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集第十六期

四言:[高城——困喻]高城影峣,流灯灼灼,夙兴之民,劬劬劳作,彼之乐园,野穴相若,鸱鸮蟊螟,卒岁之虐。高城影峣,流灯烁烁,夜寤之民,矍矍诺诺,彼之乐土,蚁垤相若,泥户殣之,蠹耗其魄。高城影峣,流灯寞寞,道行之民,俟己之腹,俟天之乐,哀其匪民,瞀瞀殂落。评论:风二中:彼之乐园,野穴相若;彼之乐土,蚁垤相若。句疏意离,使见四言之短。嘘堂:憫而慨,寄託在家國。洵今之風人也。南华帝子:民生之慨,风人正声。“彼之乐园,野穴相若”,诗经里应当不会用这样的句法,然而困喻诸作似乎并不仅仅围绕着“写什么”而进行,在“怎么写”方面也进行了比较谨慎的尝试。要扩大四言的表现力,突破一些定式应是有必要的。高树晚蝉:此作见出作者旧瓶装新酒的努力,从立意上看和七月是十分相似的。——但作者终究非馌彼南畝的豳之农夫,所以写将出来虽也动人耳目,到底觉得虚了些,民的苦痛大抵只在虚里着墨,虽鸱鸮蟊螟,卒岁之虐;泥户殣之,蠹耗其魄,极力描摹,到底觉得直接的感动力弱了些。——作者该是也意识到此的罢,所以用的是“彼”。时亦有用字支吾的地方,譬如野穴相若、蠹耗其魄,具体俺也说不好哪里不对,但觉得是若先秦的人来作,这样的句式该是不会有的;——不是说国风没用过就不能用,而是在整体模拟国风的一篇里出现这样的句子,让人觉得有些错愕。再就是俟己之腹,俟天之乐一句,记得以前也曾提过,若改前俟为枵,或许更顺畅些。——当然,这只是读者的私见,作者是很可以不理的:)軍持:以喻立篇,妙在形象,得之聲韻,失之浮表。另坛评论摘要:远行客评:感慨深矣!恍读梁鸿五噫诗。用字不古,不类诗三百,用字太古,又与今人隔膜——其间分寸,也惟有自己把握了。[出车——困喻]出车震震,道途交逐。高冈疾徐,驰驱千壑。骤风走沙,号灯微烁。坐中群客,噪呼大噱。其心外道,谁与吾乐?出车阗阗,吾乡已舍。僄速遐方,逾迈千野。陵阿如倾,列星如泻。同路者众,同道者寡。跂望前驿,各分诸夏。出车轰轰,并轨而行。迅指陟卓,跋履千城。宇厦如魅,悬灯如睛。宵行群客,彼路皆茕。曷至其终,四散纷呈。评论:嘘堂:號燈不解爲何燈。若謂《高城》所喻端在群體,則此首兼及群體與個體,而形上氣味愈重。後兩節興象咄咄,令人起大彷徨之感。用字雖時拗僻,揣其意識、語感,端在現代。網上四言作手無多,十方兄外,此人而已。雀离佛:意僻乃可用僻字。诗之求陌生化,在意不在字。陌生化当求之于感受,不当求之于翻检。碍而无得,不如无碍。南华帝子:出车一手,当是困喻四言中最出色的作品。其充分发挥了四言本身高古典重的特点,而每一段的描写部分又都极其出色,气象宏大,笔沉境阔,更重要的是它完全跳脱了传统的表现形式,转而运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象征主义手法来表达主题,使读者依稀可见楚辞里那个面对迷惘,却依然上下求索的影子,在意象的震撼力,思维的广延性方面,更见对《诗》的突破。高树晚蝉:这手我认为是我读过的困喻兄最好的作品,也是网上极难得一见的四言佳制。如果说高城及其他作品在突破国风(或大雅)的态度上总显得摇摆不定的话,那么此作可谓完成了这一突破,实现了比较彻底的旧瓶装新酒。尝试用四言描摹现代人的特有感触的未必没有(譬如怪未哉就是在此方向做出尝试的先锋之一),但若说将年前的语感和年后的情绪结合得最好的,我仍推此作为第一。作者盖浸淫国风有年者,不然功力断不能到此(顺便扯句题外,困喻初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个马甲,无他,功力之高,绝非初出道者能到也)。此作里俺最欣赏的意象是第二节。僄速遐方,逾迈千野。陵阿如倾,列星如泻,写来真如笔底有神;第三节从旷野到城市,虽然也极力描摹,设喻也自新巧,到底觉得力弱了些,见出经营的痕迹来。——然而这也或许是旷野与城市本来有的差异罢。軍持:遞進井然,當今四言罕見佳作。酷肖六朝補亡時代作品。號燈當為信號燈縮寫。字詞或病其不古,摩寫現代形象故也。另坛评论摘要:远行客评:此篇可以说好极了.对现代众生的表现已渐入化境,在高城辜月中尚存的一些形式和语言方面的障碍,在此也都被有效地克服.照这样写下去,四言的潜力真不知会被兄发挥到哪种地步.兄并不靠新语入诗(当然太过古奥的字眼这次也避免了),依然保持高古的气格,而现代社会现代人的一些本质东西却跃然纸上.尤可贺者,此篇于国风已渐近脱尽皮相,直取精神,有兄这等努力,其成功的现代转型当为期不远.佳处甚多,无烦细举,”坐中群客,噪呼大噱。””出车阗阗,吾乡已舍。””陵阿如倾,列星如泻。””同路者众,同道者寡。””宇厦如魅,悬灯如睛。””曷至其终,四散纷呈。”俱是思力笔力齐透纸背.三章之内在关系也安排得好,胜过前作.惟有一处或未尽美,”其心外道”,这样说觉得余蕴不够,另外前面”噪呼大噱”这个刻画已自见此意,再挑明反无必要.又,窃以为此诗不宜只作实景看,这样可能把其象征意味给忽略掉,后者恰恰才是此篇的要害.”出车”这题目本身就是个象征,是否真有这么一次乘车反倒无关紧要.这”车”就是人生之车,尤其是现代人生之车,想到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也无不可.这样读是不是意蕴更深厚些呢?那么,有没有可能作者本无此意只是弟深文周纳了呢?纵观困兄所作,现代社会.现代人生一直是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zb/5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