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钠和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氯化钠)的性质
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迅速变暗
2.钠在空气中燃烧
3.钠在一种黄绿色气体中燃烧,生成白烟
4.钠和硫混合研磨后发生爆炸
5.将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钠放入水中(化学及离子方程式)
6.钠与盐酸反应(化学及离子方程式)
7.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及离子方程式)
8.在稀有气体(如氩)氛围和高温条件下,用钠从熔融TiCl4反应“冶”钛
9.氧化钠是一种典型的碱性氧化物,根据碱性氧化物的通性,依次书写它与H2O、CO2、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0.过氧化钠(色固体)可用来漂白织物、麦秆和羽毛的原理,可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从以上两个反应中,我们都能得到这样的计算关系:molNa2O2~molO2~mole-(转移电子)。
11.写出下列有关NaOH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⑴NaOH+CO2(少);⑵NaOH+FeCl3;⑶NaOH+SiO2;⑷NaOH+HNO3;⑸NaOH+(NH4)2SO4(加热);⑹NaOH+Cl2;⑺NaOH+Al+H2O。
12.Na2CO3与NaHCO3的鉴别、转化和除杂
⑴Na2CO3与NaHCO3的鉴别:①固体---加热法: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NaHCO3,其化学方程式,这一原理也是NaHCO3用作发酵粉、用于糕点烘制的原理;②溶液---沉淀法:一般认为加入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实际上这一方法存在一定问题,现在也在有意识回避这种考查);气体法:滴入或,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其离子方程式为;测PH法:用PH试纸测两者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较大的是Na2CO3。
⑵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固体的转化见上⑴①):①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其离子方程式;②NaHCO3溶液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
13.向食盐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离子方程式
14.工业冶钠
二.锌、镁、氢氧化镁
1.实验室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的离子方程式
2.镁与盐酸反应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
3.镁与热水反应
4.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过量时,生成的Mg(OH)2不溶解。
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和明矾
1.铝热法从氧化铁中炼铁
2.工业冶铝
3.铝能溶于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Al2O3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分别写出它与稀硫酸、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Al(OH)3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分别写出它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受热不稳定,可分解得到Al2O3。
6.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过量时,生成的Al(OH)3溶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因此,实验室制备Al(OH)3时并不是使用NaOH溶液,而是使用,其离子方程式。
7.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四.铁、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硫酸亚铁、氯化铁
1.把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2.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3.红热的铁丝可被水蒸气腐蚀,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但在水和O2的共同作用下,铁易被腐蚀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
4.铁屑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FeO和Fe2O3是碱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酸起反应,分别写出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6.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时,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Fe(OH)3受热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7.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色。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或铜粉后,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未变红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氯水溶液又变红的离子方程式。
五.Cl2及重要的含氯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根据以上转化关系,书写反应1、2、3、6、7、8、10、11、12、15、16、18、19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根据以上转化关系,书写反应4、5、9、10、13、14、17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六.氧气、水、过氧化氢、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
1.试写3个实验室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2.水参与的化学反应有很多,任写一个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⑴水只做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⑵水只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⑶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⑷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⑸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3.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硫粉与铁粉混合加热
5.硫粉与铜屑混合加热
6.SO2的性质:⑴.SO2是一种典型的酸性氧化物,依次书写它与H2O、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S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继续通入.SO2至过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将.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继续通入SO2至过量,能观察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也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与CO2。⑵鉴别SO2与CO2可以用以下方法: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的是SO2。也可将气体通入(H+)KMnO4溶液或溴水,((H+)KMnO4溶液或溴水的是SO2,或者将气体通入Ba(NO3)2溶液,能的是SO2。还可将气体通入H2S溶液,能的是SO2,该反应的方程式。
5.SO3的性质:SO3的熔点是16.8oC,标准状况下,它是体(选填:“固”、“液”或“气”)。
6.除水分子外,稀硫酸中大量存在的微粒是,因而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中大量存在的微粒是H2SO4分子,H2SO4分子能与水分子结合,生成稳定的水合物,根据浓硫酸的这一特性,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剂,但对于具有还原性或碱性的气体,如,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因为它与这些气体会发生反应。SO2分子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与浓硫酸不反应,因此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浓硫酸还可将纸、棉布、火柴梗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原子按照2∶1脱去,因此具有性。除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外,浓硫酸还具有强氧化性,表现在: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钝化。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分别写出浓硫酸与Cu、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
七.碳、二氧化碳、硅、二氧化硅、硅酸钠
1.煤的气化
2.实验室制CO2的离子方程式
3.工业制粗硅
4.SiO2是酸性氧化物。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的原因,其离子方程式。SiO2还可以在高温下与CaO反应。
5.可以用氢氟酸(HF)刻蚀玻璃的原因
6.虽然SiO2是硅酸(H2SiO3)的酸酐,但却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备硅酸,而常用盐酸与硅酸钠溶液(俗名:水玻璃)反应来制备,其离子方程式。
八.氮气、氨、氨水、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氯化铵、碳酸氢铵
1.“雷雨肥庄稼”
2.工业合成氨
3.氨的实验室制备
4.在检验氨时,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放在集气瓶瓶口或试管管口处,若能观察到,则证明是氨,其原因用方程式表示。也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瓶口或试管管口处,若能观察到试纸变,则证明是氨,其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5.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6.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过量时,生成的Al(OH)3不溶解。
7.氯化铵和碳酸氢铵都是铵盐,它们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贮存时,应将它们放置在冷暗处,其原因、。施肥时,不能与碱性物质(如NaOH溶液)混用,否则NH3逸出而损失肥效,其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
8.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金属与硝酸作用一般不会放出H2,浓硝酸常被还原成NO2,稀硝酸常被还原成NO,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请分别写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值得注意的是,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钝化。
说明:领取可编辑的word版本和答案的方法是:转发至自己的朋友圈,将发圈截图发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