了报酬,公关会告诉你硫会增加威士忌的味道。但它并没有,它只会减损威士忌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苏格兰威士忌要使用铜制蒸馏器,让酒变得干净,明亮而甜美。而不是之后又将其放入有硫的桶里破坏掉!”为什么说他是代表呢,因为他提过不止一次,去年的吐槽“圣经”一些评论里,就有人这样说??这本指南自年初问世以来,我就一直在买,而且我通常都觉得它有用。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重复的内容已经成了问题。随着特色威士忌和种类的出现,我希望能有相关了解,但它们鲜少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对硫污染雪莉酒桶的反复抱怨和前几年的重新评论……如果你有过去几年圣经……那差不多就有近几年的了,省省钱吧粉丝心声差不多就是??不能怪Jim这么声嘶力竭了,在整个酒界,“硫”一直都是个负面词汇,不接受的人占了大多数。尤其是葡萄酒,很多人“闻硫色变”,大肆声讨含硫成分,除了对本身风味的不喜欢,认为会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但这实则是被夸大了。人体每天也都会生产硫化物,如果没有硫,蛋白质就不会存在。只有哮喘病人才需要真的注意,因为硫会增加患支气管痉挛的风险。况且即便是在严苛的葡萄酒界,回顾整个历史,硫也一直被广泛应用在酿酒业中(葡萄酒中添加的二氧化硫具有抗菌性、抗氧化性和着色稳定性)。那么抛开健康不谈,仅从“风味”上来看,硫真的那么十恶不赦吗?其实也不然,鲱鱼罐头也有人吃,螺狮粉也有人真香啊!由我选桶的兔子系列第二版,是一款来自格兰陶切斯(Glentauchers)酒厂11年的初填雪莉桶。65.7%原桶强度,酒体非常的结实线条感,散发着火药味,浓郁的黑色果脯,淡淡烟熏咸肉干,烟草,雪茄盒和皮革的气味,还有淡药草和烟火的硫味,肉味十足,发售当天就被抢空了不可否认,在干净明亮的风格里,有些硫化物确实会掩盖酯类(果味)等味道,甚至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但如果是层次较为丰富、追求酒体厚重的威士忌,适当的硫确实可以提升它的复杂性,产生一些迷人独特的风味名词,比如:肉味、咸味、火药味、肉味、燃烧的橡胶,还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水果香气,也是基于硫化物。哪些品牌有硫味?市面上有不少威士忌酒厂一直与“硫”和平相处,甚至成功将其打造成为了自己的个性,也为他们吸引了不少忠实粉丝。我本人对硫也非常有好感,在过去也给大家推荐过很多好喝的硫味儿威士忌了。而这其中的大部分酒厂将“硫”保留下来的原因,都归功于虫桶冷凝器。虫桶冷凝器是最传统的冷凝器,像蚯蚓一样,细细长长的管子,绕成一圈又一圈的像弹簧一样。与现代的冷凝法相较之下,传统的虫桶冷凝热交换的过程很快,而且铜管的后半段很细,所以这种方法接触到的铜更少,生产出的威士忌原酒也更粗粝厚重。因此没有什么比虫桶冷凝器更适合创造复杂且具有个性的威士忌,拿“用硫高手”克莱嘉赫来说,那独特的硫味不同于大部分斯佩塞的浑厚肉质风味,或许要部分归功于它那“知名”虫桶冷凝。泰斯卡也一直坚持使用虫桶冷凝器的酒厂。酒厂的五只蒸馏器全都是用木槽式的虫桶,年更新设备时,因为这种会让原酒产生硫味和胡椒味道的传统冷凝法,仍然没有换掉,这也成为了泰斯卡酒厂酒质厚实的其中一个理由。近年大昀(Dailuaine)酒厂的个别蒸馏器是不锈钢制的,也让大昀的威士忌带上了硫的味道。跟虫桶冷凝器道理一样,减少铜接触就好了。漫画标为大昀创作的酒标上有一对代表硫分子的公仔,其中一个看上去很可亲而另一个则更像噩梦里出现的怪物。除了上面说到的三个酒厂,据我所知,来自幕赫(Mortlach)、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格兰昆奇(Glenkinchie)、达尔维尼(Dalwhinnie)、本尼维斯(BenNevis)、斯特拉塞斯拉(Strathisla)和巴门纳克(Balmenach)、罗曼湖(LochLomond)等等酒厂,也都是“硫味”的受益者。关于“硫”的争议可能还会一直存在下去,但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那些还对“硫”有质疑或误解的朋友,这个东西绝对不是什么恶魔。酒厂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风格,做好平衡和调整。而消费者要做的,就是根据喜好挑选酒款,少踩到自己的雷就完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zb/7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