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中,同学们在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中模糊的知识点最多。造成模糊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概念的层次性,知识的发展性导致的。限于学生学习的阶段性,低年级学生形成的的概念(初中)与理论,与高年级的概念定义与理论的表述不完全相同。如在初中或高一时,我们课本上没有几元酸的定义,但老师常说,硝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磷酸是三元酸。久而久之,同学们就有一个错觉:分子中有几个氢原子就是几元酸。高三的同学学过电离理论后,已经知道如果一个分子能电离出几个氢原子,就是几元酸。如甲烷虽有氢原子,但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子,甲烷就不属于酸类,H3PO2在水溶液中,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它属于一元酸。
(2)学生对概念或理论的记忆、理解不准确、不深刻造成的。比如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教材上表述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但有的同学把“元素”记成了“原子”了。以至于错把HD分子当成了化合物。实际上氕(H)氘(D)是同种元素,它们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
(3)与材的表述不完善形成的。比如盐酸教材表述为氯化氢的水溶液。但教材又说“强酸、强碱和盐等是强电解质”(人教版选修四P41)。这就给人们一个错觉:盐酸是强电解质。当然我们已经知道,盐酸是混合物,不属电解质,HCl才是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溶液。再如“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人教版选修三P46),但这个定义无法解释臭氧(O3)是极性分子的事实。
化学中的一些模糊的知识点,时常困扰着同学们,把一些常见的模糊知识点的正误弄清楚,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化学概念与原理的深入理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同学们思维的辩证性与灵活性,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对中学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中常见模糊认识的知识点归纳辨析。
常见的模糊认识的知识点:
(1)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解析:AlO2-MnO4-Cr2O72-含有金属元素但却是阴离子。答案正确。
(2)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
解析:化学变化,是原子的价层电子发生转移,而原子核是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核不变,就不会得到新原子。能造新原子的反应是物理学上的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说法错误。
(3)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
解析: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如氧元素可以形成O2与O3。碳可以形成金刚石,与石墨两物质。若它们两混全组成的物质就是混合物。说法正确
(4)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
解析:胆矾中的水不是游离水,有四个水分子以配位键与铜结合,一个水分子以氢键与硫酸根中的氧结合。胆矾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
(5)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解析:酸与碱性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氧化酸酸也能与还原i性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浓硫酸与氢碘酸反应。2HI+H2SO4=I2+SO2+2H2O
(6)硼酸(H3BO3)中有三个氢是三元酸。
解析:硼酸溶于水,发生如下变化:H3BO3+H2O=H++[B(OH)4]-,生成1个氢离子,是一元酸
(7)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解析:酸、碱性氧化物的分类不是依据组成分类的,是依据性分类。凡与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酸性氧化物。
(8)含氧酸有对应的酸性氧化物。但碱不一定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
解析:一水合氨(NH3·H2O)没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解析:SiO2、Fe2O3皆不与水反应,放在水中不能形成相应的酸或碱。
(10)蛋白质的变性、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
解析: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纳米银粒子的聚集是胶粒子的聚沉是物理变化
(11)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解析:焰色反应是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以光的形式释放的能量。电子只是在能级之间跃迁,没有电子的得失,所以是物理变化。
(12)Na2CO3·10H2O的风化是化学变化( )
解析:风化是结晶水合物常温失水的现象。虽然只有化学键的断裂(水与钠之间形成的配位键),没有新键的形成,但却生成了新物质,(没水的碳酸钠与有水的碳酸钠是两种物质)一般把风化列为化学变化。
(13)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
解析:石墨与碳60是同素异型体,它们之间的转变是化学变化。
(14)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解析:一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电离出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的电离,都只有共价键或离子键的断裂,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15)胶体不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 )
解析:胶体有固、液、气三态。丁达尔效应是胶粒对光散射的结果,是物理变化。
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