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比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905531.html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酸、碱、盐的性质

1.(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检测)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某些酸、碱、盐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Na2CO3    B.CuO    C.CaCO3    D.CO2

2.(山东德州高一检测)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物质两两间能发生的反应最多有(   )

A.4个B.5个C.6个D.7个

题组二 化学反应的类型

3.(广东普宁高一期末)《天工开物》中记载“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为(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4.(山东微山二中高一月考)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H2O+CO2↑

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5.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氢氧化钾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题组三 物质的转化

6.(山东泰安第一中学高一检测)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

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

7.(山东聊城高一检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B.CaCO3CaO

C.NaClNaNO3D.CCuO

8.探险是《熊出没》这部动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动画中的主角们,在探险的时候都表现出了自己机智勇敢的一面,我们看到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这些角色都可以勇于进行挑战。想必同学们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进行一场令人难忘的探险吧!

现熊二持有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猎人”(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无法通过。

(1)最终在熊大帮助下熊二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熊二所走的路线:               。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    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它们之间能否转化      (填“能”或“不能”)。

(4)如果熊二携带的是O2,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不考虑反应条件)                   。

9.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①C+O2CO2;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

1.[江西赣州十五县(市)高一期中,]“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容器中所给物质的组成微粒均为分子

B.根据甲、乙容器可以得出的结论:凡是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会发生变化

C.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甲容器中含碳、氢元素的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1

2.(湖北武汉钢城四中高一期中,)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

3.(双选)()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C.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D.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易溶盐、可溶盐、微溶盐、难溶盐

题组二 物质转化的应用

4.(双选)()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选项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BaCl2

K2CO3

HCl

KOH

C

O2

CO

CuO

C

D

Fe

CuCl2

Zn

HCl

5.(广西柳州高一检测,)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依次是(   )

A.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AgNO3溶液 盐酸

B.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盐酸 AgNO3溶液

C.Na2CO3溶液 盐酸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D.AgNO3溶液 盐酸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6.(河南许昌高级中学高一月考,)Ⅰ.(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2)把淀粉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3)把少量的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成Fe(OH)3胶体后滴入少量稀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继续滴加至稀硫酸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给下图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②      ,③      ,⑤      。深度解析(2)写出下列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

②和④:                   ;

③和④: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A

2.C

3.D

4.A

5.C

6.C

7.D

1.A Na2CO3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某些酸、碱、盐反应,如: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CaCl2CaCO3↓+2NaCl。CuO和CaCO3均不与碱、盐反应。CO2不与酸反应。

2.C 常温下,题述七种物质两两间能够发生的反应有

CuO+H2SO4CuSO4+H2O,

Fe+H2SO4FeSO4+H2↑,

Ba(OH)2+H2SO4BaSO4↓+2H2O,

Ba(OH)2+K2CO3BaCO3↓+2KOH,

K2CO3+H2SO4K2SO4+CO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故选C。

3.D “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发生的反应为Fe+CuSO4FeSO4+Cu,属于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答案为D。

4.A 反应①NH3+CO2+H2ONH4HCO3为化合反应;反应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③2NaHCO3Na2CO3+H2O+CO2↑为分解反应。

5.C 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CaCO3CaO+CO2↑(分解反应)、CaO+H2OCa(OH)2(化合反应)、Ca(OH)2+K2CO3CaCO3↓+2KOH(复分解反应)。

6.C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开发新的能源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A不选;合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的研究领域,故B不选;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属于数学的研究范畴,故C符合题意;防治环境污染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D不选。

7.D Na2CO3与Ba(OH)2、Ca(OH)2等反应可一步生成NaOH;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NaCl与AgNO3反应可生成NaNO3;C不能一步生成CuO。

8.答案 (1)③→⑥→⑩→⑦→→

(2)2 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3)③⑩ 能

(4)不能,因为O2遇到CO、Cu等物质会发生反应

解析 (1)盐酸能与①②④⑤⑧⑨发生反应,与③⑥⑦⑩不反应。(2)盐酸与④、⑧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其中能与盐酸反应的盐是Na2CO3,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3)③⑥⑦⑩中CO、CO2属于氧化物,CO与氧气反应生成CO2,CO2与C反应生成CO,可以相互转化。(4)O2遇到CO、Cu等物质会发生反应,故不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

9.答案 ②CO2+H2OH2CO3

③CO2+Ca(OH)2CaCO3↓+H2O

④Fe+2HClFeCl2+H2↑

⑤CaO+2HClCaCl2+H2O

⑥Ca(OH)2+2HClCaCl2+2H2O

⑦CaO+H2OCa(OH)2

解析 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必定符合同一标准,就会有某一共同的性质,利用一类物质和另一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找出物质之间转化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化学通性: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金属碱性氧化物,该题对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限定了8种物质,从这8种物质中选出符合条件的物质进行各类物质间的转化。

能力提升练

1.B

2.A

3.AD

4.CD

5.A

1.B 甲、乙容器中的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但其他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发生变化,B项错误。

2.A CuSO4+5H2OCuSO4·5H2O为化合反应,CuSO4·5H2OCuSO4+5H2O为分解反应,Fe+CuSO4Cu+FeSO4为置换反应。

3.AD 常温下,氮气为气态,而硅、硫、铜、铁为固态,A项正确;根据分子能电离出的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不是根据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个数,如醋酸是一元酸,B项错误;含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C项错误;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易溶盐、可溶盐、微溶盐和难溶盐,D项正确。

4.CD A项中H2SO4和Na2SO4、Na2SO4和NaOH、NaOH和NaCl、H2SO4和NaCl均不反应。B项中BaCl2和KOH不反应。C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2CO2;乙和丙:CO+CuOCu+CO2;丙和丁:C+2CuO2Cu+CO2↑;甲和丁:C+O2CO2;丁乙:2C+O22CO。D项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甲和乙:Fe+CuCl2FeCl2+Cu;乙和丙:Zn+CuCl2Cu+ZnCl2;丙和丁:Zn+2HClZnCl2+H2↑;丁和甲:Fe+2HClFeCl2+H2↑;丁乙:CuO+2HClCuCl2+H2O。

5.A 四种物质间两两反应的情况如表所示:

Na2CO3溶液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盐酸

Na2CO3溶液

沉淀

沉淀

气体

AgNO3溶液

沉淀

沉淀

沉淀

BaCl2溶液

沉淀

沉淀

盐酸

气体

沉淀

6.答案 Ⅰ.(1)AB

(2)用可见光照射两种液体后可观察是否有丁达尔效应,若有则为淀粉胶体

(3)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Ⅱ.(1)H2SO4 CO2 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CaO+CO2CaCO3

解析 Ⅰ.(1)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由题意可知该“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的混合物属于胶体。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故A正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胶体不一定呈胶状,故C错误。

(2)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据此来鉴别二者。

(3)向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稀硫酸,胶体会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然后继续滴加稀硫酸,Fe(OH)3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

Ⅱ.(1)在题目提供的物质中,单质①与酸②反应,则①为Fe、②为H2SO4,酸②能与盐⑤的溶液反应,则⑤为Na2CO3,氧化物④能分别与②、⑤反应,则④为CaO,氧化物③能与④反应,则③为CO2。(2)①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②和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CaSO4+H2O;③和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CO2CaCO3。

答题模板

解不同类别物质之间转化类题的通用模板

答题步骤

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步

明确各物质的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单质分类

第二步

根据同类物质性质相似,分析物质间的化学反应

第三步

依据题意结合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得到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zb/6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